新课程对教师的新呼唤

2008-03-07 05:56王槐松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呼唤直线新课程

王槐松

2006年秋浙江省高中已全面推行新课程。新课程必然带来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笔者认为“新”并不是指老教材没有,而是指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具有时代特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教法上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教师更应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下面谈谈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几点体会。

一、新课程实施中要求教师要有“新意识”

接受新事物必然有一个过程,而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教师,教师必须面对现实,应有意识地贯彻新课程理念,不能搞形式走过场,有领导来听课应付一下,领导一走还是“穿新鞋,走老路”,那是误人之弟,对新课程不负责任的表现。

1教师要有意识地体现数学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数学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并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体验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从而使数学走进学生的思维世界,走进学生生活空间。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应用于现实生活。若割断数学和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数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笔者的听课,有许多教师为“生活化”而搞形式,生活素材远离学生实际,甚至人为编制。一位年轻教师在上等差数列时。

案例1小王由于不认真学习,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得了70分,后来改正了学习方法,端正了学习态度,第二次考试得了75分,第三次得了80分……如果按这样的趋势,问小王第20次考试能得几分?

按现行的考试制度满分最多为150分,而第20次考试成绩为165分。显然素材脱离生活实际,人为编制不切实际,这背离了数学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联系生活作为数学课的唯一切入点,或者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甚至把数学课变为讲故事,做游戏。有些教师片面追求生活化,淡化了数学化,把数学知识淹没在大量的生活实例中,这是本末倒置,失去教学课堂中心,违背教学规律。教师怎样有意识地构建“生活化”与“数学化”的统一,实现数学新课程的“回归生活”的理念,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2教师要有意识变讲堂为学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强调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淡化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寻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探索性新课堂模式。新教材每章节都有探索、思考的专项设计。这样就必须要求教师多给学生创造探索机会,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在师生探索、互动交流的和谐气氛中解决问题。但在课堂组织上要求教师多下工夫,从小组划分到交流内容确定、时间控制、问题咨询、课堂小结等环节安排都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否则会把课堂变为故事会、讨论会,脱离课堂实际。

案例2一位教师在上《概率》第一课时,一上课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概率,按学号分为5个组,每组10人,每人拿出一枚硬币,每人掷20次,记下正面向上的次数……”话没说完,学生已乱成一片,老师想说的话也无法说完。因为教室里学生没有按学号就座,学生开始找小组成员去了,有些学生拿出硬币为一元,有些学生拿出五角,有些学生拿出一角,甚至有些学生用各种硬币随意地投,课堂一片混乱,教师无法收场。原本是很好的教学设计,先由学生动手实验,再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积极探索,最后到概率定义的形成,一环紧扣一环,符合新课程理念,但由于教师组织不力,造成“放羊式”教学,收到极差的效果。

3教师要有意识地构建创造性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所以高中数学课程应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教师怎样利用好启发性、引导性语言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3在立体几何中,学习异面直线定义后,不要传统地说“下面学习异面直线的距离和夹角”,然后开始讲怎样求,这是让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找一找下图长方体中的异面直线。

然后问,“BC和B'C'是平行的,需研究什么?”(两直线距离)“B'C'和A'B'是相交直线,需研究什么?”(两直线夹角)。“那么A'B'和BC不平行也不相交(两直线异面),需要研究什么?”自然地知道异面直线需要研究(距离和夹角),这样暗示了通过平移来研究夹角的方法(把BC平移到B'C'),再通过回忆平行直线的距离求法,也就容易接受异面直线的距离,变被动为主动,这样设计,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本质联系,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中去,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课堂中的顸设和生成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构思等是可以准备和安排的一种可预设、可操作的过程。而学生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尤其新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所以同样的问题,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反映,即课堂是动态存在的,有不可预见性。所以教师不能过分局限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课前准备过程,只按备课思路讲授,让学生被动接受。

凡事有预则欣,不预则废,课堂过程也应如此。所以教师强调课前备课,但备课并不是对课堂的高度监控,完全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跟着你的思路走,甚至不容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这将消灭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甚至抹杀学习兴趣。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中既有对内容、方法、手段、环节的提前预设,又有与学生情感、心灵的交流设计,这样才能多方互动,给人启发,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主动学习,从而保证课堂效率。

二、新课程对教师的“新呼唤”

新课程呼唤充满激情和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呼唤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索、发现;呼唤教师有意识地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呼唤教师多留给学生探索和思考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不同课堂反映,把数学思维中的动与静有机结合起来,并处处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1呼唤教师多用协商性语言,增强学生探索意识

新课标指出,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创新实践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多用启发性的语言,少用传统的、演示式的语言表演,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不具个体特色,不需思考就能回答的僵化语言。多用启发性、鼓励性、协商性、亲和性语

言,如“你感到怀疑的地方有哪些”,“你最想请大家一起讨论的问题在哪里”,“学习……以后,你有什么启发吗?”等。放下教师的传统威严,创设和谐的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学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学生:为什么零和负数没有对数?(这问题教师不应立刻从对数式和指数式的关系来忙于解释,可以放下老师的威严,把问题还给学生,让学生先探索、思考,甚至讨论)

教师:这个问题我还想不到,请大家一起帮助解决。(学生讨论)

学生:这是因为ab=N中N>0

千万不能用“这是规定”等强迫式的语言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味追求教师的权威,把知识塞给学生。教师可以表现得“谦虚”一点,把学生的问题“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教师协商,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会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参与意识,教师的威信反而会提升。

2呼唤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现代人才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主要差异是在非智力因素上。因此课堂中如何以讲授知识为载体,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学习“兴趣”,开发“情商”,这是我们教师必须注意的问题。心理学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意思是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甚至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比教师强迫式地要求学生要好得多。《学记》中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知也。”意思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因此新课程中呼唤教师必须时刻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学生的情感反映,注意学生课堂中出现的认同,领悟,内化等行为反映,引导学生发挥个性,激发思维的创造性;重视学生的感情投入,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达到理想的效果。毕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3呼唤教师重视对“实习作业”的教学

受老教材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实习作业与高考无关,是在浪费时间,甚至觉得会与高考冲突,这是对新课程不理解,思想观念落后的结果。新课标指出“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意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的整合”,“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而事实上实习作业都是围绕本章内容,体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去掉实习作业教学,就很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更无法体现新教材数学的“生活化”特点。实习作业的难度弹性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由制定难度,同时实习作业的解决方法、解决手段不固定,学生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利用网络知识来完成实习作业,这比书本其他知识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所以笔者呼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实习作业的地位、特点、功能,不能单凭自己单方面的感受,随便“省略”,否则会犯“捧着新教材,走老教材的旧路子”的错误。

总之,新课程已在实施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意识,并不断赋予实际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猜你喜欢
呼唤直线新课程
呼唤生命
无声呼唤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与你相伴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画直线
一样长吗?
你喜欢直线吗?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