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艾略特的精神世界分析

2008-03-11 10:10李艳飞
总裁 2008年10期
关键词:精神世界艾略特宗教

李艳飞

摘 要:乔治•艾略特认为人生是悲剧性的, 人需要一种归属感,并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人本的秩序,也就是道德的秩序。贯穿于她所有的作品,乔治•艾略特毕生都在提倡同情心、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并通过它们实现人生和人类的至善。宗教恩怨、世人误解、人生传奇于一身的乔治•艾略特的精神世界,经历了怎样的挣扎和变迁,她用自己的理性和坚持,对道德伦理的突破和坚守,让世人一再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温暖。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宗教;伦理;精神世界

1 乔治•艾略特的宗教哲学情感之超验精神世界

乔治•艾略特1844年初开始翻译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于1846年匿名发表,在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因而名噪一时。以后又翻译了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文》。1850年担任《威斯敏斯特评论》副编辑,与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过从甚密。1854年7月她翻译的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后来还翻译了斯宾诺莎的《伦理学》。

乔治•艾略特认为形式主义的宗教神学是狭隘的,排外的、不宽容的。她不堪忍受神对人的压抑,对神权、神学、教会采取了激烈的批评和否定态度,对带有惩罚意味的宗教教条以及宗教崇拜仪式予以拒绝。 然而,艾略特从小受到的宗教传统的熏染,使她在思想上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乔治•艾略特的小说就是一个宗教的世界,在她的小说中无处不存在上帝的影子:对她所处时代所推崇的宗教神学中“上帝”的指责、对原始状态中的宗教信仰的称颂以及上帝对人类的爱与人对上帝的爱。在批判宗教神学及形式的过程中,乔治•艾略特逐步形成了自己以人为本和以爱为核心的精神世界。爱略特敢于站在时代变革的前沿,用现代文明的最新成果观照传统文化,既反思传统文化中已衰朽落后的观念又积蓄其中特有的文化底蕴,进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展开了-系列诸如男性与女性、理性与信仰、上帝与自我等命题的探讨。 在两性问题上,她敢于打破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的传统定义,在一种更加开放和立体的社会背景下去发现女性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同时爱略特又敢于超越两性的二元对立,在更深刻的人性反思中,她极力描绘男性和女性相互补益相互交融的和谐景象。在宗教信仰方面,她冲破了传统宗教中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间的界限,否定了上帝作为偶像崇拜对人性的束缚。

2 乔治•艾略特的伦理道德之俗世精神世界

1859至1876年,乔治•艾略特创作7部长篇小说。一般将她的作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小说描写19世纪初期单纯质朴的乡村生活;后期小说内容复杂,采用了重大的历史、政治、社会题材。但她的创作思想前后一致,作品具有哲理性,又富有幽默感。她在作品中探讨伦理道德问题,对人们有深厚的同情,在道德上的判断却是严厉的。她的写作手法发展了属于现代小说特征的心理分析。

同样在乔治•艾略特其它的小说中,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分析细致入微,作者娴熟地使用方言,并写出了真诚的宗教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其实我们也可以说,她之所以能把握别人的精神世界,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乔治•艾略特精神世界的丰富性。

在她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了现实主义对当时社会人生环境的真实再现,还有对小说人物精心细致令人信服的刻画,尽管很多故事描绘了人生的挫折,现代资产阶级民主竞选的虚伪,等级依然森严的社会体制,一个个“社会挫败人”的灰暗人生……所有的 一切,都没有令乔治•艾略特感到绝望和悲凉,而是对道德伦理,人生幸福,美好未来的完全相信和真诚守望。这也符合当时整个社会乐观自信的思潮,在经过启蒙运动之后,在一个个哲学巨匠用自己的经典著作为人们指明了前进方向的时候,人们还有什么可以疑虑和怀疑的呢?!当然,当历史跨越两个世纪之后,当科技进步为标志的现代文明的危机显现之后,当今后现代主义者是没有任何乐观的理由的。

现在,我们可以说,乔治•艾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具哲学思想的女作家.她善于通过艺术创作来阐明自己的哲学主张,并把这种哲学主张与道德思想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人本宗教”道德观,表现为对旧宗教迷信、虚幻、褊狭、虚伪等的批判与否定,对宗教博爱、宽容、克已等特点的肯定与推崇。乔治•艾略特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也是一个纯粹的人,她有着一颗伟大的灵魂,她的精神世界无比丰富无比美好,她完全配得上后人的尊敬和赞许。

参考文献

[1]马建军: 乔治•艾略特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戴旻(1963-),男,湖南郴州人,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精神世界艾略特宗教
章鱼心
如何不写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民俗与信仰:探访夯卡苗民的精神世界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艾略特的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