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走向

2008-03-12 05:39李家祥
中州学刊 2008年1期

李家祥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人民民主建设、国家权力机关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干部制度改革以及党内改革等有一些新提法和新观点,从中可以窥视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架,把握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及政治发展的新走向。

关键词:十七大;政治体制改革;新走向

中图分类号:D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1—0017—0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越发显得重要而迫切。十七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本文对报告中关于人民民主建设、国家权力机关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干部制度改革以及党内改革等方面的一些新提法和观点进行梳理,从中可以窥视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架,把握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及政治发展的新走向。

一、关于人民民主建设

第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是政治发展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政治参与行为必须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高出或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话,往往会导致无序的政治参与,这种无序性主要表现为政治狂热和政治冷漠。一般而言,公民政治参与不足或参与过度均不是政治发展的良性状态。从当前中国政治实践看,如何既维护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又防止这种参与变成非理性行为,是一个需要在政治体制改革实践中下大力气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二,保障人民的表达权。利益表达是现代社会公民不可剥夺的权利,是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十七大在原来的“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提法下又新增加了一个“表达权”,做到四权一体,表明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人民的利益表达问题。利益表达主体进行利益表达是为了让政府改善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保护和增进自己的利益,避免利益受损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受到威胁。实行民主制度的现代国家大都在宪法中赋予公民充分的利益表达权并成为公民捍卫自己利益表达权的法律依据。我国的宪法中就有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而十七大报告将公民言论自由和利益表达权利与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并列,并一同加以保障,说明我国在今后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和保障公民言论自由及利益表达权利方面,将更加务实。

第三,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不同的社会成员,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要求。如果他们不通过一定的政治参与渠道把这些要求表达出来, 势必会导致各级领导机关不能及时了解群众的呼声,决策就容易失误。公众参与度不充分所造成的后果必然是:政府可能会失去在最广泛意义上反映并整合民意的机会,作出的决策也容易失去一部分社会成员的认同和支持。毫无疑问,政府决策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为社会成员提供多种政治参与渠道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要求,这样,各政治参与主体才会向决策者表达自己的意愿,反映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各种对策、意见和主张。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参与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

第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和广大劳动人民所追求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社会秩序的混乱乃至政权的倾覆,无不是因为公平正义的丧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说到底就是要建立一个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因此,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公平正义问题不会因经济发展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而需要国家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对某些政策作必要调整。要从制度上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医疗等制度,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五,发挥社会组织在群众政治参与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原子化的个人进行利益表达,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有序运转,只能导致社会失序和政治不稳定,因而需要健全的社会化组织网络来推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各级各类社会团体,都不同程度地联系着某方面的群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反映各自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的特殊利益和要求。社会组织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各自利益表达,一方面可以反映各阶层群众的要求和呼声,有利于党政机关及时作出政策调整;另一方面则通过社会团体之间的互动协调,使很多利益冲突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二、关于国家权力机关改革

第一,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按1∶ 4的比例来选举人大代表。固然,这种城乡选举人大代表比例差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可能有其合理性,但随着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其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其存在的合法性自然会遭到质疑。首先,它不符合以人为本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城乡居民具有相同的人格,更具有相同的权利,不能因为区域的差异而存在政治权利上的差别;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仅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也要统筹城乡政治发展。从实质上说,政治资源分配的不均是造成城乡差别的基本原因之一。其次,它不符合我国宪法所确定的平等原则。城乡1∶ 4的选举比例将大多数的农民排斥在外,使政府决策时很少听到农民的声音,这不利于贯彻宪法中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再次,快速城市化的现实也要求改变城乡选举人大代表比例差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改变了中国城市化长期低水平徘徊甚至倒退的局面,中国目前正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相对缩小给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提供了可能。可以说,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十七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亮点,预示着未来中国国家权力机关改革的方向。相信在以后的国家政治生活中,会有更多农民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同城市代表共商国事,政府决策层里将会听到更多的来自农民的声音,也会让政府更加注重民生,这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的政治建设将具有重大的影响,是继村民自治之后农村第二大民主变革。

第二,通过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依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实质上看,这一提法主要解决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问题。一般来讲,合法性既要由宪法和法律来确认,又要由社会公众认可与支持来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实现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只有充分发挥其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与时俱进地发挥自身的先进性,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持久获得人民群众对其地位和权力的认同、支持和拥护,才能由代表民意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定程序使其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三、关于行政体制改革

第一,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市场经济需要行政管理体制作相应改革,增强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能。然而,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政府管理部门权力高度集中,政府越位、缺位问题突出,角色定位也存在误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但在现实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明显弱化,使得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如人口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的调整落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因此,必须以“小政府”、“大社会”作为政府改革的理念,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社会管理方法,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能,增强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建设服务型政府,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来解决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

第二,建立健全各部门之间协调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行政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尽管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现在的部门体制中仍然深深地留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这与“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改革方向相背。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第三,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如何处理好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关系是未来民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便是这方面政治改革的着力点。

四、关于干部制度改革

第一,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治本之策,也是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党委对于建立干部评价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目前干部评价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最为突出的是评价内容缺失,评价主体缺位,评价程序缺乏,评价效果失真,这为正确选用干部带来了消极影响。为从根本上克服干部评价工作中的这些弊病,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就是要解决由谁考核、考核什么、怎样考核以及考核结果运用等基本问题。

第二,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民主推荐与民主测评工作是了解干部的重要途径,是选拔干部的民主程序,也是群众能够有效参与政治的一种具体形式。对待干部的考核选拔,必须合理确定民主测评与民主推荐的参与范围;要建立科学明确的测评指标体系,使民主测评与民主推荐工作量化、具体化;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严密组织测评现场,充分表达群众意愿;要客观公正地分析和运用考核结果。

五、关于党内改革

第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员主体地位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党员主体地位与发展党内民主密切相关,离开了党员主体地位,党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长期以来,在党的建设尤其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对党员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需要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对内要加强党员主体地位的宣传,让党员认识到其主体地位的作用及对党内民主的作用,认识到作为主体是自己的权利;对外要从制度上来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来阻止或防止外部力量对党员主体地位的侵扰和损害,从而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和党员积极性的提高。

第二,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存。党内不和谐,社会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和谐,社会和谐要由党内和谐来保证。同社会和谐相比,党内和谐具有率先实现的条件。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浩 淼中州学刊2008年第1期统筹兼顾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