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2008,不能承受之多变

2008-03-31 01:48
卓越管理 2008年2期
关键词:次贷股民股市

田 宇

“2008年特别是在上半年,中国股市的牛市进程仍然会延续,但其运行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牛市运行环境改变的一个最集中表现,是影响股市运行的因素明显增多,股市的运行方式与运行节奏也都更加复杂、更加艰难也更加多变,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与投资背景下,把握市场机会与把握盈利机会的难度都会比2007年显著增加,这是投资者在进入2008年时必须认识也必须把握的客观现实。”

预测价值几何?

“上证综指2008年目标位 6800点,波动区间 7500-4200点,存在阶段性突破8000点可能。”上海证券预测2008年中国A股市场如是。

“3800点-8200点,5月份将是奥运高点分水岭”,35家机构预测2008年A股将在该区间运行;和讯网在对京沪穗三地进行的股民调查中得到以下结论:超四成股民认为“牛市已经到顶了”,同时不足三成股民认为08年仍然是牛市。

“我对这些点位预测表示怀疑,可能预测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功利性在里面。”杨百万说他从不预测股市点位,也不预测某只股票将达到什么价位。

下马威开盘奈何?

春节后第一个交易周,A股市场并没有出现市场预期的红包走势,反而且战且退,逐渐振荡盘落。第一周沪指跌幅为2.23%,被市场贴上了鼠年股市“开门绿”的标签。

回顾去年,2007年春节后的一周沪指跌幅达5.57%,但并没妨碍整年波澜壮阔的“大牛”行情,股指从当时的3000点最高涨到了6000点以上,翻了一番。

“开门绿”之后,2008年中国股市怎么走,一个下马威似的开盘后又将演绎怎样的股市风云?

次贷危机,事事关己?

美国次贷危机,国际股票市场进入熊市。次贷危机的“蝴蝶效应”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是否被人为地过分夸大?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将全球股市暴跌的终极原因指向了美国的经济衰退以及由此引发的“恐慌”,在全球性“股灾”面前,A股也难独善其身。

而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第十二届(2008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美次贷危机从目前来看,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短期影响有限,但是从长期看,次贷危机的蔓延,可能会间接地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及股市影响有限是很多国内专家的共同看法,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部高级经理杨波认为节后首轮股市下跌主要是美国经济数据的下降以及人们对未来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衰退的担忧所致。我国地产业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国内的宏观政策,而非次贷;对金融业造成的影响也主要是对未来经济减速的担忧,真正受到次贷危机直接影响的只有少数几家银行,而且金额也不是很大。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认为:随着次贷危机的加重,美欧国家的经济增长将出现明显减速,中国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的扩大将难以为继,中国的出口可能面临1997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国信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资产管理总部受托投资部总经理张益凡对美国次贷危机将最终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的观点持认同态度。但是,和大多数担心美国次贷危机将牵累中国股市走熊的看法不同,张认为这其中,心理影响大于实际效果。

南方雪灾,雪上加霜?

“尽管这次雪灾使中央企业也遭受不小的损失,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因为能源运输不畅,生产受到影响。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广大股民不必担心。”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雪灾不会影响经济基本面。

在2008年1月下旬,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长江南北。全国十几个省市由于电煤运输不畅被迫拉闸限电。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华东的不少工业企业,因电力供应不足被迫停产。交通运输业更是叫苦连天,在本来最该忙碌最挣钱的春运季节里,航班取消,公路停运成了常事。据民政部统计,目前雪灾已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220多亿元,而间接损失更是不容忽视。

市场人士指出,暴雪虽然可能给保险、电力、农业股一季报带来一定损失,但影响是短期的,全年影响应该不大;或有评论认为:灾后重建对电缆、钢铁、建材等产品有阶段性需求拉动。而通过此次雪灾暴露出来我国铁路、公路以及电力系统的脆弱性可能会促使政府加大对相关设备的投入,对铁路设备、电力设备构成利好。

奥运计时,股市拐点?

目前,市场中的人士普遍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前A股市场不会深幅调整,中国举办奥运会会给经济带来强劲动力。纵观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当地股市也的确都在奥运当年创出阶段性行情甚至是历史行情的新高。

韩国汉城奥运前期,韩国KOSP指数突破700点,全年涨幅高达70%。 然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如何正确看待中国股市的“奥运效应”?“奥运后”现象会不会对中国股市产生负面影响而产生所谓的拐点?

奥运会的举办,将主要对北京旅游概念、地产概念等股票影响较大。不过,其带动的范围还是集中在环渤海湾地区,不会扩大到全国,即使有也不会太明显。

另外,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还是比较小,目前的数据大概是40%左右,远远低于韩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而一般来说,奥运等大型活动对服务业的带动和影响是最大的,由于这方面中国经济存在结构性的缺陷,所以奥运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也会偏小,从而对股市的影响更小。

调查显示,26.2%的股民认为奥运会对股市影响“很大,奥运会之前一直是牛市”;但是27.4%的股民认为奥运会对股市影响“不大,两者没有必然联系”;28%的股民表示不清楚,选股时不考虑奥运会的影响;另外一部分股民不关心奥运会影响因素,选股时偶尔会考虑一下奥运会因素。

2006年,股民分享股改的盛宴;

2007年,股民收获蓝筹的果实;

2008年,迷雾笼罩,变数频频……

股市切片,温故能否知新?

从“传说”开始的中国股市

邓小平同志1992年1月22日视察南方,到深圳仙湖植物园植树时面对一种被称为“发财树”的树发表:“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那时,股票能赚钱的“传说”到处流传……

2006年,黄金牛赶走长卧熊

2006年2月6日,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以1263点开盘,报收于1287.63,涨幅为2.35%,收出了长阳。2006年是让投资者们互相感慨“对牛市缺乏足够想象力”的一年;2006年是“黄金十年”的“元年”,是我国证券市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之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这一年内不光A股市场告别了长达5年的熊市,阻碍证券市场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股权分置也得到有效解决,我国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道路由此变得光明,一个崭新的大国资本市场逐步繁荣壮大。

2007年,快牛快跑屡获第一

截至2007年,牛市行情跌宕起伏,但上证综指仍然强劲上涨96%,深圳成指上涨166%。

2007年是中国股市创造太多个第一的一年:在形态上,中国沪深指数涨幅居全球第一,平均涨幅达130%以上;在融资额上也摘世界之冠,达8127亿元;中国第一次奇迹般地诞生了全球最大市值的企业——中国石油,其市值超过5万亿;中国股民的新增速度高达20倍之巨,创世界之最,全年新增3000万人以上;中国股市的总市值第一次超过30万亿,虽然实际流通的市值不到9万亿。但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第一次出现了奇货可居的配售情况,成为卖方市场,其规模超过了3万亿;中国股市第一次诞生了300元的股票,而且演绎的是神话般凤凰涅磐的财富故事,令无数的淘金者梦魂萦绕……

“2006和2007年这两年,中国股市涨得太快,这可能与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有关系,但一个涨得太快的股市就会有比较大的投机性,尤其现在海外的热钱也滚滚涌入。震荡是新兴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那么中国市场作为新兴市场的一个重要代表,像2006、2007年已经有了翻倍增长的情况下,2008年基本上不大可能再翻倍。”

——著名经济学家温元凯如是说。

2008年,中国股市多变之年?

宏观调控、业绩回落、奥运开幕、本币升值、股指期货登场、美国经济衰退……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一连串的多空交织,注定了2008年的市场,将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市场,是一个充满了高度不确定性的市场。 “2008年特别是在上半年,中国股市的牛市进程仍然会延续,但其运行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牛市运行环境改变的一个最集中表现,是影响股市运行的因素明显增多,股市的运行方式与运行节奏也都更加复杂、更加艰难也更加多变,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与投资背景下,把握市场机会与把握盈利机会的难度都会比2007年显著增加,这是投资者在进入2008年时必须认识也必须把握的客观现实。”

——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

宏观环境

宏观调控仍保持较大力度。“适度从紧”仍然是2008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防止经济发展转向过热、遏制通胀上升依然是2008年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数量型的货币工具与价格性的货币工具都会被反复运用,存款准备金率还会向上调整,加息也还会有一至两次,货币政策趋紧的趋势会比较明显。

人民币将有可能加速升值。未来两年,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将持续扩大,人民币有加速升值的趋势。加快汇率体制改革、允许人民币汇率更大幅度浮动,最终建立于市场需求基础之上的有管理的自由浮动汇率体制是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流动性过剩、投资增长过快、环境与资源压力持续加大以及通胀压力抬头仍然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

通货膨胀。尽管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止结构性通胀转变为全面通胀”,但券商报告对目前国内通胀程度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分歧,并在预测今年的CPI涨幅时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差异。总体来说,大部分券商认为今年上半年的CPI仍将高企,但下半年将明显回落,全年CPI涨幅将在4.5%左右。

市场环境 2008年的中国股市将面对三重扩容潮:大非、小非的解禁高峰、IPO扩容的加速推进与创业板市场的推出。

根据易方达的统计,2008年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大小非共有780亿股约计大概1.5万亿的市值陆续解冻,而这部分非国有控股的大小非的抛售压力会略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2008年不仅股改解禁大幅增加,而且首发、定向增发等融资带来的限售股解禁也不可忽视。统计表明,各种形式的限售股解禁合计在2008年新增流通市值高达约19307亿元,占目前流通A股市值87402亿元的22%。

创业板推出。创业板符合国家“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战略,将给A股市场带来结构性转变,其中私募和个人投资者资金将得到极大的分流,创业板公司的高成长性和高市盈率受到充分认可,将提升主板高成长公司估值;另外,中小企业上市更便捷后,将削弱ST股、绩差垃圾股的壳资源价值。

政策环境

政府调控及干预程度。中国股市本来就背着“政策市”的名声,所以,管理层能尽可能地不干预股市的时候,最好还是以不干预股市为好。有关政策措施的出台,也尽可能地淡化为一种日常监管行为,管理层也不愿意看到因为“救市”之名,而刺激股市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如此一来,这又会加剧股市的震荡,增加股市的泡沫成份。

“为奥运预留空间”也可能成为政策调控的首选目标。在2008年,中国股市的政策面将凌驾于基本面之上,调控股指的目标将压制甚至限制制度创新的目标。

制度环境

上市公司质量及盈利能力。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有所放缓,2008年,资产注入以及投资收益所带来的外延式增长效应将逐步减弱,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大幅增长的势头已接近尾声,内涵式发展将是驱动上市公司业绩增加的主要因素。这无疑会加剧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

股指期货推出时机。股指期货推出将加大A股市场的波动幅度。目前沪深300指数的平均动态市盈率仍不足30倍,依然处于较为合理的估值区间;并且股指期货推出后有望成为机构投资者锁定利润、控制风险的有效对冲工具。就短期而言,股指期货推出之时,可能会加大A股市场的波动幅度,也使得投资者选股难度增大。

根据去年监管层的种种暗示,股指期货在今年推出几成定局。作为今年证券市场发展的第一大历史性事件,各家券商在报告中都对股指期货有所论述。参考国外股市经验,股指期货推出前3个月,市场走势大都以上升为主,推出以后的中期内,市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下跌幅度和之前涨幅有关,也和所处大环境有关。

国际环境

次贷危机。2007年A股市场已经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损耗,这种影响将在2008年上半年达到顶峰,受此影响,国际股市还会出现波折,周边股市的动荡不安,也会阶段性地影响到A股市场。

世界经济增速趋缓。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不但重创了美国已经低迷的房地产、极大冲击了支撑美国经济的消费市场,而且也冲击着全球金融市场,其最终结果是:美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不可避免、全球金融市场的巨额损失尚不可估量。

国际通胀。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国际石油和大宗商品的上涨趋势。国际油价迅速大幅上升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大威胁。而国际粮食价格和重要金属原材料价格的普遍上涨更是使全球通胀形势雪上加霜。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外需,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明显下降。同时,全球通胀的恶化必将给我国抑制通胀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的通胀在好转之前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中国必须继续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继续对冲和提高利息率的同时,可能不得不加快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为避免使中国贸易顺差下降过大,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也必须避免出现超调。良好的财政状况能成功地维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温家宝提到刚刚就任总理的时候股票市场指数曾经下跌到900点。“那时候股市是一片骂声,我感到心情非常沉重”。

他说,“中国大胆地推进了股权分制改革,这一步棋走对了,于是股市就发展很快。在股指高的时候,又有声音说要防止资产泡沫,而且提到一旦泡沫破裂,会危害到中国的经济”。他说:“我觉得这两种意见讲得都对。”

博古通今,不变应万变之策

观察美国股市的发展之路可以发现,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正是美国股市不断增长的基础所在。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永远是股市强劲增长的坚实基础。宏观经济成长与资本市场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对宏观经济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历经坎坷的中国股市,经过规范与制度变革,投资者信心得到很大恢复,如今终于甩掉了羁绊,踏上了成长之路,成为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体现者和预见者。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后回答提问时谈及股市,就政府在股票市场上的作为,做了如下三点陈述:

第一,从宏观上推进企业的发展和改革,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造,使得企业发展和盈利,并且是可持续的;

第二,对于股票市场,政府加强监管,通过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使股市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和透明;

第三,对股民进行风险教育和风险提示。这样我们就可能维持一个健康的持久的股市。

纵观历史上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达市场经济体所走过的路,是我们最好的明鉴。中国股市的成长最终也是要看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的盈利状况,这才是中国股市能否持续上涨,以及上涨到何种程度的决定因素。股市投资不应该盲从和狂热,更不应该只因为暂时的调整而对股市失去信心。

多变股市路漫漫,各方任重道远

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破冰以来,以股改为核心的一系列资本市场制度性改革取得重大成功,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此期间,资本市场在基础性制度建设、发行体制改革、上市公司质量以及投资者结构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评出了“2007年度风云人物”:一亿多中国股民。当选理由是“这个群体在2007年里缔造了历史”。且说中国股民正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健全、中产阶层的逐渐壮大,为资本市场的发育提供了坚实的土壤,从而将更多人吸引到了股市的大潮中来;而股民队伍的壮大,又对资本市场的运行状况和游戏规则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力。

股民水平尚需提高

据《亚洲周刊》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股民由7800万户跃升至近1.4亿多户,参与了指数一年内最高上涨1.28倍、全年中国股市首发新股和融资规模跃居世界第一、股市总市值与GDP比率从42%上升至100%的奇迹。完全可以说,正是1亿多股民,“以蚂蚁雄兵的浩荡之势”让中国迈向了资本大国之路。然而,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股市和中国股民,尚难避免某种盲目性。在高额回报的刺激下做出的非理性操作。对于股民,提高风险意识,提高操盘水平同股市制度完善一样迫在眉睫。“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希望中国股民不再有牛顿1720年炒股赔钱后的如此感叹。

股指结构尚需完善

股票市场一向被称为经济的晴雨表或温度计,但此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代表性不高,因此晴雨表或温度计的作用并不显著。而随着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行业代表性越来越强。如银行股、保险股的上市,中国铝业、中国远洋、中国神华、中石油等龙头的回归,丰富了目前上市公司各个行业龙头品种,随着不久的将来,香港市场红筹股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大型央企的A股发行,上市公司结构将得以大大改善,资本市场将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上市企业尚需努力

中国人的投机热情导致中国股指直线上升,而中国顶级公司的赢利却不能和竞争对手相比。

中国股市CSI300指数的回报率为44.7%,比美国S&P500;指数贵了一倍左右;中石油的市值为7330亿美元,比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市值还高,而2006年中石油的利润仅为1422亿人民币(134亿欧元),连埃克森美孚公司利润(274亿欧元)的一半都不到;中国电信的市值比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高41%,但利润率仅为它的三分之二。中国工商银行的市值足有美国银行的两倍,但利润仅仅为美国银行的三分之一。

中国股市的快速增长应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增长之上的。离开良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与微观经济主体的良好业绩,股市的增长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股市的健康发展也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应是一种资金与资源高效配置、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猜你喜欢
次贷股民股市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力量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力量
悲催的股民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蔓延和教训
透过金融危机看衍生品发展与监管
你是新股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