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2008-04-15 10:45
WTO经济导刊 2008年3期
关键词:孔家舶来品总结经验

王 政

这世上本没有路,人走多了就是路。路在文言里面就是“道”。于是,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世上本没有什么道理,大家实践多了,自然就会总结出一些道理来。

道理的存在是有好处的,因为它可以给后人提供经验,避免犯错误,争取更进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是必然的规律,这对于人是这样,对企业也是如此。就眼下中国的企业界而言,如何总结经验无疑是最重要的。中国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固步自封走向开放已经经历了30年。30年对一个人来说是而立,对企业来说是从创业期步入成熟期。本专栏问世的目的就在于跟诸位看官切磋一下中国企业界的真知灼见,八卦巷议。以便对中国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道”。并希望这些“道”会对而立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有所裨益。

好,开张!

诸位看官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有些诧异,也许会嘀咕本文是不是“水煮”一类的胡扯。且慢,个中原委且听本人细细道来。

企业社会责任(CSR)的确是舶来品,这个没错。但企业可不是舶来品,有企业自然有社会责任。那么中国企业也有自己的企业责任和企业责任观。而且,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关于社会责任的精彩言论。比如说,做生意要注意生态平衡,不能“竭泽而渔”。对员工要厚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甚至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等。这里说的道就是做生意要顾及利益相关方,不能一味自己捞银子。

好,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个大圣人,或者说是个大学者大教育家吧。孔子从小很苦,3岁没了爹,7岁没了娘。但孔子胸怀大志,靠自学成才,并投身仕途,在鲁国做到司寇这样大的官。按理说,他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在衙门里混饭吃,只要不搞贪污腐败,不想篡权谋反,名车豪宅的日子是唾手可得的。但孔子是个有伟大理想的人,他看到天下大乱,道德沦丧,自己的志向又实现不了,就毅然下海自己创业了。

孔子下海也是有自己考虑的,第一他没资金,第二又没什么人脉和背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一个——知识。所以孔子办了个私学。当时也就跟新东方的俞敏洪差不多,属于民办教育。孔子办学最辉煌的时候据说有生源3000,比较牛的高材生有72个。3000多学生在当时很厉害了,几乎跟一个小国的常备国防军的数量差不多。

作为一个民间教育企业,孔子要的学费很少,他不要钱,要“束”也就是干肉条。算是对利益相关方很低的要求了。而且,孔家大学是流动讲学,从一个国家路演到另一个国家,也不存在什么环保问题。孔子身兼大学校长、教授和体育老师,有时甚至做杂役。对教学和学校管理以身作则。当然,孔子也是个大慈善家,他自己没什么钱,但看到路上有穷人,会派子路去救济。

孔家大学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培养了一批高级的知识分子。比如子贡、冉求等都是良相级别的,还有一些如子路这样的大将,最不济的也有颜回这样的社会贤达。可以说,孔家大学是孔子社会责任观的具体体现。

想想吧,几千名衣衫褴褛的穷学生跟着一位50多岁的老人(春秋时期,中国人平均年龄才20多岁),到处流浪(说周游列国是恭维过头了)。很多次,孔子自己也“累累若丧家之犬”,“饿于陈蔡之间”,还有次差点给杀了(孔子长得很像当时的黑社会老大盗跖)。孔子虽然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这几千名精神孤儿还是追随着他,到处跋涉,听他的教诲,不离不弃。这样的民办企业可以说是除此之外永远不会有的。诸位看官见过这样无私的企业家吗?

这就是精神的力量,责任的力量。

猜你喜欢
孔家舶来品总结经验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韩长赋:总结经验把握规律 大力推进农村改革
提高认识 总结经验 强化责任 全面推动我省防沙治沙工作进程
孔家坡漢簡日書釋文補正*①
REAL GAMERS DO IT WITH DICE
新文化运动就意味着割掉“孔家”命脉吗?
论我国家庭农场不是西方舶来品
Propagation of Lorentz–Gaussian Beams in Strongly Nonlocal Nonlinear Media
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推广典型
在重生之前,先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