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天 留客天

2008-04-15 10:45崔生祥
WTO经济导刊 2008年3期
关键词:徐文长雪灾下雪天

崔生祥

在中国农村,有20%的老人“空巢”,有2300万儿童留守。如何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这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责任。

记得几年前笔者去哈尔滨亚布力滑雪时,在当地遇见了大批从南方专程飞来看雪的兴奋异常的客人。然而今年春节前夕,雪去了南方,来的那样出乎意料,却造成了百年未遇的雪灾,南方不少地方交通严重阻塞,大批旅客滞留。

中国的春运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今年春运40天的时间里,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超过23.7亿人次。年年受春运折磨的归客,特别是很多一年只回家一次的农民工这次被雪天留下了,这让笔者不禁想到一则语文标点游戏“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据说明朝人徐文长一次访友做客,由于天气阴雨羁留了几日,友妇便撺掇友人在徐文长的床头书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文字。徐文长看到,明白友人是在下逐客令。但如果立马就走,却未免尴尬……于是他灵机一动,大声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继而说:“既然朋友如此盛情,速去不恭,我就再住几日吧!”原来当时标点尚未产生,文字要靠读者自己断句。徐文长避开两句五言诗的断法,别出心裁地以散文读之,使友人之意走上了反面。

故事里的下雨天如今变成了下雪天,作为对抗雪灾的应急措施,减少人员流动被提上日程。受灾各地政府相继号召“挽留农民工在第二故乡过春节”。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春节期间如何安置不能回家的员工?这真是一道企业社会责任的考题。表面来看,这是件花钱费心的事情——企业不仅要帮忙准备好年夜饭和年货,还需组织一些娱乐和短途游览活动,让农民工感觉到家的温暖。而实际上,因为一些企业挽留住外地员工就地过年,竟然有效地缓解了节后用工的燃眉之急。

笔者近日收看的《新闻联播》中,有一则记者采访深圳市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报道。该企业的负责人说,当初他们只是响应政府号召,为应对雨雪灾害天气,拿出了30多万块钱挽留外地员工在工厂过年,没想到这一举动竟帮助企业解决了“节后用工”的大难题,迎来了新一年的开门红。

该企业一名河南员工原本准备在去年底辞职到其他地方发展,但一场冰雪阻隔了他的回家路。春节期间,企业组织了很多活动,并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使得他们这些在外多年的打工者不再想家,企业的诚意让他很感动。今年他又和企业重新签订了合同,决定留下来。

春节过后,这家企业没有一名员工提出要回家,企业也表示,要在生产淡季时安排员工轮流带薪休假。同这家企业一样,绝大多数当初响应政府号召,让农民工就地过年的企业,也从这一应急举措当中收获了生产效率与员工信任的双赢。

这真是一个责任竞争力的活生生的例子。员工被称作企业内部的客户,善待员工的收效往往是事半功倍的,而太多的企业老板却明白得太晚,社会责任的缺失造成他们进入恶性循环而不自知。

如何将今年这样一个临时性的措施逐步变成一个可长期推广的制度?企业逐步实行错峰放假的制度,缓解集中在春节期间给员工放假的压力,利用五一、端午、国庆放假,另外严格执行国家在去年颁布的带薪休假制度,确保员工有更多选择的余地,这些都是不错的办法。而权利的保障是问题的关键,在中国农村,有20%的老人“空巢”,有2300万儿童留守。如何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这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责任。

下雪天,留客天。雪灾过后,有太多需要思考的问题。或许这是大自然有意的警示。

猜你喜欢
徐文长雪灾下雪天
徐文长做客
青海海西地区近41年雪灾时空分布特征
《下雪天》
一个下雪天的故事
踏踢万岁
历史时期以来山西省雪灾特征与气候变化
近51 a青藏高原雪灾时空分布特征
2000-2010年新疆雪灾时空自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