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08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理论思考

2008-04-15 10:54邱敏杰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8年2期
关键词:经济工作发展

邱敏杰

2007年12月3日至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2008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这八项主要任务:一是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二是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三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六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七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八是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七大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

针对这八项任务,结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知识点,笔者进行了以下理论思考:

一、经济学思考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2008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中“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国家利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2008年的八项经济工作任务中,“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这些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们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只能加强。2008年经济工作的任务二中“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必须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紧绷,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创新‘三农工作思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这些要求正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四)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经济常识》第四课提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供给能否得到保障,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任何时候都应把粮食生产抓得很紧很紧”。在2008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二中提到:“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要着力抓好农业生产,发挥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力争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重视。

(五)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方式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转变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2008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三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必须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发挥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必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体现了以上观点。

(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08年经济工作任务之四中“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迎难而上,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体现了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七)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与平等互利的原则

根据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开放性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2008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七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要统筹安排对内对外经济工作,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创新对外开放工作思路,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个任务的提出恰恰体现了上述观点。

二、哲学思考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具有特殊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08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形势提出的,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有利于完成2008年经济工作的各项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008年经济工作第五项任务指出:“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要按照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加强规划引导,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一内容体现了上述哲学观点。

(二)联系的观点

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008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二中指出“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任务之五中“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以及任务之六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也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

(三)发展的观点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2008年经济工作任务之六中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改革始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各方面体制创新”,任务之七中提出的“创新对外开放工作思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都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四)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善于抓主要矛盾。2008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一中提出的“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任务之二中提出的“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任务之八中提出的“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对各类民生问题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扎实加以解决”,以上表述都体现了这一观点。

(五)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2008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一“继续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优化支出结构”,任务之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之七“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开放结构、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都体现了这一道理。

(六)内外因的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应该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2008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强调了内因的作用,任务之七“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创新对外开放工作思路,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则强调了外因的作用。

三、政治学思考

(一)我国的国家职能

我国的国家职能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并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2008年经济工作八大任务的提出,表明我国在行使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等对内职能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的对外职能,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二)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

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我国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2008年的经济工作任务之二“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和任务之八“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体现了这一原则。

(三)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方式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方式有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2008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党的政治领导方式。

(四)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中央部署2008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提出“做好‘三农工作,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体现了上述观点。

(五)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008年经济工作任务三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正是我国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表现。

(六)我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2008年经济工作任务中,国家提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猜你喜欢
经济工作发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不工作,爽飞了?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选工作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