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牌:贝尔斯登的断桥

2008-05-14 09:07蔡恩泽
知识窗 2008年9期
关键词:贝尔斯桥牌凯恩

蔡恩泽

在次贷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一个个像蔫了的茄子,其中的贝尔斯登(Bear Stearns)竟一蹶不振,“卖身”救赎。更为遗憾的是,贝尔斯登的领导人沉湎于玩桥牌,在贝尔斯登濒临破产之时,其董事长吉米•凯恩还酣战于千里之外的桥牌比赛场。桥牌最终架起了贝尔斯登通向黄泉路的桥梁,令人扼腕。

桥牌胜了,公司丢了

桥牌作为一种高雅、文明、竞技性很强的智力性游戏,以它特有的魅力而称雄于各类牌戏,风靡全球。玩桥牌本是健身益智的一种运动,可是玩到入迷的地步,连公司岌岌可危都无心去照料,就玩过头了。

2007年3月,贝尔斯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吉米•凯恩像一位游手好闲的富翁,在圣路易斯举行的“北美桥牌锦标赛”上大出风头,他的总分在近4000名选手中位列第14名。

这位棱角粗糙的古稀老人,此时已然成为纸面上的亿万富豪,年初的时候,公司股价在纳斯达克股市上保持171.51美元的历史高位运行。这一骄人的业绩让吉米•凯恩在公司办公室里胜似闲庭信步,叼着雪茄,摆弄桥牌。

贝尔斯登创建于1923年,是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跻身全球500强。

贝尔斯登有着83年的辉煌。可是到了2007年夏天,次贷危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贝尔斯登也难以逃避噩运。

先是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只自营对冲基金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投资失策,几近崩溃。7月17日,两只基金对投资者宣布他们的资产已经一钱不值了。

到了2008年3月13日左右的几天中,华尔街有关贝尔斯登资金流动性短缺的谣言达到极点,绝大多数银行开始拒绝贝尔斯登的抵押物,甚至包括一些风险较低的优质抵押贷款证券。而失血的金融机构一旦无法短期融资,就如婴孩断了奶,根本无法存活。

从3月13日到3月15日,在短短3天的时间内,贝尔斯登170亿美元现金储备瞬间蒸发。贝尔斯登再无回天之力,坐等美联储和摩根大通伸出援手。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贝尔斯登生死存亡的关头,已经辞去贝尔斯登首席执行官职务、仍身为董事长的吉米•凯恩又急不可耐地现身底特律的春季桥牌锦标赛。

在底特律的几天中,吉米•凯恩与贝尔斯登高管或其他董事会成员联系甚少。一位桥牌赛事官员表示,凯恩不可能离开桥牌桌去打电话,即便他想这么做也不行,赛事规则不允许。

吉米•凯恩在桥牌桌上再次证明了自己的牌技和实力。在3月6日的比赛中,他力压逾百对手,排名第4,可这一回,他玩胜了桥牌,却玩丢了公司。当赛事完毕,他急匆匆地飞回纽约公司总部时,每股2美元的卖价正等着他与摩根大通的领导人签字画押。

成也桥牌,败也桥牌

祸根是40年前埋下的。1969年,凯恩到贝尔斯登接受求职面试,考官是贝尔斯登明星股票交易员艾伦•格林伯格。16年后的1985年,艾伦•格林伯格已成为贝尔斯登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面试中,得知凯恩喜欢桥牌,这让擅长玩桥牌的格林伯格心花怒放,彼此志同道合,一拍即合。

凯恩将打桥牌的技巧运用到事业上。20世纪70年代,凯恩说服高管们成为纽约市发行债券的造市商,贝尔斯登在银行内的名望迅速上升,而当时正处残酷的金融危机时期。待到纽约经济复苏,凯恩的“这一把牌”收获颇丰,为贝尔斯登赢得大额利润。他在公司的职位也一跃而上,成为格林伯格麾下一员主将。

1993年,凯恩接过首席执行官一职,2001年开始担任董事长。同时,他仍然是世界级桥牌玩家,现已将12个国内锦标赛冠军收入囊中。

此后凯恩又帮助贝尔斯登在低迷的市场中逆势飘红,甚至摆脱了数次监管困境,其中便包括2007年支付2.5亿美元,用来平息有关银行协助一项违规共同基金交易的指控。

贝尔斯登管理层一向睥睨国际同行,甚至见死不救。1998年,美联储试图拯救全球对冲基金“四大天王”之一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并使之免于破产,而凯恩却决定回避介入,放言“贝尔斯登不会投入一分钱”,这种近乎任性的公司准则在当时可谓达到了极致。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件事,还真有点讽刺意味。贝尔斯登的两只对冲基金10年后遇到相同的困境,华尔街同行们同样报以冷漠,听任贝尔斯登沉没。

贝尔斯登的高管盲目自信,当贝尔斯登已经揭不开锅时,上任刚刚两个月的CEO施瓦茨不是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而是极力粉饰太平,对外宣布贝尔斯登的资金状况一直良好,撒下弥天大谎。这让贝尔斯登错失了救赎的良机。

危难时刻,懒惰者亡

平心而论,完全怪罪于桥牌毁了贝尔斯登,未免有点极端和偏颇。那么,作为一家成立于1923年,连续83年实现盈利,历经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及两次世界大战而不倒,自90年代后期以来始终占据华尔街顶级投行一席之地的资本运营翘楚,贝尔斯登究竟是如何走向“卖身”之路的呢?

事实上,早在2007年初,次级抵押市场的问题就已经开始初现端倪。彼时,华尔街的巨头们却沉溺在不断膨胀的纸面财富中。贝尔斯登同样未能免俗,反而继续押注次级贷款业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6月底,贝尔斯登资产负债表上共有180亿美元的第三级资产,这一数额是其账面价值的1.35倍。

同年7月,次级贷款人违约事件开始呈“井喷”之势,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市场急转直下。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必然,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率先爆发出了严重的次贷问题,短短几日内迅速破产,相关投资人还因此蒙受了逾15亿美元的损失。这一事件变相使得昔日风光无限的次级抵押债券沦为了彻头彻尾的“厕所债券”。投资者避之唯恐不及,全球性的次贷危机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贝尔斯登的领导者们没有尽力加强其账面状况,它试图想与中国的经纪公司——中信证券进行10亿美元的股权互置。但它无法解决资产当中的一大块抵押担保证券部分,这一部分资产难以转移。况且,它还需要拥有更多的资本、期限更长的担保融资来解决麻烦。

分析人士认为,在贝尔斯登逐步走向灭亡的一年当中,它的领导人根本就没有刻苦工作,或是坚决维护公司的存亡。贝尔斯登CEO施瓦茨是一位懒散的公司金融家和分析师,他完全缺乏经营证券交易业务方面的经验。他将更多的努力用在本职以外的事情,但却缺乏时间或兴趣来实行有效的绝地反击。

猜你喜欢
贝尔斯桥牌凯恩
桥牌:最强大脑们
暮年左宗棠
印尼78岁首富斩获亚运铜牌
智珠二则
邓小平打牌
拿回微波炉
拿回我的微波炉
迟到五十年的道歉
建造一个自己的游乐园
荷兰74岁前首相仰面摔在红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