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健:我注定了继承家族血统

2008-05-14 16:48
意林 2008年22期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华裔生物学

佚 名

1952年生于纽约的钱永健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两系教授。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6时左右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与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分享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尽管头顶光环早已炫目,钱永健却坚持在科学道路上走自己的路,不论何时都要“完美地契合自身个性的深处”。

科学世家出生的“小诺贝尔奖”获得者

身体略显单薄的钱永健出生在一个科学家和工程师世家,一大家子人中多位长辈都是工程师。他的哥哥钱永佑是神经生物学家,曾任斯坦福大学生理系主任。两兄弟分别获Rhodes和Marshall学者奖(通常认为是美国大学生竞争性最强的两个奖学金,克林顿总统曾获Rhodes奖),到英国留学,90年代双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职业选择:“我注定了继承家族的血统,从事这样的工作。”

钱永健曾说:“你的科研应当理想地贴合你的个性,这样,当你面对那些不可避免的失败时才会有一些内在的快乐支持着你。”这句话,似乎正是他人生的写照。从小就对化学兴趣浓厚的钱永健,儿时患哮喘病,他不得不长期待在家中,无法进行耗费体力的室外活动,因此他只能待在屋里看着哥哥们在外栽花逗草,这也让在屋里的他养成了对光和颜色的偏爱。小学时,父母买了一套化学实验用具给他,不久家里的地下室就成了他的实验室,摆满了他的瓶瓶罐罐。最让他难忘的一次,是他在实验中引爆了自制的手榴弹,导致家中一张乒乓球桌被烧焦。

16岁时,钱永健用他研究如何将金属与硫氰化合物结合的论文,获得“西屋科学天才奖”一等奖。这项比赛现名“英特尔科学人才选拔赛”,是美国历史最久、最具声望的科学竞赛,参赛者以高中生为主,又称“少年诺贝尔奖”。此后,钱永健获得奖学金进入哈佛攻读,20岁毕业后再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开始了他真正为之奋斗终生的化学研究事业。

迈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关键的一步

在今年获得化学奖的3人中,钱永健走出的可以说是绿色荧光蛋白开发历程的“最后一步”,在下村修与沙尔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清楚了绿色荧光蛋白特性。

他改造绿色荧光蛋白,通过改变其氨基酸排序,造出能吸收、发出不同颜色光的荧光蛋白,其中包括蓝色、青色和黄色,并让它们发光更久、更强烈。由于绿色荧光蛋白用紫外线一照就发出鲜艳绿光,研究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插入动物、细菌或其他细胞的遗传信息之中,让其随着这些需要跟踪的细胞复制,可“照亮”不断长大的癌症肿瘤、观察有害细菌的生长。绿色荧光蛋白就仿佛是伊战中跟随军队做“嵌入”式报道的记者,让旁观生物学反应的研究人员像在电视旁追踪战争进程的观众一般,通过“现场直播”了解进展。

攻克癌症是下一个目标

尽管钱永健在科学研究上硕果累累,他却丝毫不为任何赞许所动。对于科学界评价“他发明了多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钱永健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制造工具的人。”

谈到将来目标,钱永健表露出自己希望为攻克癌症贡献力量的愿望。他的父亲和博士生导师就是因为得癌而死。“我爸爸得了胰腺癌,诊断出来6个月后,他就离开了我们。”目前,钱永健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对荧光蛋白如何应用于神经生物学和癌症研究中兴趣浓厚,正是因为他的父亲被癌症夺去了生命。他说,“我总是想在职业生涯中做一些与临床相关的事,如果可能,癌症是终极挑战。”

编者按:自1967年杨振宁、李政道首开华裔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先河,钱永健至此成为第七位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在他的前面,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等这些星光熠熠的名字。他也是第二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华裔科学家。

(本刊摘编 图/迟兴成)

猜你喜欢
诺贝尔化学奖华裔生物学
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华裔新生代工作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从事CRISPR基因编辑的首个全女性团队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得克萨斯大学教授约翰·B.古迪纳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