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吃香抵消戴尔成本优势旧生产线成鸡肋急于脱手

2008-05-16 01:32丁飞飞
IT时代周刊 2008年19期
关键词:戴尔公司台式机戴尔

丁飞飞

戴尔公司的直销模式曾经减少了库存、降低了成本,并让戴尔现金流实现了最大化。不过当台式机逐渐被笔记本电脑取代后,戴尔的这种模式优越性荡然无存,反而成了拖累公司的累赘

1月份工厂投入运营,6月份新生产线建成,10月份转手卖出,这就是戴尔生产线在2008年划过的短暂生命之弧。

10月7日,波兰媒体称,戴尔公司正计划出售其在波兰的部分投资项目,其中包括罗兹工厂。资料显示,戴尔罗兹工厂占地35000平方米,投资额2亿欧元,今年1月投入运营,6月建成第三条生产线,现有员工1800人。

除了波兰媒体的报道,近日坊间不断有消息称戴尔正计划出售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工厂,分析人士认为,戴尔工厂的潜在买家主要为亚洲等地的大型代工企业,在那些地区,生产成本通常比较低廉。而我国台湾媒体也称,鸿海集团有可能接手戴尔大部分工厂。

虽然全球各地的传闻指向相同,但鸿海发言人低调表示没听说过这件事。可业内人士对鸿海接手工厂之事一点都不意外,因为鸿海和戴尔两家公司除了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产品密切合作外,鸿海集团旗下的群创也帮戴尔监视器出货,双方合作可谓一向极为密切。

戴尔目前在巴西、中国、印度、爱尔兰、马来西亚、波兰和美国都有生产厂,业界认为出售工厂是戴尔经营方式的一个巨大转变。

想脱手并不容易

戴尔今年3月份表示,作为整个公司在三年内提高效率和节省30亿美元开支的计划的一部分,要关闭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一个工厂。这是戴尔对全球生产和物流网络做出更广泛的评估的结果。4月,又有消息传出,戴尔位于中国厦门、马来西亚槟城等亚洲地区的组装厂,从今年起也将逐步缩减规模。这都被业界看作是工厂出售或关闭的前兆。

消息人士称,戴尔将在未来的18个月内完成所有工厂的出售,并将确保所有购买其工厂的投资者都成为戴尔的代工厂。而工厂出售计划一旦成功,戴尔将全部采用向代工厂商下达订单的方式获得货源。如果工厂无法出售,则可能被关闭。

不过有内部人士表示,事情不会像戴尔设想的一样顺利,戴尔工厂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或将成为其出售的一大障碍。如戴尔北加利弗尼亚工厂便是一例。因为该工厂长期得到了当地政府数百万美元的税收优惠,而且公司承诺至少投资到2015年,提前关门不一定能够被地方政府接受。

调研机构Cross Research 的负责人山农·克劳斯表示:“戴尔公司在出售工厂的同时,也将被长期合约所束缚。因为产品没有下家的话,没有投资者愿意购买工厂。我所关注的是,戴尔将与潜在买家达成怎样的协议?”

优势变成了劣势

根据戴尔今年年初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份文件称,公司正进一步推广原始设计制造(ODM)和外包制造模式。一直以来,戴尔的工厂都是按订单直接向电脑市场供货,销售对象主要是合作客户,其中台式电脑订单很大。

根据消费者的订单和提出的技术规格进行生产,这个过程有助于消除产品的长期积压,最大限度地利用存货。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市场已经从台式机转向笔记本电脑。由于笔记本电脑的技术要求不同,很难按照用户的要求定制,戴尔工厂流水线在制造便携电脑上已落后于竞争对手。另外,在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工厂的利润受到挤压,这让戴尔日益觉得工厂存在的必要性下降。

计世资讯高级分析师郭海涛表示:“随着台式机市场逐渐向笔记本市场的转型,戴尔原有的优势已无法显现。而其在笔记本产品的综合设计能力方面也是远远落后于苹果、联想(企业库论坛)等厂商。所以,对于没有核心技术的工厂来说,卖掉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华硕电脑和微星国际等厂商推出的低价格笔记本电脑也给台式机厂商带来了压力。此外,也有分析师认为,戴尔之所以出售工厂,是计划通过此战略来降低成本,以获得与惠普相当的利润水平,同时将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的研发。

由于在产品销量上被惠普所超过,戴尔公司在去年改变传统的直销模式,不仅开始在专卖店出售自有品牌产品,还大举进入家电连锁卖场,拓展销售渠道。另外,为了节约成本,公司还宣布将在原计划裁员8800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裁员人数。戴尔公司计划在2011年之前实现30亿美元的年度开支削减。

早在2005年,惠普就将其在澳大利亚租借的PC工厂转让给了富士康,苹果的许多电脑也是由其亚洲外包厂商的工厂直接发货给用户。

山农·克劳斯表示:“过去数年中,惠普等竞争对手已经完成了生产业务的外包。由于这些对手的先行一步,戴尔很可能无法通过这项战略获得优势。”

卖得多赚得少

戴尔公司日前发布财报称,由于降价销售策略影响其利润空间,在截至8月1日的本财年第二季度,盈利比上年同期下跌17%。

戴尔第二财季实现164亿美元收入,比去年同期上升11%,但盈利仅为6.16亿美元,低于上年同期的7.46亿美元。

坊间认为,造成戴尔增量不增收的原因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他们在第二季度大幅降低电脑售价,特别是在欧洲市场的售价。这一措施尽管使戴尔在市场份额方面缩小了与主要竞争对手惠普的差距,也使其利润空间受到明显挤压。

“戴尔卖出的电脑数量虽然更多,但苹果公司在每台售出的电脑上赚到的利润更大”。在华尔街看来,一台苹果Mac机的利润等同于四台戴尔机创造的利润,恰好,苹果公司的市值已相当于四个戴尔。还值得比较的数据是,戴尔的净资产为172亿美元,乔布斯的净资产则少得多,约有57亿美元。可苹果公司的净利润率为15.13%,营业利润率为19.28%,戴尔的净利润率为4.82%,营业利润率只有5.91%。

由于戴尔等PC厂商的最大客户是金融机构,他们也因此成为金融危机的直接受害者。戴尔近日发布预警称,当前季度PC市场需求进一步放缓,公司将为业务重组准备资金。这一言论距离公司预测的IT预算会收紧仅过去一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IT市场一个流行趋势的改变,也改变了戴尔的命运。不论最后工厂卖给谁,以戴尔全球第二大电脑制造商的实力,未来释出的订单,对电子代工厂都将会是个利多的好消息。

猜你喜欢
戴尔公司台式机戴尔
近期将评测机型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台式机还是笔记本了解这些选择就不难
云淡风轻,品牌台式机深耕商用市场
工作将满9年遭裁员 戴尔被判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笔记本超越台式机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