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强人的儿子成了“问题少年”

2008-05-22 10:27
祝你幸福·知心 2008年6期
关键词:缺席风筝儿子

明 天

妈妈的苦恼:

我的儿子为何如此不争气

作为市工商局局长,在各种工作、社交场合,我神采飞扬,游刃有余,引来一片艳羡;然而,谈及我那宝贝儿子,13岁的鲁达,我却黯然失色。

昨天上午,我正在市里开会,鲁达的班主任给我打电话:“凌局长,鲁达又旷课了!听说是去上网了。”我一听,会也不开了,叫上司机,开始满城搜索。直到傍晚,我才在电影院附近的一家网吧找着正沉迷于“帝国大战”的鲁达。鲁达一看见我,就大叫起来:“你无权干涉我的自由!”甚至扬言:“我要打110报警!”我一气之下,扇了他一耳光,他竟然伸手狠抓我的头发,我疼得大叫。幸亏司机赶来帮忙,将他“擒拿”到车上。

这时,我听到有人在窃窃私语:“这不是工商局的凌局长吗?”“不会吧?凌局长怎么会在这儿呢?”我感觉双颊发烫,忙逃也似地上了车。

有人可能会说是我平时忙于工作,对儿子疏于管教。错!从鲁达出生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在用心地培养他,绝没有犯有些女强人顾此失彼的错误。

虽然我的工作很忙,但我一直尽量自己带鲁达。鲁达小的时候,我请了一个保姆,我出差到哪儿,保姆就带着鲁达跟着我到哪儿。晚上,我从没有迟过八点半回家,因为我要讲着故事哄鲁达睡觉。节假日,我会推开一切工作和应酬,全心全意陪鲁达逛儿童乐园或做游戏。鲁达也很争气,10岁前,他一直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获得过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并被评为全省优秀少先队员。他待人处事上彬彬有礼,谁见了都夸他。在我眼里,他一张小小的奖状比我工作上再多的荣誉都珍贵,比我官场上的任何名利都重要。

我丈夫,鲁达的爸爸是农业局的一名普通技术员。他工作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但性格上的很多弱点却是我不敢苟同的。他为人忠厚,甚至有些迂腐,做事没有主见,眼光短浅,遇事优柔寡断,不敢冒险。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他这种性格的人根本在社会上吃不开,更不必说大有作为了。鲁达出生后,我很担心他爸爸懦弱的性格会影响他,因此,我决定自己再苦再累也要亲自带他,尽量不让他爸插手对他的教育,以减少他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

刚开始,他爸爸很不高兴,说我剥夺了他做父亲的权利,因此,他总是想方设法讨儿子的欢心。可他那一套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都打着封闭、落后的烙印,我可不愿让儿子受他的影响,于是,我们家就经常上演 “抢孩子”的戏。

他爸从植物园回来,将一些奇花异草当作宝贝似地送给小鲁达,我赶快拿机器人玩具在鲁达面前晃:“达达长大要当工程师,专门研究、制造高科技产品,可不能像爸爸一样整天摆弄什么花花草草啊!”鲁达果然被那些能发光、会说话、听指挥的机器人吸引住了,立刻甩掉爸爸的“宝贝”,向我这边扑过来。鲁达要放风筝,他爸花一整天时间给他扎了一只小蝴蝶风筝,结果飞不到10米就“倒栽葱”,我给鲁达买来的一只精美的老鹰大风筝,能飞到100米的高空。我故意问儿子:“是爸爸的风筝好,还是妈妈的风筝好?”鲁达将小蝴蝶风筝丢到垃圾桶,恨恨地说:“再不要爸爸这些破玩意儿了!”

慢慢的,鲁达越来越排斥爸爸,他爸爸主动提出和他玩,他会摆摆手:“您呀,什么思想呢,跟不上时代了。”而事实也证明,鲁达的确从我这儿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思想开放,行为果敢,勇于冒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等等。他父亲也慢慢认识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比不上我,因此,他也乐得当甩手掌柜。

不知什么原因,最近两三年,鲁达像中了邪似的,突然开始和我较劲,我说什么他都要和我对着干。我说:“鲁达,你应该多看看书,少上网。”他说:“信息化时代,网络比书本更重要。”他因此整夜整夜地上网。我说:“鲁达,你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他嗤之以鼻:“那是老人的习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夜晚从12点开始,早晨从中午开始。”他还有事没事挑我的刺:“妈,您整天开会、安排工作、检查工作,有什么意思啊?那都是形式主义,无聊!”“妈,你就不要摆官腔了,不就是当个局长吗,有什么了不起?”

鲁达对我横竖不顺眼,对他爸也是满肚子意见:“爸,您干嘛不出去和朋友交往?您可真封闭!”“爸,您干嘛不转行呢,老琢磨这些农作物,会有什么出息呢?”他爸大为光火,说这都是我教唆的,我被惹恼了,和他针峰相对地吵起来。鲁达却在一旁冷言冷语道:“我看你们两个都要反省。”

鲁达的叛逆还不仅仅是在家里,学校老师也反映他经常旷课去上网,经常和一帮“哥们朋友”聚众闹事,还搞恶作剧吓唬女生和女老师,成绩一落千丈,可他却满不在乎,说:“成绩好有什么用?现在谁凭成绩好升官发财啊?我妈只不过读了个中专,还是在职的,还不照样当局长?”

现在,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作为女人,我是优秀的,作为母亲,自觉也还算称职,可是,我用心良苦培养的儿子却为何如此不争气?

父亲“被动缺席”

造成孩子价值观的混乱

女强人的孩子并不优秀,这似乎并不是一个个别现象。某市妇联对30名局科级以上、家有10—20岁孩子的女领导干部的子女发展情况作过一个调查,发现有80%的孩子是学校的“问题孩子”,其问题主要表现在经常旷课、网络成瘾、学习成绩差、好打架闹事等等。女领导干部是女性群体的佼佼者,综合素质应该是比较优秀的,优秀的母亲为什么没有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该调查组对这些“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作了详细调查。在比较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时间和教育效果时发现,大多数“女领导”母亲公务繁忙,父亲也会抽空照顾和教育孩子,但就其教育效果来看,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孩子更顺从母亲的教导,而对父亲的教导往往持拒绝或质疑的态度。

这是父亲被动缺席的后果。

什么是父亲的被动缺席?我们可以这样解释:父亲有参与孩子成长的良好意愿,但其介入的过程却受到了外界的阻抗。为什么会有阻抗?阻抗来自于哪里?

我们在本个案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爸爸将奇花异草送给儿子,妈妈立刻用机器人玩具置换,并否定批判了爸爸的行为和他的工作。

爸爸煞费苦心地给儿子扎了一只风筝,妈妈用买来的精美大风筝和它比,儿子因此轻易否定了爸爸的劳动成果。

女强人妈妈明确表示:很担心爸爸懦弱的性格会影响孩子,因此,尽量不让他爸插手对他的教育。

显然,造成父亲被动缺席的阻抗力主要来自于母亲。当然,母亲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儿子并没有如她所期望的那样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

父亲被动缺席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男女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别,孩子长期跟着母亲一方成长,缺少父亲言传身教的教育和引导,可能会在逻辑思维能力、自立能力、规则意识、自律性等方面发展不够。

二是对孩子性别价值观的误导。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亟需树立正确的性别价值观,而母亲对父亲的否定和批判往往会导致青少年性别价值观的混乱。如本个案中的鲁达,在儿童时期,基本上是认同母亲的所有观念和行为的,他严格按照母亲的要求来成长;可是,进入青春期以后,他发现,从小顶礼膜拜的母亲有很多方面并不完美,而且,母亲是女人,他是男人,他怎么能以母亲为榜样呢?可是,父亲,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形象,却又是如此的 “差劲”(这是他从小从母亲那儿接受到的信息),不能当作榜样。他想快快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可是真正的男人又是什么样的呢?他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自己怎样做才算好。所以,他开始叛逆,对谁都看不顺眼,和谁都对着干。他这些行为就是性别价值观混乱的表现。

让父亲参与孩子的成长

在我分析了父亲被动缺席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后,凌女士沉默了。好半天,她才开口:“现在,鲁达已经对他爸爸很排斥了,不管爸爸说什么,他都要反驳,那怎么办?”

我告诉她:“鲁达对爸爸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你的影响,所以,你必须当着鲁达的面,赞赏他爸爸哪方面的优点,或者有意让他爸爸表现男子汉的风范。”

“男子汉的风范?”凌女士显出不屑一顾的神情,“我就是认为他男子汉的风范不足才尽量减少他们父子相处的。说到男子汉风范,我倒觉得我比他更大气,更洒脱,更勇敢,更有主见。”

“你这是用自己心目中的标准评价他。而事实上,作为一个成年男人,他自有很多男人的特质,儿子要成长为真正的男人,就必须回到男人的世界,跟着男人学做男人,而不是跟着女人学做男人。虽然他学习的榜样并不一定十全十美,但是他的学习是有立足点的,那就是我是一个男人,我要争取做一个好男人,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就会学着扬长避短。而如果他是跟着女人学做男人,即使这个女人非常优秀,具有很多男人的优良品德,但是他找不到立足点,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要做男人,还是要做女人,他无法判断或选择哪些东西要学,哪些东西不能学。”

“也就是说,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性别定位? ”

“是的,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让男孩子回归到男人世界去成长,让女孩子回归到女人世界去成长。父母双方都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家教上的互补。”

凌女士点点头,说:“我知道的。他爸爸在有些方面做得不好,比如遇事优柔寡断,没有魄力,我会给儿子作一些果断决策的示范,并提醒儿子不要受爸爸太多的影响。”

我马上提醒她道:“你可以正面引导儿子怎么做,但千万不要批判他爸爸的行为,否则,他心目中的榜样打了折扣,他就会无所适从。”

父亲被动缺席的阻抗主要来自于母亲。解铃还需系铃人,消除这种状况还需要解决母亲的认识问题。

1、父母双方在孩子的成长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父亲缺席”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挑战了“男主外,女主内”、“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等观念。在孩子的成长中,父亲、母亲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任何一方的缺席对孩子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共同参与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前提。

2、让孩子找到明确的性别定位。很多家长只是关注孩子的能力发展问题,而忽视了孩子心理上的性别定位。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树立正确的性别价值观是最重要的一项成长内容。让男孩子跟着父亲学做男人吧,这样他就会明确自己是一个男人,而且还要成长为一名好男人,他就会有了成长的方向和动力。

niushujuan@sina.com

(编辑:牛淑娟)

猜你喜欢
缺席风筝儿子
打儿子
Class in America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学做风筝
缺席的蝙蝠
当爱情缺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