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理想

2008-05-27 08:22翁建平
中学生天地(A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理由中学生职业

翁建平 等

很小的时候/爸爸曾经问我/你长大后要做什么

我一手拿着玩具/一手拿着糖果/我长大后要做总统

六年级的时候/老师也曾问我/你长大后要做什么

爱迪生的故事最让我佩服/我长大要做科学家

——摘自歌手李寿全《我的志愿》

我的理想TOP10

“你长大后要做什么?”

又来了!从小到大,这个问题我们被人问了无数次。现在,如果再问你一次,你的答案会和N年以前的那一次不一样吗?那么,你又最不想做什么呢?

日前,《中学生天地》在500名浙江中学生中做了一次关于职业理想的调查。他们住在都市、乡镇和农村,他们对未来都有着五彩斑斓的梦想。通过这500张调查问卷,我们整理出了以下两张“TOP10”排行榜:

最想做的十大职业

NO.1 教师(12.1%)

主要理由:①为祖国教育下一代,受人尊敬;②崇拜自己的老师,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和他(她)一样的人;③每天和孩子们呆在一起,生活有乐趣;④一年有两个假期,爽!

NO.2 老板/企业家(10.7%)

主要理由:①可以挣大钱,过上体面的生活,跻身上流社会;②为国家发展作贡献,为老百姓提供工作岗位;③喜欢富有挑战性的生活;④可以指挥别人,自己什么都不用干!

NO.3 医生(10.7%)

主要理由:①救死扶伤,帮助病人解除痛苦,让人们活得更快乐,是个伟大的职业;②收入高,福利好。

NO.4 艺人(8.6%)

主要理由:①因为喜欢唱歌、听音乐、看电视;②因为可以体验各种不同的生活;③做明星光彩耀人,又能挣很多钱。

NO.5 作家/自由撰稿人(4.3%)

主要理由:①因为喜欢文学;②充满想象力,为人们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③自由,轻松,不用上班,没束缚;④收入不菲。

NO.6 科学家/科研工作者(3.9%)

主要理由:①科学可以造福人类;②科学很好玩;③因为对一些未解之谜很感兴趣,希望能够解开它们;④从小看了许多科学家的故事,很崇拜他们。

NO.7 服装设计师(3.6%)

主要理由:①时尚,新潮;②自己喜欢打扮,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让每个人都穿得漂漂亮亮的;③听说可以赚很多钱。

NO.8 电脑工程师(2.9%)

主要理由:①因为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将越来越重要,从事这个行业很有前途;②喜欢电脑,喜欢玩游戏;③赚大钱,向比尔·盖茨看齐!

NO.9 政府官员/公务员(2.9%)

主要理由:①希望能改变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②铁饭碗,很稳定;③有权有利;④工作轻松,待遇好。

NO.10 建筑设计师/工程师(2.5%)

主要理由:①人人都离不开房子,希望设计出人们喜欢的好房子;②喜欢艺术,建筑是体积最大的艺术品,满足自己的成就感;③收入高。

最不想做的十大职业

NO.1 教师(16.8%)

主要理由:①太累,太辛苦;②责任大,压力大,教不好要误人子弟;③常常不被学生理解,辛苦的付出却常常换来小P孩们的误解和怨言,太委屈。

NO.2 医生(14%)

主要理由:①风险大,压力大,人命关天,不是闹着玩的;②对医院有恐惧感,怕见血,怕见伤口,害怕看见病人痛苦的样子,害怕面对死亡;③工作辛苦。

NO.3 工人/农民工(10.4%)

主要理由:①很累很辛苦;②收入太低;③地位低,不受人尊重;④没前途。

NO.4 清洁工/环卫工人(6.8%)

主要理由:①没面子;②太脏;③太累;④收入太低。

NO.5 警察(5%)

主要理由:①太危险;②常常接触社会黑暗面,会影响自己的心态。

NO.6 农民(4.3%)

主要理由:①辛苦,收入低;②不想再过父母那种守着一亩三分地过小日子的单调生活;③农村比较封闭,呆在农村,见识不广,没有发展前途。

NO.7 政府官员/公务员(3.9%)

主要理由:①讨厌官场的不良风气;②因为自己不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③害怕自己会受到权力和金钱的诱惑而变坏。

NO.8 老板/企业家(3.2%)

主要理由:①市场竞争太残酷,像战场,受不了;②四处奔波,到处应酬,太辛苦;③钱太多会带来很多麻烦,不如悠闲一点过日子;④怕自己变成奸商,被人背后指责。

NO.9 营业员/服务员(3%)

主要理由:①被人呼来唤去,好像低人一等的样子;②收入低。

NO.10 艺人(2.9%)

主要理由:①活得不自由,隐私得不到保护,连私人生活都不能自己作主;②娱乐圈里麻烦事太多,动不动就绯闻缠身,十分难办。

职业“内幕”大起底

王冰:能有几个商业巨子

29岁的王冰拥有一家饰品店和一家家居用品店。职高毕业后,她进入一家企业做设计师。王冰喜欢逛街,搜罗各种有意思的小玩意。买得多了,她不免想:不如自己开个店,就可以“无限量”地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在公司里工作多年,也懂得了不少经营管理之道,于是,她辞了职,和朋友合伙开起了店。

王冰决定出去看看市场行情。一家家店地走进去,眼睛紧盯着他们的货品和价格,一边思考着自己的竞争策略。她开始怀念从前下了班轻松逛街的日子。自从做了老板,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和生意绑在了一起。她说她已经记不清上一次和朋友去K歌是几年前的事了。

付出总算有了回报。她最享受的,就是她精心挑选回来的货品被顾客开开心心地买走,自己的设计风格得到客人的夸奖,慢慢地还拥有了一群忠实的“FANS”……这种满足感是在单位上班时体会不到的。

[王冰想对中学生说]

绝大多数生意人都是“小老板”,能有几个商业巨子啊?我两个店每年营业额四五十万元,我自己能拿到手的也就是六七万,维持生活而已。

做老板,没有社会经验不行,不熟悉行业不行,没有经济头脑和商业分析能力不行,没耐性、经不起挫折也不行,总之不是给你一把钱就能做生意。想创业,想过富有挑战性的生活,这当然很好啊,但路是需要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项时昊:我们不是没有同情心

救护车鸣叫着,一副担架被急急地推进了值班室,跟着跑的还有几个惊慌失措的中年男女,担架上躺着一个半昏迷的男子。“医生,快!快!”看到穿白大褂的项时昊,家属们一下子扑上来,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眼泪直流。

项医生表情冷峻,一边询问病人的病情,一边低声交代身边的护士:“准备抢救……”止血、输氧、输液、输血,病人突然吐血,项医生的白大褂上瞬间一片殷红……几经努力,血终于止住了,病人安静下来,病情得到了初步的控制,项医生直起腰,轻轻地吁了口气。一转头,看到病人家属在门外焦急等待,他走过去,和他们点了点头,小声地解释了病人的情况并简单地安慰了几句。

此时,项医生已经值了差不多24小时的班,他所在医院的医生太少,像这样的值班是家常便饭,最长的一次,他连续工作了40多个小时,已经超过生理极限,能支撑他的,也就剩下那最平凡的四个字了:人命关天!

[项时昊想对中学生说]

很多同学对医院有恐惧感,其实我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干上这份工作以后,慢慢也就好了。是人就免不了生病,所以永远需要有人去做医生,救死扶伤,这是医生的天职,也是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当然,也有救不过来的时候,医生常常要面对病人家属的不理解,我只求自己问心无愧。

王旭:艺人要做一颗恒星

采访一结束,王旭匆匆地告辞离开,他马上要进棚录音,桌上的茶一口都没喝。这一天,是星期六。

王旭从小喜欢音乐,14岁时就在北京市的一次比赛中夺得美声一等奖,2006年在“加油好男儿”比赛中进入北京赛区10强。大学毕业时,一番踌躇后,他还是放弃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选择进入演艺圈。

但他的“星途”并不坦荡。在博客中,他有时会流露出对这个行业的失望:艺人的外形和人气好像比音乐才华更重要!失望归失望,王旭清楚,像他一样在等待机遇的艺人很多很多,而光彩耀人的总是少数几个,所以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音乐梦想,默默地学习充实,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他知道,只有这样,当机会在某一天突然降临时,他才不会错过。

[王旭想对中学生说]

作为艺人,确实可以体验到不同的生活,因为工作安排随时变化,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有演出时会很忙,可是没有演出的时候就得等待,等待……

每个艺人都想站在舞台上秀出最好的自己,但前提是你自己要有本事,还要有好的机会。假如只是为了出名,而心里没有对音乐的热爱,可能我早就放弃了。艺人要做一颗恒星,而不是流星。当没有人能看到你时,你就努力证明给自己看。

苏德:作家?还是不要随便当吧

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和小说处女作《我是蓝色》,苏德出名了,成了作家协会的签约作家,也有了创作任务。

目前,她正在为新书做准备。新书要说的是一个上海小镇的故事。每天9点起床,梳洗完毕后,苏德就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直到阅览室关门,再换个地方继续看书。

苏德习惯先把前期工作做好,再集中精力写作。进入创作阶段后,她会从早上起床开始一直写到晚上睡觉,饭也只是随便扒拉几口而已。当然,也有状态不佳的时候,憋一整天都写不出一个字。

这种生活是苏德想要的。只是没有稿子要写的时候,会突然觉得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只能躺在床上睡觉。这种状态让她一度感到恐惧,所以,2005年,她出去找了一份工作,但她很快发现,自己已经不能适应朝九晚五的“正常生活”了……

[苏德想对中学生说]

作家不用每天去上班,但自由也有代价:老是呆在家里,容易和社会脱节。所以我也帮杂志做专访,出去和不同的人聊聊天,人还是需要有归属感的。

作家这个职业,还是不要随便来当吧!以文字为生是很辛苦的,这和当业余爱好来写写完全不同。而且写作的收入并不稳定,要有足够多的编辑愿意向你约稿,你才能养活自己。至于说“收入不菲”,哈,现在收入不菲的作家恐怕就只是那两个人吧!

Jumbo:电脑工程师不是玩游戏的

Jumbo是google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在美国西雅图市郊的一栋三层办公楼里上班。

从早上9:45到晚上7点,除了午休的一个小时,Jumbo就是对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写程序、开各种在线讨论会。他的办公桌上,除了那台电脑和一个水杯,就没有别的了。下班回家,他往往还是会写程序一直到深夜。“这个行业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稍一喘息就会跟不上。”对Jumbo而言,工作就是生活,唯一的区别就是场所不同。

五年级时,在爷爷的帮助下,Jumbo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初中里,Jumbo用课余时间自学了dos,也爱上了电脑游戏。

进入google以后,他发现自己需要比在学校里更努力地学习和钻研才能胜任这份工作。Jumbo已经很久没有在晚上12点之前睡觉了,但他说,当很多人都在用你做的东西,而且反响不错时,你就特有成就感。

[Jumbo想对中学生说]

有很多同学对电脑的兴趣是从游戏开始的,但电脑工程师可不是玩游戏的,这个职业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一旦有了兴趣,就要把注意力从娱乐转移到更理性的思考上。当你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为社会创造价值,为用户带来便捷时,那感觉真是棒极了!

林乾:谁说工人没前途

下午5点,林乾下班了,几个朋友约好了晚上聚一聚。正和朋友们聊得火热,手机响了——厂里的机器设备出了电路故障。林乾抱怨了几句,放下酒杯就往厂里赶。他知道,如果不去,厂里的好几条生产线就得停下来了。

林乾是一家服装厂的电工。高考时没有出现“奇迹”,他不愿意花父母的钱去混个三流大学的文凭,就进了这家厂去做学徒工,跟着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从接线开始,慢慢地学着维修电路、画电路图……

现在,林乾和装配工、打样工等一样,都是老板离不开的技术工人,在厂里受人尊敬。工资加补助,收入也和当地普通白领差不多,但他内心并不满足于一辈子和机器打交道,于是闲下来的时候,他也经常到网上去了解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新鲜事物。

[林乾想对中学生说]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等着你,人还是要从实际出发来找自己的路。其实,当工人虽然不那么光彩夺目,但也没那么大的压力啊。

做工人有没有前途,要看你自己是不是得过且过。我们厂里好些有实力的老技工深得老板信任,后来走上了管理岗位。我的师傅不管在技术和管理上都一级棒,现在已经自己独立开厂了,生意兴隆。

俞学文:要做一个现代化的农民

俞学文走进人民大会堂,带着好几个和农民息息相关的提案和建议。这位36岁的全国人大代表说,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要为农民说话。

俞学文出生在浙江武义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受穷吃苦。高中毕业后,他到处翻报纸寻找致富信息。看到报上说养猪能挣钱,就贷款盖起了养猪场。生活刚刚好起来,没想到猪饲料一个劲地涨价,转眼间又赔进去好几万。他意识到,他吃的是信息闭塞的亏。

武义产好茶,但是销路不好,十个茶农九个亏。抱着走出去试试看的想法,他挑着一担自家产的茶叶上了北京。这是他第一次坐火车。北京之行不仅让他大开眼界,也让他意识到要想靠农业致富,就必须借助于先进科技,借助于市场经营之道。他在北京成立了更香茶叶公司,回家乡建立茶叶基地,又在中国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研制出绿色健康的有机茶……

如今,俞学文已拥有上亿资产,被人尊称为“有机茶王”,成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还带富了一方乡亲。

[俞学文想对中学生说]

我现在很多时候在城里,会怀念农村的生活:新鲜的空气、干净的食物、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们应该看到,将来农村的人口会越来越少,相应的,人均的土地和资源会更加丰富,那种“一亩三分地”的观念应该抛弃了,迟早有一天,“农民”会变成“农场主”。等到大家都争着要当农民的时候,那些抛弃了农民身分的人会后悔的。

现在农村落后,很大程度上落后在思想意识上。如果同学们有志于做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就完全能够把资源变成财富,把黄土变成黄金。

还有很多职业,限于篇幅,我们无法一一“揭秘”。不过,就算上面没有你感兴趣的职业,他们的故事说不定也会对你有些帮助,说不定你会去思考这样一个真的挺值得思考的问题:“职业”和“理想”,它们有什么关系?

“职业”的背后是“理想”

人力资源管理师 陈 颖

假如能够十几年后再对这些同学做一次调查,那时他们从事的职业,很可能早就与今天的回答相去千里了。

所以,也许今天你对社会上的各种职业并不太了解,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将来究竟想要做什么,不要紧,都不要紧。

我更看重的是,推动你往前走的力量是什么。我要说的是“理想”,而不是“职业理想”,后者说的是“你想要做什么”,前者说的是“你想要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或者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想当医生的同学写道:“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让人们活得更快乐,是个伟大的职业。”选择当作家的同学说:“充满想象力,为人们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从这样的语句里,我看到了理想在闪光。

与此同时,一些同学似乎只想“挣大钱”、“轻松”、“自由”,却逃避“责任”,不要“辛苦”,讨厌“压力”,害怕“竞争”。假如这些同学想要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他们:恐怕你最终会很失望,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职业能满足你这样的“理想”。

事实上,多数人一生从事的职业不止一种。如果你理想坚定,任何职业都可能成为你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而如果理想迷失,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将是一种折磨。

当你看到我这些文字的时候,可能下一场考试又要来临了。也许沉重的学习压力已经压得你顾不上去想遥远的未来。其实,那个叫做“理想”或者“价值”的东西并不遥远,它正在你心里缓慢而一刻不停地生长着——你,想让它长成什么样子?

猜你喜欢
理由中学生职业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绝对理由
职业写作
我们有理由不爱她吗?
我爱的职业
迟到理由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