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生物多样性 拯救生命家园

2008-06-06 09:43胡明刚
绿色中国 2008年5期
关键词:物种生物

胡明刚

每年5月22日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日。特殊的时间,特殊的话题,凸现特殊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实际上是一个支撑地球生命的系统。它是完整的、和谐的、浑然一体的,决不能有任何的缺失。生物多样性体现了一个区域内生命形态的丰富程度,如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目前,全球的生物多样性损害愈来愈严重,每个人的头上都悬挂着一把达摩克利斯剑;当生物的多样性被破坏的时候,悬剑也就落到人类自己的头上。

虎嘯山林:大地的绝响和空中的悬剑

2007年的10月3日。陕西镇坪县农民周正龙,拍到了据说是华南虎的照片。照片一经公布就掀起轩然大波,网友揭露它是以年画虎电脑合成的;尘埃尚未落定,新的一波又起。2008年3月,湖南平江电视台记者吴华,拍摄华南虎录像,但经调查原为马戏团老虎冒充。结果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被查处。“周老虎”和“吴老虎”事件,说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不容乐观。上世纪中期华南虎野生的有4000多只,而今20年来,人们已见不到野生的华南虎。早在一个世纪前,全球的老虎数量有10万只左右,而现在的调查结果是:全球仅5000只左右,中国的野生老虎仅50只左右。美国生物学家罗•提尔森走访了江西、湖南、广东、浙江等五个省份及八个保护区,没有亲眼见到任何野生华南虎的踪迹,他推断中国野生华南虎在6年前就已经灭绝!

10年前,海南的长臂猿有20000只左右,现在仅留15~20只,极度濒危;而白豚的种群数量生存空间不断减少,也极度濒危。2007年8月8日,英国皇家学会同行评议期刊《Biology Lttters》发表了中、英、德、美、瑞士、日本6国科学家2006年长江豚类考察报告,英国的《独立报》援引该报告称,中国长江的白豚已经灭绝。与华南虎、白豚一样,将逐渐淡出我们视线的还有朱、扬子鳄、海南黑熊等,野生的大象、孔雀雉的数量大为减少,望天树、龙脑香等植物岌岌可危;宣告灭绝或基本灭绝的动物有麋鹿、野马、新疆虎等20余种。初步统计,中国有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约410种13类的野生植物处于濒危状态。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国占156种,约占其总数的24%。专家估计到2010年,中国将有3000~4000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各物种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制衡,只要一种植物灭绝,就会导致10种至30种其他依靠这种植物为生的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在野生老虎的生存现状中,感知不可预料的将来。我们所面对的后果不堪设想。说到生物多样性的话题,我们充满着深层的忧患,看见头上的悬剑凛凛的寒光。

生物灭绝:生命的警钟在敲响

现实是严酷的。我们的蓝色星球,我们的地球家园,不是美丽的香格里拉,不是梦一样的仙境。我们听到天边的阵阵警钟之声。

2007年4月,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专家提醒,倘若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5摄氏度,再加上植被破坏和人类加剧活动,地球上物种有可能大规模灭绝。自寒武纪以来,世界已经过五次物种灭绝,而现在的“第六次物种灭绝”是速度最快、程度最强的。专家统计,平均每小时世界上就有三个物种灭绝,每天有将近一百个物种灭绝。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截至1988年,已经有1200种动植物濒临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约50万种至100万种消逝在我们的视野之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统计的数据表明,世界脊椎动物和树木有5%~20%面临灭绝。物种灭绝的速度正以百倍的速度增长。目前是历史上生物多样性遭受最严重威胁的时期。

如果顺其自然发展,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因为人类的介入,导致物种灭绝程度加大,速度加快:目前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1600多年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短短的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1990~2020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即每天减少50~150种!

数字是冰冷的,无情的;声声敲响的现实警钟,却是振聋发聩的。生物多样性被破坏,一个明显的表征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物种正在大幅度减少之中。以水产品为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黄鱼、小黄鱼、活螃蟹随时可见,价格相当便宜,而现在大黄鱼小黄鱼难得一见,螃蟹则卖到几十块上百块一斤。浙江温岭石塘镇的渔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即使近年来国家采取禁渔休渔措施,但浙江近海一带基本无鱼可捞,不得不转向远洋深海。物以稀为贵,从这些水产大量减少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及生物资源的逐渐缺失,这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质量。人类与诸多的生物,面临同样的难题。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经典台词,又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人类活动:地球生命的未来终结者?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需要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国家林业局有关人士说,一些人出于经济利益,无节制利用草地和森林资源,过度放牧或过度垦殖,过度破坏原先的生物环境。尽管我国的森林面积虽为1.3亿公顷,但其覆盖率为13.92%,仅为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的一半。森林过度砍伐导致中国的沙漠化程度加剧,全国沙漠化面积超过了全国耕地的面积总和,达到160.7万平方公里,沙漠化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古往今来,人们利用生物资源,主要就是利用其实用和经济价值。《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的动物辞条,总是注明“肉可食,皮可制革,骨可入药”;光滑油亮柔软的皮毛构成了一些兽类的原罪,令其遭屠戮之苦,痛不欲生。“集腋成裘”这句话就是说裘皮制服时用狐狸腋下的柔软毛皮制作;“沙图什”即欧洲上层贵妇人所钟情的,并体现地位和时尚标志的披肩,一条长1~2米、宽1~1.5米、重量仅百克左右的披肩,攥在一起可以轻松地穿过戒指。“沙图什”的原材料就是藏羚羊绒,因此,藏北高原上中的藏羚羊遭受了杀戮。罹难的大多是怀孕的母羚羊。盗猎者常采取活剥方式,藏羚羊因疼痛缩紧皮毛,毛皮品质特好。在中原市场一些皮毛兽,也同样遭受活剥之苦。

长白山有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现在资源相当匮乏;冬虫夏草产于青藏高原及西部海拔3000至5000米之间的高山雪域和峡谷地带,产量极少价格昂贵,香港市场平均价格则为每千克4590美元,在藏地,滥挖虫草势头强劲,青藏铁路开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西藏和“三江源”地区,藏民挖虫草占年收入的一半以上。肉苁蓉、锁阳等植物数量非常稀少,三尖杉属红豆杉属植物,近年来被认定为新型抗癌药后,立即遭受大批采伐。一些不起眼的植物,如沙漠中的发菜,因谐音发财,与野生甘草一样被大肆采挖,导致当地植被严重破坏。一些名贵木材如红木、铁力木、黄花梨木越来稀少,黄花梨木市场价格每千克上万元,可见此类树木确实已到达灭绝的边缘。

污染是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重要原因。去年,无锡太湖的蓝藻污染和东海的赤潮事件,最终导致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死亡,过分使用含磷洗涤剂和过度发达的化工业,成为生物环境的“双面杀手”。一些有害的如含铅毒素的污染物,能破坏动物的生殖功能,导致不育;人们使用剧毒农药毒杀鼠害虫类,蛇和猫、猫头鹰和其他鸟类以毒鼠毒虫为食,最后中毒身亡。各种生物制剂如除草剂等,一经喷洒,杂草绝灭,但作物也失去了竞争能力,导致物种退化。一些养殖户过分使用某些抗生素和激素改变生物基因,人工干预生物生长,经过遗传导致生物品种性状的变异。

人类频繁的建设活动,如建造大坝水库和其他水利设施,以及围海造田、围湖造田,以及交通道路建设,自然会影响、阻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人们在河道上实行梯级开发,高耸的大坝和船闸,阻断了鱼类洄游的通道。如马哈鱼和白豚等无法到上游产卵,最后种群灭绝。长江三峡蓄水后,原三峡河谷生态区域淹没,生物多样性丧失。一些稀有的物种,本来就在特定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下生存,但因蓄水导致水文和气候的变化,使这些生物难以适应。云南三江并流地区建造水电站大坝的动议遭到专家的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充要的理由之一。几年来,人们围海造田围湖造田,不但蚕食水域湿地面积,而且使诸多生物丧失家园。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湿地,一旦遭受破坏,迁徙鸟类失去歇脚点,原有生物多样性就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产生严重后果,再也无力挽回。

人们的文化生活习俗,尤其是传统饮食风尚,成为生物多样性的戕害者。过去人们喜欢吃的鱼子酱,是由大量鱼卵加工而成的,对物种破坏更大。满汉全席中的山珍海味,如熊掌、犴鼻等,现在更为珍稀。广东一带的人们崇尚生猛,许多野生动物,不管是美丽的孔雀野雉,还是丑陋的老鼠巨蜥,都成为桌上的佳肴。许多人以吃到罕见的野味为时尚为荣耀为能耐,不法商贩铤而走险,为获厚利,不管是雪域金雕兀鹰,还是深山蛇猴,都属于长途贩运野生动物之列;而一些菜馆利欲熏心,来者不拒明目张胆。食客大快朵颐,当疾病来临之际,便惊慌失措,拿无辜动物开刀。非典肆虐时,果子狸被大批扑杀;而禽流感发生,所有的鸡鸭焚毁填埋;一旦出现狂犬病疫情,所有的犬只无论健康与否,一律撲杀。动物首当其冲成了替罪羊,遭受劫难。

城市化的加剧,城市范围的扩张,也同样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戕害。以上海为例,该市人口密集,建筑稠密,挤兑了生物原有的生存空间。据普查,有记录的乡土植物500多种,已无处安住,其中有记录的两栖动物有14种,但目前确定仍有分布只剩下8种。

无可否认,中国的一些农作物,如西瓜,番茄等,都是由国外引进的,但是引进生物品种,有利有弊。盲目引进外来生物,结果对本地物种造成了威胁。据《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十年进展报告》载,外来物种入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除了以上各个方面,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候变暖,人类的活动,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人类生活的不良影响有目共睹。

悉心呵护:中国与世界都在努力

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一直将生物多样性作为国家发展的潜力之一。

生物多样性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是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的,中国成为这项公约153个签约国之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有关的政策法律得到正在健全和有力实施。我国除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外,还加入了《湿地公约》,并与澳、日签订《候鸟保护协定》,与美国签订《中美自然保护议定书》,与俄、印签署《老虎保护议定书》,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第55届联大通过第201号决议,从2001年起,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5月22日,旨在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大力做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促进人类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为此感到欣慰,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全人类都在关注、呵护生物的多样性,保障自然生物的生存,实际上也是在保障人类自己的生存。

呵护生物多样性,中国和世界都在努力!

国内为数不多的鸟类栖息地。人类的活动已经扰乱了鸟类的生活。

猜你喜欢
物种生物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物种大灭绝
丽水发现新物种
第12话 完美生物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