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王者

2008-06-21 11:14
舒适广告 2008年6期
关键词:旅行车克莱斯勒轿车

秋 霜

100多年前,汽车的诞生给人们提供了代步的功能,这仅仅是开始。能把人和他所需要的物品舒适装载才是汽车发明者的本意。可惜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汽车在绝大多数地方都是竞赛和军备的工具。直到二战之后,多功能车开始主宰家用车市场。它是轿车、轻型客货车的混合产物,它的出现第一次突破了汽车仅仅是代步工具的概念,使汽车进入多功能的应用年代。

20世纪40年代——多功能车诞生

账户上没有钱的时候,欧洲人和日本人会努力工作以丰富账面数字;美国人则会继续大手大脚贷款消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多功能车顺理成章地诞生于美国这块善于享受生活的土壤。在20世纪40年代诞生的第一代多功能车。在当时被称为大型厢式旅行车,它的出现给汽车市场划分了一个新的疆域,与现存的跑车,轿车具有完全不同的理念。

但作为多功能车雏形的大型厢式旅行车却没有在市场方面取得统治性地位,因为它有两个非常大的问题影响销量。首先,就是厢式旅行车都是基于卡车底盘,舒适性不如轿车,操控性远逊于跑车;其次,这种大型厢式旅行车的长度过长,超过了一般美国家庭车库的容积。因此,在多功能车面世的头30年里,一直不温不火地生存着,直到石油危机的到来。

20世纪80年代初——多功能车进入MPV时代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和经济萧条似乎是美国汽车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美国汽车制造商真正的切肤之痛是跟日本汽车的比较。“高价格、高油耗、高故障率、维修不便”成了美国汽车甩不掉的帽子。带着这样的帽子,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不但一举被日本车攻占,而且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的头衔也拱手让给了日本人。一个企业会因一个好的产品而兴起,也会因没有好的产品而衰落,产品成为了这种循环的起点。当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汽车工业陷入深重危机的时候,他们却经历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了这个循环的起点。那就是现代化的多功能车型——MPV。

MPV全称是Multi-Purpose Vehicle。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是轿车、轻型客货车的混合产物。它的出现第一次突破了汽车仅仅是代步工具的概念,使汽车真正进入多功能的应用年代,是汽车工业应用上的一次重大技术创新。

1977年,克莱斯勒公司秘密展开了一项计划,名为“T115工程”,该工程计划全新开发一种小型厢式旅行车。当时的大型厢式旅行车已经产生了30多年,并产生了许多衍生产品。但大型厢式旅行车却有两个非常大的问题影响着销量。其一,就是厢式旅行车都是基于卡车底盘,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结构使得乘坐这种车非常不舒适。尽管经过了一系列改进,厢式旅行车的舒适程度大大提高,但他的驾驶感觉却很难摆脱卡车的影子。其二,这种大型厢式旅行车的长度过长,超过了一般美国家庭车库的容积。因而,新开发的小型厢式旅行车不但尺寸要有所缩小。更重要的,他的驾驶和乘坐感受必须贴近轿车或跟轿车一样,同时,他的装载能力不能有太大的下降,至少要达到7座以上。

虽然资金捉襟见肘,但克莱斯勒还是把自己的计划坚持了下来。从技术上,减小尺寸并不困难,但要让整车能有轿车一样的舒适程度和驾驶感受,使用轿车底盘成了必然。但车内空间又如何保证呢?克莱斯勒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种“驾驶舱前移”的设计方式。他将发动机盖缩短,加大风挡玻璃的前倾角度,让4个车轮更接近车体的边角。这样的设计就能让车长相同的时候内部空间发挥到极致(这种设计思想日后逐渐发展出了被国人称为“子弹头”的MPV车型)。

经过了5年的开发,克莱斯勒的努力终于结出了果实。1983年11月2日,第一辆小型厢式旅行车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温索尔装配厂诞生。最初上市的车型被命名为普斯矛斯捷龙(Plymouth Voyager)和道奇卡拉万(Dodge caravan),这个系列的车型也被命名为MPV-“Mini Passenger Van”(小型厢式旅行车)。

当时,美国汽车三巨头的另外两家——通用和福特,都不看好小型厢式旅行车市场,但令他们惊讶的是,克莱斯勒推出的这款车却在市场上反映良好,当年就达到了21万辆的销量,远远超过了利润平衡点的15.5万辆。捷龙的热销虽然没能一举扭转克莱斯勒的颓势,但他和他的后续车型还是为后来克莱斯勒的复苏起了不小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与日本加入MPV热潮

1987年,欧洲人演绎了MPV含义,他们把MPV解释为“Multi-purpose Vehicle”(多功能车)。以前汽车的后排座位是固定不动,一成不变的。而欧洲人做出的MPV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的方式,例如可将中排座椅靠背翻下即可变为桌台,前排座椅可作180度旋转等。既可是乘车形式,又可组合成有小桌的小型会议室。从车厢座椅位置的固定到可调,从固定空间布置到可变空间布置,这也标志着汽车使用概念上的变革。欧洲人对MPV下的新定义确实十分贴切,这个名字正好反映出MPV多功能的特点。如果撤去座椅,MPV可以立刻变成一辆厢式小货车。并且,安静的声音、舒适和平顺的驾乘感受又完全可以胜任载人的要求。正式基于这种多功能性,捷龙和卡拉万迅速走红了起来。从学校的校车到中小企业的公务车,到处可以见到它的身影,以至于在欧洲和日本的竞争对手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块市场并开发相应的车型。1985年法国雷诺开发出了具有全景天窗的Espace,而通用开发的雪佛兰卢米娜(Lumina)也成为了这个市场比较重要的车型。

日本人则炒作出“大MPV”的概念。这种车的车身、底盘技术都来源于轻型客车,又吸收了大量的轿车技术,内饰轿车化倾向更加明显。以丰田Previa为例,乘客和驾驶员之间的关系日益模糊,它不仅有轻型客车的载客能力,还有轿车的舒适性和厢式货车的载货能力,车厢几乎完全封闭,车内电器化程度非常高,一些功能甚至要高于轿车。

1990年克莱斯勒推出了最豪华版“城市与乡村”(Town & City),他来源于1941年著名的厢式车“城市与乡村”,直到现在,这个系列的车型仍然占全美3万美元以上的高档MPV市场份额的68%。1992年,克莱斯勒在捷龙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大捷龙”(Plymouth Grand Voyager),这款车全面提高了捷龙系列的配置,并且使克莱斯勒MPV规格全系列化。2002年9月20日,大捷龙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到2004年为止,克莱斯勒MPV系列车型的销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大关。

多功能车进入产品极大丰富时代——SUV、CUV、Rv、Crossove相继诞生

受MPv设计概念的启发,在世纪之交,车坛又出现了运动型多用途车,英文全称为sport&Utility; Vehicle,简称“sUV”,它具有轿车和轻型卡车的特点,在MPV与SUV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近年风靡全球的休闲车热浪。休闲车英文全称为Recreation Vehicle,简称“RV”,它在外形上突破了传统轿车三厢式的布局,车厢空间具有多用途,富于变化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它在设计思想上,承袭了MPV的基本设计概念——可变的车厢空间组合。进入21世纪后,综合了SUV和MPV功能的Cuv以及综合了MPV和轿车gongn的杂交车Crossovcr也陆续出现。一时间多功能车市场开始细分,各个领域的新军先后成为销量榜上炙手可热的热门车型。

多功能车的出现,才使汽车设计者突破了旧的框架,设计出从专用性到多样性的各种各样的家庭汽车。由于其鲜明的实用特点,它注定将统治家庭车市场,今后还会衍生出各种以功能为首要目标的“XXV”直到人类研发出进化得更为彻底的全新产品,取代汽车。

猜你喜欢
旅行车克莱斯勒轿车
销量总和不及SUV热门车型旅行车价格与销量成反比
一个关于旅行车的故事
“无所不能”的旅行车实则是百无一用
天生旅行家
羡慕
被劫轿车消失之谜
被劫轿车消失之谜
克莱斯勒死灰复燃还是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