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互联网一代成人礼

2008-08-05 01:53
八小时以外 2008年8期
关键词:火星

一场关于新版《红楼梦》定妆照的争议,将蒋梦婕、李沁、张君钰三人炒得很热。

“90后”标签

上个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刚刚成年或未成年,正在高考或者快要高考。跨世纪的洗练,造就他们早熟,另类,但依旧稚嫩的一面。他们的成长与互联网息息相关,读着火星文、脑残体小说,听着AU 198的韩日舞曲,玩着AU劲舞,走着另类的路线,再拍个俯视45度,瞪个大眼睛,嘟着嘴巴,穿着翻新廉价旧衣服的PS闪图,自己取名非主流。他们一路走一路张望,在彷徨失措的时候,他们需要更多的人给予指导和帮助,还有理解。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他们更需要内心世界的关怀。

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不只是因为奥运会,还是“90后”成人的一年。

这一年,以少女作家蒋方舟为代表的“90后”参加高考,以一种最传统也是最有意义的方式完成他们的成人礼。

这一年,遭遇“5·12”汶川大地震,人们在见证大自然残酷无情的同时,也见证了“90后”新一代军人的成长与成熟。也许昨天他们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今天却成了钢铁般的共和国军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郑重宣告: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我们有能力担当重任!

这一年,所谓的“90后贱女孩”双胞胎姐妹包包和阿紫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她们用一种最真实、最直接、最不羁的方式表达全新一代的生活和思想。而这些也给那些研究“90后”一代的人提供了标本和典型。

火星文来了,“90后”迅速崛起了。

新“垮掉的一代”?

周杰伦拿着一只篮球夹着一根双截棍跑上了杂志封面,潘玮柏带着“嗯,嗯,come on”的叫声要求你“今天就要嫁给他”。于是,“90后”疯狂了。

纯娱乐就好,能新鲜就好,够酷够前卫就好, “90后”喜欢这样的风格,如同喜欢一种叫做火星文的文字。

火星文可以说是“90后”上场的铺垫。2007年8月,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一种新文字,比如“3Q得orz”(感谢得五体投地),“莓·想埝祢.'巳·s'1.种·惯.'”(每天想念你,已成为一种习惯)等等。这些让人普遍看不懂的文字,就是 “90后”势力在网络上最风行的语言——火星文。与此同时,创造出第一代网络语言的80后在网上狂批90后,将他们所用的“火星文”贬斥为“脑残体”。随后“80后”和“90后”的网络论战迅速展开,“90后”新生代的响亮声音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90后”一旦出现,并正式作为新一代的力量正式加盟到社会当中,人们也开始审视起他们的定位来。最终,许是惯性使然,他们把“垮掉的一代”这个世袭的封号从“80后”身上拿下来,再戴到“90后”的头上。

而今年4月18日起开始出现于各大网站论坛上一个名为“贱女孩自传(90后双胞胎长篇图文每日更新)”的帖子,则似乎为这个“90后垮掉一代”新称号作了实证。发帖人叫“包包与阿紫”,她们自称:“生在普通工人家庭,贫贱出身……我们时常感到无助、彷徨和没有安全感。称自己为贱女孩,实属一种自嘲和无奈。”她们认为父亲灌输给她们的是“对人生所有错误的概念”。母亲在她们眼中则是“张开嘴吐出的污浊空气……”老师在她们这群学生眼里“就像哗众取宠的小丑”。同时,她们还认为“男人是愚蠢的”,并称男人若爱女孩应“给她大把人民币”。

这样的言论使得包括“80后”以前的所有人愤怒了,更加坚信“90后”是垮掉的一代。

这一代人普遍早熟并且无所谓,超级自信、冷静、犀利、智慧,相比他人,他们更关心自己的感受,“自我”的实现程度和被关注程度,所以,不免屡屡在众人面前下狂言,实不实现不重要,关键是要那种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用崇拜而关切的眼神注视自己,听自己声音的感觉。

他们只追逐“周杰伦”以后的明星,看恐龙战队奥特曼,对动漫情有独钟,喜欢爆笑胜过幽默。

成长的阵痛与迷茫

但是他们并不快乐。

尽管“90后”已经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新锐力量,对自己的未来很自信,不迷茫。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青春,青春是他们的资本,张扬青春是他们的个性。但他们在特定的时代中诞生与成长,也正经历着与“70后”、“80后”迥异的阵痛与迷茫。或者说,他们是沿着“80后”的脚印一步步的走来的。

“90后”将“70后”和“80后”的那些颓废延续了下去。这一股颓废风气似乎愈演愈烈。太多孩子存活在自己构造的世界里,一点一点地拼凑他们的未来。他们颓废着,忧郁着……

“90后”是缺失真正偶像的一代。你要问“90后”的偶像,恐怕找不到理想的答案。李宇春?周笔畅?张靓影?……在这些偶像的“感召”下,许多正在成长期的“90后”对人生价值的解读开始倾向单一与狭隘,他们脑海里单纯而天真地想象与期待自己能马上成为明星,着装奇异,说话发嗲。

“90后”的群体特征是价值观多元化。他们对“善良、诚实、勇敢、守信、孝敬”等传统的道德价值了解得越来越少,而对其他体现时代精神的名词了解越来越多。很难说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人们好奇的是:他们的世界里究竟有些什么?然而人们往往又无从得知,他们的世界我们很难进去。他们对待生活学习是浮躁的。或许是因为社会逐渐开放的原因,更多的注重是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是那冷冰冰的成绩。他们经常只看见表面却不在乎实质。也或许这只是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提倡“出名要趁早”,这广泛被“90后”认同,他们中的很多人试图使自己成为明星或者作家,试图使自己变得名声大噪,并且跃跃欲试。

十年后再作评价

对于“90后”,你会作出何种评价?

老实说,对任何一代人的评判都非常危险,因为任何时候作这样的评判都是草率的。记得当年所谓的社会学家把“80后”称为“垮掉的一代”,结果呢?十年后再回头来看,“80后”已经在慢慢成长为这个社会中的接班力量。

“90后”是一株尚未长成参天大树的小树苗,所以在未成型之前,它也许并不会长得太高太直,而是伸出一些无关紧要的枝桠来。这些都还需要社会大学校的修剪和关爱。

“90后”个性鲜明,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年轻可能会使他们莽撞和冲动。五光十色的社会在他们面前闪烁,形形色色的压力也与他们如影随形。他们一路走一路张望,在彷徨失措的时候,他们需要更多的人给予指导和帮助,还有理解。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他们更需要内心世界的关怀。

作家梁晓声说,“看现在,90后一代人的大脑已经被其他事情占用了。我觉得不是别人说90后的那种‘脑残,而是现在90后一代的大脑已经用伤了。假设我们把大脑分成10份的话,他们十之七八的大脑会用于应试教育这件事,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感受世界和社会,这些信息主要来自网络或一些娱乐信息。他们的大脑主要被‘有用和‘有意思的东西分割了。”

余秋雨则对90后充满期待,“现在我们文化上大的创新太少了。传统文化还可以谈,但一定要从创新的观念谈,我们一定需要世界坐标和新一代的观念,所以我反而对90后更有期待一些,希望他们能够以世界为坐标,人性为核心来进行创作。”

“90后”关键词

火星文

现在,如果你还不知道火星文,那你真的是已经落伍了。这可是“90后一代”创造的又一种新新文字。这种不像汉语简体、不像汉语繁体、不像韩语、不像日语的“四不像”文字,却代表了“90后”独特的酷文化潮流。

“哈人”

大规模韩剧和日剧的进攻,俘获了很多“90后”,他们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取向开始向这些电视剧里的人物靠齐,或“哈韩”或“哈日”,也就是所谓的“哈人”。

非主流

“非主流”这个词的大规模运用,是伴随着“90后”的成长路径一起流行壮大起来的。“非主流”人群一直处于变动当中,讲究个性、另类、独树一帜,讲得文雅一点大概就是“实验”、“先锋”之类。

早熟

“90后”一代被认为是早熟的苹果,而且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他们不希望被别人看做还是小孩子。这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

周杰伦

对于“90后”的人来说,周杰伦不出名才让人奇怪,因为他那不知道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包装出来的形象,简直就是现代年轻一族的梦中自己——害羞内向,却造就一种超酷的感觉;拥有让人艳羡的旷世才华,但低调而不嚣张;内心张扬自我,却为人平和……

潘玮柏

潘玮柏可谓是“90后”的人气天王。他那脍炙人口的嘻哈歌曲,偶尔的“做作”的小动作,还有他那如同邻家大男孩一般阳光灿烂的笑容,不知道征服了多少“90后”的小女孩。

周笔畅

有人喜欢她的声言,有人喜欢她的帅气,有人喜欢她唱歌时的手势……当然,更多人喜欢的是她的中性之美。“90后”女生为之疯狂,尖叫声不断,这让一些“前辈们”煞是眼红。

韩寒

他的文学作品曾获得中国大陆许多奖项,并受到许多文学专家的关注,但他也因为其不佳的学习成绩和特立独行的作风而被遭许多非议。由韩寒引发的相关社会现象被媒体称为“韩寒现象”。但他毫无疑问是“80后“——“90后”叛逆者的偶像。

蒋方舟

出生于80年代的蒋方舟,却不愿意被划为“80后”这一阵营。她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她的第一部小说《骑彩虹者》,敏锐而犀利地指出了当下青少年“虽然身边有年龄相仿的人,但自己仍孤独得像半夜3点钟被扔进深海里的箱子”,反映了中国“独一代”的孤独与梦想。

吴子尤

他是个天才,可惜早逝。出生在北京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是个不平常的孩子,母亲是吴敬琏的秘书,父亲是北大哲学系的教授,从小受到家庭熏陶,子尤拥有远超于同龄人的思想,读过他文字的人很少不被打动。

张一山

一部《家有儿女》,把戏里的三位小朋友都捧红了,当中属“刘星”一角尤为印象深刻。张一山的身上90后的气质显露无疑,典型特征是喜欢爆笑胜过幽默。现在他还担当了美国NBA官方栏目《NBA制造》的嘉宾主持人。一个字:牛!

郭柏鹭

这个年仅10岁的大连小女孩,在别人还在懵懂成长的岁月,却已经是一个“超模”了。小柏鹭长得漂亮清纯,皮肤白皙,一双水灵的大眼睛,在T台上更是自信满满,完全没有童年的青涩和幼稚,是许多童装品牌的指定模特。

王莎莎

也许这个名字你并不熟悉,但是“莫小贝”这个名字你肯定已经“久仰”了。一部《武林外传》,把这部戏的里里外外有关的人都捧红了。她长的确实不漂亮,也不算可爱,但非常讨人喜欢。相信她会成为一个“小笑星”。

阿尔法

自从在《非常6+1》一炮打响,赢得“非常明星奖”后,中央电视台许多栏目都邀请来自新疆的小帅哥阿尔法表演节目。同时,在全国各地的许多演出和电视节目中,阿尔法也频频亮相,用他的歌声和舞蹈赢得观众的掌声、鲜花和赞美。如今的阿尔法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

猜你喜欢
火星
火星考察队
玩转火星
火星赛车手
火星!火星!
火星船票“开售”啦!
火星大冲=火星距离地球最近?
我们能够在火星上种植土豆吗?
火星历险
火星上的“蜂巢”
火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