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猎人”

2008-08-15 09:59王申娜邢立达
中学科技 2008年8期
关键词:猎人化石恐龙

王申娜 邢立达

1978年夏天,年轻的霍纳和好友马凯拉来到落基山山脉大瀑布市的丘窦镇勘查恐龙化石。这里有一间石头小店,为了解情况,霍纳与店主布联多老太太聊了起来。或许布联多觉得眼前两个小伙子有点学问,便拿出了一个咖啡罐,说里面有一些前几天捡到的奇怪石头,想请他们帮忙看看。霍纳两人不看则已,一看居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前是一枚恐龙胚胎化石。

虽然恐龙的分布很广,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随便就能找到恐龙化石。每一种恐龙化石都是化石“猎人”历经艰辛,加上无比的好运才找到的。除了鸿运当头,一个成功的化石“猎人”还需要三个要素,那就是正确的手段、正确的地点与正确的时间。

运气是化石“猎人”的教条。因为,运气在古生物学中的位置远比其他学科高。古生物学就是这样神奇,幸运之神经常在你周围晃荡,就看你有没有及时抓住。但是,不要忘记,幸运之神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或许布联多老太太的那堆化石之前给很多游客看过,但他们都与这样重大的发现失之交臂了。

所以先来学学如何快速区分化石和石头吧!如果是块状石头,第一招看,化石应该是有骨头的形状,有血管的纹路,而石头没有;第二招尝,舔一下石头的断面,如果有苦涩的味道而且有点黏,那就是化石;第三招辨,绝大部分石头的颜色比化石淡。如果是板状的石头,那么就简单了,在野外劈开的石板上如果有骨骼印痕,那便是化石了。

然后是正确的地点与正确的时间。一般来说在断崖、冲沟、山坡、荒漠这些植被很少的地方,化石容易暴露在地表,易于发现。时间上,在风暴后的戈壁沙漠,大雨后的小丘陵,都是寻找化石的最佳时机。2004年夏天,笔者在云南禄丰考察,一次暴雨后,单单在一个小山坡就发现了20多枚化石,包括禄丰龙的脊椎、肋骨、趾骨等,令人惊喜万分。这都是托大雨之福,雨水不仅冲刷掉了覆盖在化石表面的浮土,还把化石的颜色洗得更加鲜艳,使得“猎人们”非常容易辨认。

现在让我们看看古生物学家是怎么作业的。首先是收集采集地点的文献资料,充分了解采集地点的地质、古生物方面的资料,这个功课一定要做得扎实,这样才不至于与幸运之神擦肩而过。然后就背上小背囊,装上笔记本、照相机、全球定位系统(GPS)、地图、地质图、指南针与小筛,戴上安全帽、护目镜和手套,拿上尖头地质锤和羊毛刷子,出发吧!

先说明一下这些工具,照相机是用来记录挖掘情况,记录挖掘前的岩石情况很重要,最好还要逐步记录挖掘的经过;GPS用来打点,记录好化石点的精确位置;小筛用来筛选出躲在小石头渣里面的小化石,比如牙齿、小爪子等;护目镜也很重要,因为飞溅出的小石子相当危险。

当“猎人”发现大量暴露在地表的恐龙化石时,不是扑上去乱捡乱挖一通,而是先根据地理位置判断一下,化石是局部的几块碎渣子,还是有可能只是完整骨骼的冰山一角。确定目标后要先清理化石周围的浮土,清理到化石附近的时候,再用小手铲、小锤子、小刷子小心翼翼地接近化石,同时不断用专用的渗透胶浇洒在化石上,防止化石崩裂。把化石暴露出来后要用麻布片与石膏把化石包裹起来保护好,再安全送抵化石修理室。余下的工作就托付给化石修理室的化石刀客们,我们看到的那些精美的恐龙化石全赖于他们的精细修理。修理好后的化石再交给古生物学家研究,然后很快就可以与世人见面了。

价比金贵的恐龙粪便

2008年4月30日,在纽约一场拍卖会上,两枚1.3亿年前的恐龙粪化石被拍出近1000美元的价格。拍卖行称,两枚粪便化石来自侏罗纪时期,它们外表上看起来像普通石头,切开之后内部看起来像彩色矿石。买主是一家出售处理猫狗粪便用品公司的经营者,他打算在公司橱窗内展示这些恐龙粪便化石,以其作为推销公司产品的“形象代言粪便”。

猜你喜欢
猎人化石恐龙
恐龙跑的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