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刍议

2008-09-05 06:30张相勇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8年8期
关键词:患侧何某后遗症

张相勇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推拿治疗

要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偏瘫,口齿不清就如同狼妈妈下了一窝小狼,由于出生的先后和发育的原因,有的个大强壮,有的则十分弱小,在喂奶的时候,总是强的比弱的先抢到奶水。这就造成了强的总能得到营养,而弱的就越来越差,健康的一侧就好比强壮的幼狼,在机体里总能抢到绝大部份的气血,而弱小的患侧就永远抢不到气血,永远没有滋养,无法康复。所以要解决两者之间的平衡,让他们重新分配,患侧的气血得到充分的营养,康复也就指日可待了。

何某,女,78岁,2005年因高血压发作,突然跌倒,经医院及时抢救,生命无忧,但右侧无力,口齿不清,手足勉强抬起,但抖动得很厉害,夜间小便频数(每半小时一次),整晚不寐。医院诊断为中风合并帕金森症,在医院里住了2个月,无明显改善,出院改用中医,采用了补阳还五汤、镇风熄肝汤加减,初时效果不错了,有了长足的进步。夜尿减少,在家人的搀扶下可缓慢走动。但之后的反应就不明显了,大约1年左右,家人因工作繁忙故请工人照看。工人粗心,婆婆再次跌倒。又回到以前的那种现象,家人把希望寄托在针灸推拿上,虽然各种媒体都有报道过针灸治偏瘫的神技,但事实并不乐观,治好的就是些风毛麟角。

古代医家对中风后遗症的论述不多,而且认识有误区。多数认为外感风邪所致,以散风通络为主要大法。此疗法治面瘫有疗效,要治疗卧床不起的偏瘫百无一效,直到清代大医家王清任主张“中风无风”是自己的气血亏少所致,发明了补阳还五汤,此方对早期较轻的偏瘫有疗效。王清任老先生自己说:“此方是良善之方,然病久气大亏,肩膀脱落,二三指缝,胳膊屈而扳不直,脚孤拐骨向外倒,哑不能言一字,皆不能愈之症。”

众所周之,人体气血的总量在不同的情况下不是相对恒定的,它有自己的分配规律,按照生存的需要,气血首先要确保脏腑器官的需要,然后才是四肢百骸,所以说,健侧之气如何引到患侧之上尤为重要。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患的中风情况也不同,需要每一位医生了解——感知——体悟,这就是学习中医的过程。

何某属于肺肾气虚、肝旺脾弱,应注重补肺益肾、清肝滋脾、润肠利胆,确以保任督二脉之平衡。

我初时见到何某也采用了清任先生的思路,注重患侧的治疗,但效果不佳。在我很困惑不解的时候,我看到了一篇报道,大致意思是健侧和患侧同时治这样才达到一个平衡的目的。我豁然开朗,原来一个健康的人,一定要做到气血平衡。

第二次,我就采取在健侧的膀胱经刮痧,从颈一直到腰骶部,几分钟以后就发现其出了很多黑紫的痧。我知道她现在气血正在流动,患侧正静静的等候气血的到来,但是何某必竟年老体弱,气血不足,患侧很难得到营养,我同时在她的督脉也刮痧,在大椎、神道、至阳、命门拔了几个火罐,在百会穴放血(因为放血使她的瘀血清除,新血产生,不能多放)。再观察患侧的膀胱经,发现她的皮肤红润,我猜想她一定是得到了气血的滋润,达到了留而不流的目的,继之在任脉的气海、关元、中脘等穴艾灸,按摩肺经的尺泽,肾经的太溪,复溜穴。针刺太冲、行间,拨揉极泉,刮心包经,我这样做是考虑到她是肾虚型的高血压,治病一定要求本,肝火旺血瘀滞在大脑中,故夜不寐,气血亏虚,所以在心包经补气治之。

经过这样1个多月治疗(每次的穴位要根据当天的情况而变化),现其已基本恢复,缓慢走动,睡眠良好,讲话清楚,手脚无抖动,家人很满意此疗效。

通过以上叙述“古人立方先立法,万变不离其宗”方只是举的一个实例,用以说明此法的应用,而现今的^执著于方的本身,忽略了立法是用方的先决条件,用一方而治纷繁百症的现象比比皆是——不是方子不好,是使用方子的人不善于发挥他的效用。

我觉得如果每个医生都能积极思考每个病人的病、因所在,总结问题,我相信对自己或对病人都有一个很好的交待。

猜你喜欢
患侧何某后遗症
这就是搞机达人的后遗症?
春天的“后遗症”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及中央区淋巴结廓清治疗的疗效评估与研究
暴力威胁致被害人自陷危险而死亡如何定性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如何叫醒装睡的人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偷渡客呃賭客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