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海湖的“眼睛”看到的

2008-09-05 10:16
关键词:大西北惨剧温室效应

佚 名

最近,看到报纸上说,青海湖竟然长了两只“眼睛”。一看照片和说明文字才知道,这是由于温室效应与人类毁绿行为的日益严重,青海湖的水位逐渐下降,使青海湖一分为三。两个小湖不就像“眼睛”了吗?看着这样的报道,我的心为之一动,想起了当年那只“中国的耳朵”,想起了20世纪70年代的罗布泊从全国第二大湖变成了现在的大沙漠的情景。

20世纪50年代的罗布泊,还被称为“汇入多水之河”,面积达到三千多平方千米,远远超过二千八百多平方千米的太湖。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时,罗布泊的湖边还绿树成阴,飞禽走兽时常出没于此。湖中盛产鱼类,很多人还靠打鱼为生。

可是,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罗布泊就开始缩小,慢慢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耳朵”。据说,那时从飞机上往下看,罗布泊像是一个巨大的问号,似乎在严肃地质问人们:“你们都在干些什么?”这个巨大的问号,本该让中国人感到惊骇,但是,那时中国人正在“战天斗地”,对此不以为然、熟视无睹,将罗布泊的这个问号当成了儿戏。

破坏终究会得到报应,到了20世纪70年代,“温室效应”以及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更使罗布泊水资源危机雪上加霜。人类的破坏行动终于有了报应——当年的全国第二大湖罗布泊变成了荒凉的沙漠,问号终究没能惊醒中国人。

如今,我们已经不可能去重建罗布泊,因为那里已经变成一个酷热、奇旱的死亡之地。当年的那个问号已经变成永远的惨剧。我想,如果在刚发现这个问号时,我们就能认真对待、积极客观地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不要再盲目地垦荒、拦水灌田,不要再让水资源白白流失,那么现在的大西北,可能还存在一个波光粼粼的罗布泊。

如今,当年罗布泊的“耳朵”,换成了青海湖长出的一对眼睛,它瞪着我们,向我们发出警告!假如人们还不去关注和解决这双“眼睛”,接下来的将会是青海湖的消失!从此大西北将没有一个像样的湖了!“鸟类的天堂”也将永远消失!

是啊,当年“耳朵”的惨剧已经发生,并且无法弥补;而今天那双“眼睛”正在瞪着我们!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们还能干些什么呢?!

(摘自:中国作文网)

猜你喜欢
大西北惨剧温室效应
汽车冲进柏林闹事酿惨剧
大西北的秋色
大西北儿女
神奇的樽海鞘
制冷工质的温室效应及其敏感性分析
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问题研究
逐梦边关
意大利邮轮触礁酿惨剧
温室效应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