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首日即获1%份额谷歌蓄势浏览器反打微软

2008-09-26 10:21李默风
IT时代周刊 2008年18期
关键词:火狐施密特浏览器

李默风

既然合作伙伴无力撼动微软在浏览器市场的霸主地位,且这种情况对自己日益构成威胁,谷歌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亲自出马直面竞争。所以,蛰伏两年后,忍无可忍的谷歌终于向微软亮出了自己的底牌——Google Chrome

2008年注定是微软难称心如意的一年。在年初并购雅虎一案中间接输给谷歌后,它现在不得不在浏览器市场再度与这个冤家站在对立面。

2008年9月3日,谷歌宣布向全球100多个国家推出“Google Chrome”浏览器(测试版)。据悉,该浏览器可支持43种语言,侧重于操作的便捷性,并在功能上实现多种突破。尤其重要的是,它相比包括IE在内的其他同类产品,其反应速度更为出色。值得注意的是,微软刚刚在8月30日推出了全新的IE8浏览器。据称,微软新产品能极大削弱谷歌业已得到的互联网广告优势。

在发布会当天,多位谷歌高层表示,自己的浏览器旨在应对人们对互联网越来越高的体验要求,它强大的搜索引擎技术甚至已经指向了下一代的网络应用。他们强调,Google Chrome并不针对任何同类产品。作为一款开源软件,它的研发架构基于其他开源项目基础之上,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进和发展,从而促进竞争与创新。

但不少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上述说法不过是谷歌的“外交辞令”。他们向《IT时代周刊》指出,谷歌一直希望在多个领域内最大限度地抑制微软。为此,它曾从中作梗,成功阻挠对方446亿美元并购雅虎的扩张计划。然而,在微软新浏览器IE8今年3月首次公布后,谷歌就开始指责微软居心叵测,不但在该软件上设置以自我为中心的搜索栏,还试图阻止其收集广告有效性等相关信息。他们认为,虽然谷歌与火狐等厂商也有长期的合作,但自己掌控命运明显要比依赖他人拥有更多的自由与安全感。

厚积薄发的谷歌在浏览器市场的努力不可小视,在新产品发布的首日就让业界深感其影响力。来自网络流量统计机构StatCounter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微软的IE浏览器把持着全球70%左右的浏览器市场,火狐则以22%的份额位列其后,但仅在发布首日,Google Chrome就已经抢下了1%份额,表现可谓相当惊人!

高度保密

谷歌的浏览器开发计划其实可以前推至2001年。当时,公司创始人拉里·佩奇与塞吉·布林对当时刚加盟谷歌不久的CEO埃里克·施密特说,“我们要开发自己的浏览器。”他的这个观点遭到了后者的反对。

施密特日前回忆,虽然他那时候也十分渴望打造自己的浏览器,但时机还未成熟。“谷歌应该专注于搜索,而不是挑起一场没有把握的浏览器大战。”施密特说。

2004年,施密特为此第一次公开否认《纽约时报》一篇透露谷歌开发浏览器的报道。但在2005年1月下旬,鉴于谷歌大批招募Mozilla基金会(Mozilla推出了开源浏览器Firefox)成员的事实,业界再次怀疑其有意进入浏览器市场。那一次,曾是Firefox首席程序员的Ben Goodger和负责后台基础构造服务的Darin Fisher皆被谷歌招揽过来。

施密特当时确实没有拍板这项研究战略,但他也不再像几年前那样旗帜鲜明地反对。“我们的主要业务依赖其他合作者的浏览器,独立自主是迟早的事。”谷歌内部人士如此回忆当时的情形。这种情况最终催生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组建一个专门小组对Firefox进行扩展与改进,使之更符合谷歌业务的发展要求。负责此项任务的工程师莱纳斯·厄普森认为,如果他们能“让Firefox长出三头六臂”,就一定可以打造一款全新的浏览器。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Firefox升级带来的改进工作白费的尴尬局面。

2006年4月,谷歌在主页放上了Firefox的宣传链接,以表示对合作伙伴的支持。随后,它向美国司法部投诉微软利用IE浏览器加强对自家网站访问的垄断行为,但没有获得支持。同年6月,施密特语气软化,他指出谷歌暂时还没有计划开发自己的网络浏览器,但“如果新的浏览器确实可以为用户带来真正的好处,我们可能会做一些事情”。

今天看来,这可以说是谷歌浏览器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参与该项目的工程师布雷特·威尔逊说,高层们在那年秋天放出话来,如果做自己的浏览器,就必须与IE、火狐区别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产品不仅要令人“眼前一亮”,而且还要具备开源特点。这没有难住Ben Goodger和Darin Fisher,他们在2006年6月就选定一个倍速于Firefox的开源引擎——它能顺畅地在视窗系统中运行,甚至在某一标签页崩溃后仍能保证浏览器继续工作。

但这些工作一直在谷歌的保密当中,因此,直到2007年5月,业界依然没人能够肯定谷歌在研发自己的浏览器。而当其以6.25亿美元现金收编软件安全公司GreenBorder Technologies时,他们甚至又开始怀疑施密特可能会涉足反病毒领域。而事实上,这家企业的技术曾被Firefox和IE用于创建一个被称为“沙盒”的封闭、安全的环境,以阻止恶意软件对计算机的侵害。

2008年9月1日,即谷歌正式发布Google Chrome的前两天,专门追踪谷歌动向的科技博客Google Blogoscoped公开了一本描述谷歌新浏览器技术的漫画。据称,这是谷歌通过联邦快递主动寄过去的。

微妙处境

施密特称,谷歌浏览器并不针对其他某一同类产品,但作为互联网的必经之门,浏览器的意义非同一般。此前,谷歌曾在文字处理、表格以及电子邮件程序等办公软件领域,推出诸多低收费或免费的产品与微软对抗。

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说谷歌浏览器意在微软,不仅因为二者结怨颇深,还在于占用用户绝大部分上网时间的浏览器主导着流量走向,他们也有必要作出尝试。即使谷歌不能撼动对手对浏览器的垄断地位,也要对其实施牵制。

事实上,当微软推出IE8 Beta 2的时候,《福布斯》杂志网站就已经撰文指出,微软新产品将遏制谷歌在互联网搜索业务上的发展。文章说,今年5月后,微软采用搜索返现金的方式推广自己的搜索引擎。虽然返还比例很大(最高为用户购买商品价值的一半),但互联网调查机构尼尔森在线的最新数据却显示,微软的份额不升反降,由原来的13.6%跌至12%;同期,谷歌的市场份额则增至60%。

《福布斯》还认为,微软将利用IE8的特性“巧妙地帮助用户绕开谷歌的搜索服务”,这些特性包括在浏览器上提供雅虎、MySpace和Facebook等网站的搜索图标。用户也可以选择页面中一个街道地址,避开谷歌地图直接打开默认的Live Maps。有观点认为,微软以上策略将一定程度上削弱用户对谷歌搜索的依赖性。和谷歌推出新浏览器的说法一样,微软IE产品部门主管迪安·哈查莫维奇也强调IE8 Beta 2不是为了让施密特失眠,但结果是什么尚未清楚。

虽然微软和谷歌都声称新产品并不相互针对,但基于实际情况,华尔街一致认为Google Chrome的发布势必进一步恶化两家公司的关系。同时,新浏览器也让谷歌与其他合作伙伴的关系处于十分微妙的状态。

本刊记者还了解到,在谷歌支持下,Mozilla的火狐浏览器不断蚕食微软的市场份额,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从11%到19%的惊人跳跃。它在6月份推出的火狐3,首日下载次数达到830万次。目前,火狐已经把今年的市场目标瞄准在30%。

表面上看来,谷歌在9月3日以后依然坚持了这项合作。它在8月下旬的时候曾将合作延长至2011年,并向Mozilla支付了一笔数额不菲的广告点击费,甚至Mozilla CEO约翰·利里也表示“不意外谷歌的到来,也不担心可能面临的竞争”。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Mozilla并不像其他互联网企业那样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它只有单一的浏览器,而谷歌正是它最大的客户。

按照谷歌的说法,目前的Google Chrome只是测试版本,只能在Windows系统中运行,但很快苹果和Linux版本也会推出。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猜测,谷歌与Mozilla的续约是利用对方对浏览器的专注,夹击微软。他担心的是,谷歌浏览器表现出来的巨大市场杀伤力并非只针对敌人而不伤及朋友,只要它的市场份额扩大,损失的绝对不仅仅是微软一家。

能否超越

按照业内的普遍说法,未来的互联网也将被“云计算”的模式取代。如同现阶段的电子邮箱服务,用户的所有操作在终端上进行,但处理却是在服务器上,届时浏览器的地位将不低于操作系统。由此可见,Google Chrome对谷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美国博客网站PodTech.net创始人约翰·福瑞尔认为,用户在下载谷歌浏览器的时候也许只是为了好用,无形中却可能陷入谷歌软件的包围之中——谷歌浏览器、谷歌工具包、谷歌桌面搜索等。

然而,谷歌的希望也有可能只是幻想。就目前的情况看,虽然近年来微软多次因为将IE浏览器与Windows捆绑销售领到美国司法部开出的罚单,但这种推广方式的适用范围依然很广,谷歌要想让用户在基于视窗平台的情形下,自觉地更换自己的浏览器并不容易。

此外,《PC Magazine》网络主编兰斯·乌兰诺夫对谷歌浏览器保持着一份清醒。他指出,谷歌新浏览器确实不错,但却不值得疯狂,因为这“只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即认为只要谷歌迈进一个领域就可以成为霸主”。事实上,谷歌在搜索市场的呼风唤雨并不意味着它天下无敌。它同样有深刻的失败教训,如Google Talk,现在鲜有人会像挂微软MSN一样在启动电脑的时候想起它。

另一方面,从Google Chrome的一些功能来看,它处理含有Flash文件页面的时候显得十分吃力。它不支持Greasmonkey脚本,也没有IE和Firefox那样防“网络钓鱼”侵害的前端防御能力。它标签的定制化让程序员们欢呼雀跃,但一般使用者则可能无所适从。在这一方面,微软已有失败案例在前。

早些时候,微软在IE7中也曾试着将“首页”、“刷新”和“停止”按钮移动,就已经遭到了用户的一致反对,谷歌应该吸取教训。兰斯·乌兰诺夫说,谷歌浏览器采用开源代码,它目前的所有创新都可以在其他浏览器中实现,这肯定不是好事。

然而,业界确实已经看到了谷歌浏览器带来的巨大影响。当迪安·哈查莫维奇“IE8浏览器仍是用户首选”的话音刚落,9月4日,有可靠消息透露微软正考虑向反垄断机构投诉谷歌将浏览器、搜索引擎和新推的办公软件连成一体的做法违法。

但不管如何,浏览器市场的新变化值得谷歌窃喜,而微软又将面临一次艰苦的挑战。

猜你喜欢
火狐施密特浏览器
不行,不行
微软发布新Edge浏览器预览版下载换装Chrome内核
纹鼠逗火狐
带着GPS去流浪
火狐冢
带着gps去流浪
浏览器
lE8设置技巧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