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大力繁荣农村经济

2008-10-11 09:01吴志琳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8年13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城镇化

【摘要】农村小城镇建设对繁荣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大力繁荣农村经济,使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早日实现。

【关键词】 城镇化;农村经济;富民建镇

当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对繁荣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繁荣农村经济的第一要务

中国发展小城镇最大的不利因素,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措施办法不多。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大胆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争先不争论,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对进城农民一视同仁。 四是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有了这样的理念,就有了定位的标杆,解放思想就有形化、具体化了,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有了思想基础。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繁荣农村经济的奠基工程

小城镇的发展不能靠搞运動和行政命令,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是,小城镇不是完全自发能够形成的,特别是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可持续。所以,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规划应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以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同时,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城镇功能的健全、规模适度、空间的合理分布、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等。再次,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可操作性。要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健全规划成果的专家审查制度,制定保证规划得以实行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迈上新台阶。最后,要体现特色和精品意识。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强精品意识,追求自己的时代特色和地方风格,构筑自己的鲜明特色和品位,形成独特的吸引力。各个乡镇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文背景、区位特征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扬长避短,发掘特色,培植特色,科学定位,体现个性,做到以特见长、以精取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行各具特色的工业兴镇、农业产业化兴镇、旅游兴镇、商贸兴镇、历史文化名地兴镇。

三、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措施

发展小城镇,首先遇到的是城镇布局问题。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要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适当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在沿海发达地区,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加快发展。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等要避免混杂。每个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中心。三是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加工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产业化为对象,发展主导型小城镇;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主导型小城镇;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藉,发展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交通枢纽型小城镇;以吸引外资为重点,发展开放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等。

【作者简介】 吴志琳(1974- ),女,河南舞阳人,中共巴楚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城镇化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