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天到来

2008-10-24 08:37
百花洲 2008年1期
关键词:儿子孩子

七 七

1

孩子——他们以前对我相当于活动的、会哭会笑的玩具,或一只胖滚滚小狗,可爱,有闲情时逗弄一二,在其眼泪和排泄物到来之前,赶紧易手。

自从一个秋天。

不期然,确知一个孩子将到来,怔在当地,疑似幻听。眼泪随即夺眶,我怔在当地,拨电话给远方妈妈,我说我在医院——哽咽在这里把她吓倒,她惊慌地以为我查出某项绝症。

薄薄的化验单告示着一个小生命的造访:这生命此刻也许不及一张纸片份量,但却让一个女人,一个家庭的历史从此丰富重叠。如女人简贞说的,“为妻为母,就生物学角度,本无特殊之处;但放在个人生命史视之,真是好一阵惊涛!”。

身体最深处,有个孩子,他在那里,幼小如粒种籽,一缕羽毛,他屏声静气,像专心玩“藏猫猫”的孩子。

对这个生命的来到我一无所知。去上海野生动物园玩,骑马场,他建议骑几圈马,我犹豫了一下,不想骑,于是他乘马飞奔而去——如果我去骑了,那么猛烈的颠簸不知会有什么后果,想起,他便说,“幸好!那天你真明智”。

走在路上,上海秋天的阳光晴好,一切如常,但世界变了!行人,天空,建筑,推着三轮卖盐水花生的小贩……鞋跟不算高,但我担心它会否细了,高了,不适于支撑一个小生命。刚才在医院,医生在我身后喊,哎,别走那么快啊!慢点!我在走廊站住,迈开脚,小心翼翼,深一脚浅一脚,不知哪一种力度与步态最适合垫托起一颗小小的,梦一般脆薄的种籽。

晚上看张曼玉的《清洁》,她饰一名吸毒的摇滚歌手,在狱中度过6个月后,她决定从前夫父母那里争取回儿子的抚养权,但她必须有份正当职业。一个这样的女人要颠覆金属一般坚硬蓬乱的生活可想有多难!但为能和儿子在一起,她想要一切重新来过。片尾,她戴着耳机录歌,一首很慢,很动人的歌,一颗洁净的、有爱的心才能唱好的歌。

张曼玉凭此角色获第5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过去,我可能不会喜欢这类片子,甚至没耐心看完,张在里面也不及她其余角色美,40岁女人的行色匆匆,匆匆且没整出个名堂,日子像洗碗池里堆着的碗碟,乱七八糟。但此片中的她却有种各式妩媚旗袍不及的质感:她烫发,挎着大包穿过马路,像标准妇人,一个孩子灌注了她的生活,用他的笑,小小的面孔与眼泪,使她成了株柔韧植物,根须锲进日子的墙缝石壁,牢牢的。此时,她和生活才真正长在了一处。

她领他去动物园(动物显示出和孩子一块看才能看出的种种妙趣),她想偷偷带他去旧金山,尽管她自己的生活都疲于对付。和儿子一起上路——这是比毒品更令一个女人执迷的信念,让她无畏,充满奔头,再纷乱的日子也就此有了头绪与依傍。

最弱小的东西总藏着最不可想象的力。像课本中学到的那颗小草种籽,它的破土居然把块巨石推下了山崖!

对麦当娜有了别样敬意,这个“曾极尽挑逗和性感之能事而在娱乐圈刮起‘物质风暴的女人”,因为做了母亲,她成为一个完全用不着高跟鞋,哄孩子们睡觉,为他们写童话书《英伦玫瑰》的温暖女人。

——春天,不是从满山遍野的花朵开始的,确切地,是从一声鸟啼,一条小蛇的懒腰,一棵柳树轻轻的痒开始。

2

孩子成了我们最常谈论的话题。去医院上专家孕产课,发的手册说十二周的宝宝有9厘米,饭桌上家人谈论起这个长度,先生比了下筷子,“半根筷子这么长吧”。爸爸说哪有,我握起拳正好十厘米,也就我一个拳头那么大!

台子上搁着个玻璃瓶,是爸爸从浙江老家带回的腌萝卜,一只只白生生的小萝卜泡在里面,先生瞟一眼,顺口说,“嗯,可能和那些萝卜差不多”。这比喻让我吓一跳,浸泡在液体中的东西总有些骇人,虽然宝宝也的确是浸润在羊水中。但我希望有关他的比喻是世上最美,最柔软的,譬如花瓣,新剪的羊绒……,而不是腌萝卜。

关于孩子的快乐多了,尴尬也多了。他的来临与诞生让我们惊讶而持续地发现自己的无知,无知的程度足令我们脸红羞愧!

在说自己的无知前,先拉个硕士女友垫背吧。预产期前13天,有个深夜,女友忽觉内裤湿,换了条,过会儿,又湿了,她吃一惊:难不成儿时尿床的毛病又犯了?当时她住在婆婆家,老公在外地出差,她敲婆婆的门,“妈,你出来下”。婆婆问怎么了,她难为情地说,“我,我……不知怎么尿裤子了”。婆婆一听,一拍大腿“傻丫头,是羊水破了!赶紧着上医院!”,第二天中午一点半,她做了妈妈。

因着她学历比我高,我再说自己的无知就有些可恃。有次聊到顺产与剖腹产,我竟以为把肚子划拉开,一个孩子就会生动呈现,我竟忘了孩子是住在宫腔里!家人痛心地说,希望你只是孕期智力下降,产后能尽快恢复。

31周做产检,医生按了左下腹,说宝宝的头在那,我吃一惊,难道,他一直头朝下地在肚子里吗?我还以为他是以正面拥抱我的姿势在体内的!他总这么倒立着不难受吗,我本担心他在子宫里会闷,没声音,没玩具,见不着花绿柳绿的景象——他再这么倒立着,真是太可怜见了。

我发现,我之前读过的那些不算少的书,包括林林总总的名著竟和生育这门学科不属一个体系,那些书并没为我扫除关于生命诞生常识的盲区。这真令人窘迫,如同一个理论不及格,未取得资质证书的人就要仓促上岗。当然,我想有这些困惑和盲区的不止我一个。认识位网名“唐僧”的男人,为迎接儿子“悟空”的诞生他写了本有意思的“爸爸怀孕日记”,记叙了太太“八戒”的种种孕期“症状”。他说太太本来挺聪明的一人,化学专业本科生,知识面也比较宽广,可孕后,她闹出笑话种种,她不想剖腹产,因听说日后坐飞机或飞船(她保不准自己还有机会上火星)会令刀口迸裂,至于把钱算错,时间弄错,方向搞错的情况更屡见不鲜。

此外,她还患有“孕期狂想及焦虑症”:这点我亦深有体会,症状表现为过分操心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及其会否成为不良少年(少女)问题等——如今全球青少年性早熟,青春期本是条险象丛生之路,再加上此种风气,日后孩子会长成啥样?女友笑,“你操心得可真够远!”,想想也是,不遮着掩着或者反比我们那会儿偷偷摸摸长大的好,那时父母对一切守口如瓶,讳莫如深,包括儿女的出处,那时我们基本都是自学成才,一不小心,就成了懵懂木材。

此外,担心未来可能发生的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问题,健康问题,担心非典是否重来,以及禽流感在全球的蔓延态势等。还有令我更忧心的是,我居住的地域会否有战乱爆发(为此我具体想过上哪儿去逃难,如遇粮尽水涸,能否像鲁滨逊一般击卵取火,捕鱼采果,展开自救),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对地球寿命的影响(会否有一天突然所有冰山崩啸成万倾海水,吞没世界)……,孩子让女人一下胸怀壮大(不止是罩杯意义的)起来,对于灾难的想象力空前旺盛。

比以往,我更害怕看到与孩子有关的负面

消息,比如家庭暴力,意外伤害,害怕在街上看到流浪儿!那些孩子,他们的眼睛和身影让人心碎。火车站,我曾看过一个靠窗坐着的流浪男孩,八九岁,穿着过份大的旧衬衣,旅客纷涌进站,他扭头一直看向窗外,那儿除了灰蓝的天和烟囱,什么也望不见。他在想什么?他单薄的身影(因为身体与爱的营养双重缺乏)和与年龄不相衬的秀气而忧伤的眼睛让我觉得此刻,所有的有朝向可去的人们都像在可耻地犯罪!用我们可把持的方向,手中鼓囊的旅行箱包和裤兜里的车票,无动于衷地犯罪。世界很大,但对这个身无一件行李的孩子,没有别的,只是灰的天,黑的烟囱。

如果,他是你的孩子,是不是还在玩具和游戏里欢笑?他的眼睛里映出的是不设防的暖,那抹暖是因着自小睡前听的那些故事,“从前,王宫里住着位慈祥的老国王,他有一个最小也最美的女儿,在相邻的城堡,有位俊秀的小王子……”这类好心肠的童话粉饰着这个世界,令他的梦更安心,夜里,你要起几回替他掖好被角。而这个孩子,除了能掖紧阴影和饥冷,他还能掖紧什么?世上最绝望的无助就是一个孩子无力负担肩上湿沉的命运,成人最赤贫时,或许还能攀着信仰这根绳,向天祈拜,指望某一刻或来生收到上天片言只语的回执,而一个孩子能寄望什么?信仰对他们只是够不着,悬得高高的飘忽灯绳。只能像那个候车室窗边的孩子,愣怔,小小的玻璃做的心碎成若干,最后变得冷且锋利。

广场转角花坛。一个男人和一个十几岁的流浪男孩,他们蜷隐在灌木阴影下,男人的身影像在胁迫,阴影中散发猥亵而脏的气味。广场对面是灯光明亮的“肯德基”,孩子在里面喝可乐,吃鸡翅汉堡。

这是个被遗忘的角落。一个被遗忘与抛弃的孩子,在替充满纰漏的世界担罪。真希望有个干净地方安置所有这些孩子!那里没有残酷凶险,没有麻袋易拉罐没有各种乞头帮派,不会把那些本来透明而软的心变成下坠的灰铅!

网上,看到郑州在推广一种“类家庭”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由志愿者夫妻认养看护他们,为其提供一个“家”。有对叫路金伟的小学教师夫妻把自己女儿放到父母家托养,做了5个陌生流浪儿的父母。还有个叫冯念恩的未婚女孩,自费收养了6个在重庆解放碑一带流浪的儿童,虽然最终孩子们因为习惯了社会上的“自由”,跑得一个不剩。

——比以往任何时候,我更敬佩这些有爱的行动能力的人,因稀缺,他们的光尤显可贵。尽管成效毫不乐观,一根火柴划不出天堂,他们的手至少传递了一缕暖。这缕光焰对有爱的孩子微不足道,对另些孩子却模拟过春日花开。

因为一个小生命,我染上一种偏执症:对那些无助的,正遭受伤害的孩子,总忍不住想,如果他是我的孩子……,酸楚席卷,我愈发害怕这尘世对孩子犯下的罪。那些孩子,是罗大佑所唱的一盏盏易碎的小灯笼。

3

慢。再没比这段时日更慢的辰光,只除了在忆中遥远的童年。

我看“天天饮食”,用铅笔记下那些基本不会去实践的菜式,看“夕阳红”,看“家有妙招”——老年节目其实很好看啊,耐心,体贴,实用。不等人生夕阳开始红,我就喜欢上这类节目。开始织件小毛衣,手艺拙劣,织得七零八落,分袖以及补漏洞等工作全由婆婆代劳。只为一种架式的纪念,还有记取柔软羊毛线在手中缠缠绕绕的暖。

和妈妈逛菜场,为六七样菜蔬可耗去一个上午,并且喜欢买那些带壳的,需花时间择的菜,比如豌豆,把胖胖的豆剥出,豌豆皮折个小角,将嫩的那层皮撕下,这过程和吃到清爽的青椒炒豌豆皮一样令人愉悦。

时间还可用来煮话梅花生,倚着沙发翻《孽海花》,还想去买一本结实的大本子,用美丽的格子或碎花布做成封面,做本宝宝的“成长记事本”……,去年的这时候,我想我在干吗,在上海徐家汇的某幢写字楼里吃发甜的快餐,电脑开着,嗡嗡的电流,电话,邮件……让人总有想抓狂的欲念。那种让人心慌而茫然的抓狂,可能便是叫作“压力”的时髦劳什子。

而现在,时间宽裕,我像个有家底的三代富农,悠闲地坐在水边,看光阴像被清水淘洗过的沙粒,澄静,缓慢,小鱼在其中游弋。

一个孩子使一切慢下来。没什么可着急,就让我落在世界和熟人们的后头好了,如果能陪着一个孩子东倒西歪,跌跌撞撞的步伐,落在后头也是幸福,那样更有空见识野花,重新认识月亮,蹲下看以前不曾留意过的那些小人国事物。

上网浏览,那些婆婆妈妈聊孩子的论坛变得亲切。还有,在一个叫“上善若水”的博客中看到一段话:

“我从来没感到过无聊和寂寞,这些灰色的词语似乎天生与我无缘,我觉得自己时时刻刻都是幸福的。”

“这幸福感来自我最最亲爱的爸妈,妈妈是个美丽的女人,她聪明、能干、贤慧……老爸博学多才,广交朋友。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善良、对人真诚、为人谦逊。他们给了我最好的家庭教育,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

“这幸福感来自我所有的亲人长辈,对于我来说,家这个概念从来都不是三个人的小家,而是几十个人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团结友爱互助,那么多年从来没吵过架红过脸。他们疼爱我,关心我,却从不溺爱我,我不是只被父母爱着,我是被一大群人爱着。”

“我生活在幸福的包围里,我一直都觉得很满足。”

是个念大学,准备考研的女孩写的,朴素的话让人感动,多希望今后的孩子能像这女孩一样感觉活着是件幸福的事!希望他能这样评价他的父母。一个让孩子有“幸福感”的父母多了不起啊,远比培养了“有出息”的孩子的父母更让人敬羡。

因为,你知道,活在这世上,获得幸福感实在不是件容易事儿。

为孩子名字想破了头,他建议给孩子取小名“悠悠”,希望他今后能过得悠然,悠远,悠闲,一个女亲戚听了,第一反应是“什么?叫忧忧?!”——请理解她的反应,她刚送儿子去韩国念书,总算结束了长达数年的忧心之役。这数年里,她与好容易弄进重点高中、迷上泡网吧的儿子展开各种斗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热战冷战不断,她听各种教育讲座,向身边“争气孩子”的父母虚心取经,把《我的女儿在哈佛》之类书奉为枕边圣经,她从不打扮自己,但给儿子买七八百元一双的“耐克”眼都不眨。她竭尽所能,殚精竭力,效果非但不尽人意,而且儿子后来和她几乎成了一个屋檐下的冤家对头,战争屡次升级,儿子甚至不愿和她同屋住……,谢天谢地!她总算把高考失利的儿子送去北京念了半年韩语后,为他办妥各种手续,让他去了韩国念书。

她和18岁儿子的关系在他去韩国后开始缓解,并向友好方向转化,儿子表示今后还想学整形美容,因为这行市场前景广阔,这就不仅使她长出一口气了,几乎欣慰到泣极,儿子总算懂事了!知道考虑“前途”这件性命攸关的隆重事了!当然她还没到最后松劲时,她折腾着想去韩国陪读,正在网上报名学韩语,并以四十几岁的年龄对韩剧产生了空前热情,不仅知道金喜善,还知道裴勇俊。一切因为儿子。她看来是苦尽甘来了,可让人觉着累心。这么些年,她除了“儿子她妈”这个角色,几乎从没有过自己,她工作,生活,赚钱,全为了儿子。

如果养育是这么场漫长心役,真不知该如何是好。还好,有其他朋友做其他类型,令人宽心的示例,比如深圳的女友赵,她嫁了个比她小4岁的东北男人。她说,她要孩子做个快乐的人,比如做个特会做菜的厨师,游走各地学厨艺,顺带用好手艺结交美丽姑娘。前几天,得知她怀孕了,真为她高兴,这世上就要多一个快乐厨师啦。

而我比她更早地迎来盛夏的果实。桃子,葡萄,西瓜……,当这些多汁的水果迎来它们的本命季,散发出令人心醉的馥郁时,有一个孩子,他也即将从芬芳汁水里诞生。

说来,这个夏天一如往常,无非滴水见海的寻常日子,一样充塞着噪音和尾气,但只有我和我的家明白,这个夏天,它有着多么深刻而缱绻的不同。

责任编辑刘伟林

猜你喜欢
儿子孩子
打儿子
养儿子,一定要“拼妈”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熊孩子爆笑来袭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