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皇城——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

2008-11-04 04:50探索·发现
走近科学 2008年11期
关键词:燕京金代壁画

探索·发现

2005年夏天,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金陵,打算把在这里发现的金代龙凤石椁运回“新首博”。但他们遇到了麻烦,当地村民说什么也不让搬走。

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当然明白,他们要搬回去的这对石椁,见证了中国北方女真族与汉族交融的历史,也见证了850年前诞生的都市。

大房山,位于燕山山脉西段,衔接太行山。金陵就在大房山的云峰山下,这里共埋葬了金代17个皇帝(图1)。

(1)金陵

2002年初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金陵课题组的工作人员,在清理金陵墓区内的一个蓄水池时,发现里面堆着200多块大石头,每块都有一吨多重。

当池子里的水被排干,那些石头被吊走后,出现在大坑下面的是一座规模很大的陵墓,里面有4具石椁。

根据墓坑位于整个金陵遗址的中轴线,以及棺内的一顶金丝凤冠,他们判断,这应该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与皇后的睿陵。

“新首博”根据展陈的需要,这对龙凤石椁将被安放在展线上的金代场景中。但没有料到的是,当地村民的态度极其强硬,他们不让拉走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

最终,他们答应复制一套棺椁放在原处。

如此一来,在“新首博”海陵王迁都的场景中,才出现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龙椁和皇后的凤椁(图2)。

(2)图组:(2-1)金丝凤冠;(2-2)龙凤椁

“新首博”的展线增加了嵌入式的场景再现,其中一个再现的是北京城命运的重大转折。

自春秋战国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地处中原的汉族和东北游牧民族争夺的焦点。在不断的流血冲突与交流融合中,作为中国北方重镇的北京,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公元938年,来自辽河流域的契丹族控制了北京地区,在这里建立陪都南京城。200年后,又一个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女真族在中国北方崛起,他们在完颜阿骨打的统率下,用铁蹄征服了中国的半壁江山,联合北宋王朝,赶走了辽代的契丹人,定国号“金”。

然而,金灭辽后,金朝皇族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了。

在金熙宗执政的后期,他与他的堂弟完颜亮发生了不可调解的矛盾,完颜亮就是后来的海陵王。

海陵王完颜亮是完颜阿骨打的孙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年轻的完颜亮喊出“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此时,金朝已经打败北宋,控制了黄河以北的中国半壁河山。燕京成为扼控中原的重镇,一直对中原心存向往的海陵王,自然不会对燕京无动于衷。

海陵王做出了一个改变北京历史命运的决定,把金帝国的首都迁到燕京。

公元1151年,海陵王完颜亮决心仿照北宋的都城开封扩建燕京城(图3)。

(3)扩建燕京城为后来迁都奠定了基础

燕京城采用外城、皇城、宫城重重相套的“回”字形布局,使宫城、皇城处于全城的中央,使皇帝居全国之中、居天下之中的思想得到了体现。

海陵王下令,这座新城的建造,必须在3年内完工。

金朝征召80万民工,动用40万士兵参加了皇都建设的浩大工程。

据史料记载,为解决运输问题,从涿州到南京,民工排成了一长列,用筐子传递运送土石(图4)。

(4)是劳动人民建造了中都城

从南方运一根巨大的楠木,不惜耗用银两20万。

金中都仅仅用了8个月就建成了。

1153年,海陵王正式发布诏书迁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

面对朝中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海陵王采取了非常坚决的措施,下令拆毁上京的旧宫殿和女真贵族的住宅,平为耕地,彻底断绝女真贵族返回上京的念头。

大规模的搬迁,持续了数年。

金太祖太宗的棺木就是在这个时期迁到金陵的。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北京由过去历朝历代军事重镇的地位,一跃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由此掀开了长达850多年的缔造皇家城市的序幕。

金中都之所以延用辽燕京旧址,首先考虑的是利用辽燕京原有的水源,当时金中都城内水源充足,河流穿城而过。

在“新首博”金中都场景的一张壁画中,我们看到的一个出水口就在今天北京的右安门外。

1990年9月,在开发右安门外玉林小区时,在4米深的地下,施工人员忽然发现一些排列整齐的石板和木桩。

当时北京考古所副所长王武钰,很快就赶到这里。通过初步发掘,发现了水冲刷的痕迹。但那些石板和木桩的排列形式令他感到困惑,这是一座桥么?

在古代,水涵洞被称为水关,也就是穿越城墙下边供河水进出的水道建筑。专家们断定,这里是金中都南城墙下的一处水关(图5)。

(5) 图组:(5-1)金中都场景壁画中的城市出水口;(5-2)位于今天北京右安门外玉林小区的水关遗址

这一处水关遗址南距金中都护城河,也就是今天的凉水河50米,当年金中都城内河流的出城处就这样被找到了。

从这处水关的宽度和冲刷痕迹可以看出,当年水的流量是很大的。那么,金中都城内的水是从哪来的呢?

莲花池,位于今天北京西客站南侧,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是当年金中都城内的一个湖——鱼藻池却鲜为人知。

鱼藻池的位置在今天北京城西二环白纸坊桥的西侧。当年的鱼藻池如今仅存一小块凹地,已被人们忽略很久,因为在这处水关遗址被发现以前,对金中都时期城内水系的流向,长时间来仅仅是一种推测。

水关的发现证实了这种推测的成立。

在新首博的水关遗址,也就是北京辽金城垣的展柜里,展示着几件金中都宫殿遗址的建筑构件。

在宋代,对建筑的结构及其尺寸都有明确的规定。

山西繁峙县岩山寺有一幅金代壁画,它是金代宫廷画师王逵告老还乡后,奉皇帝之命绘制的。虽然画的内容是以佛经故事为主题,但也可以说是当年金中都的社会缩影(图6)。

(6)岩山寺金代壁画(局部)

北京出土的金代庞大的建筑构件,使我们能够在欣赏这幅金代壁画时可以想象出当年金中都城市的恢弘。

新首博海陵王迁都场景的一幅壁画,人物形象,建筑结构和都城的形制,就是依照考古发现科学论证后绘制的。

从金中都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当时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刺激了金中都周边地区商业和手工业的兴旺发展。

据史料记载,到金章宗时期,仅中都的酒税岁收入就达到40余万贯。世界上最早的蒸馏酿酒法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令人吃惊的是,金中都周边有一处发酵池,800多年了一直没有间断地延用至今。

1998年,文物部门对徐水刘伶醉酒厂古代烧锅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一座至今880多年的烧锅灶台,同时出土的一件器皿被称为“鸡腿瓶”(图7)。

(7)图组:出土的酒具(7-1)鸡腿瓶;(7-2)酒壶

在“新首博”海陵王迁都场景外的展线上,也能看到这样的瓶子。当年,这里面装的东西应该说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蒸馏酒精在后来的岁月里,因能够消毒伤口而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当年这里酿造的白酒,通过新修建的卢沟桥,源源不断地向金中都输送。

从出土的各种酒具可以想象得出,在这座城市里,到处飘散着馥郁的酒香,连年征战的官兵和达官贵人,每日醉意阑珊,流连在这座熙熙攘攘的大都市中。

历代的改朝换代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新首博”海陵王迁都场景中有一幅壁画,壁画背后所讲述的是发生在金中都崛起的动荡年代中,一个小人物令人心酸的故事。

这幅壁画出土于北京八角村一处金代初年的墓葬,随壁画出土的还有一盒墓志,上面的888个字记述了生活在金代初年的墓主人赵励的一生。

直到辽国就要灭亡的那一年,赵励才勉强考中了一个九品官职。但是,还没有等到上任,辽国就在宋、金的联合攻击下灭亡了。

辽国的汉族官员纷纷逃往北宋,于是,赵励带着全家老小投奔北宋的京城汴梁,他们住在一个专门接待逃难官员的通文馆,等待上任。

没想到,不久,穷困潦倒的赵励,身染重病不治身亡,骨灰就葬在长庆禅院的公共墓地。

一年后,金人攻占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为了延揽人才,金朝同样采用北宋的换官制度。于是,赵励的儿子毫秀回到了金中都,很快做了一个小官。

毫秀始终念念不忘要把他父亲的骨灰迁移回来,但战事频繁,社会动荡,始终没有机会。直到十几年后,才告假南下,艰难跋涉来到汴梁。

事有凑巧,一个当初帮助给他父亲下葬的农夫,主动带着毫秀去寻找长庆禅院当年帮助下葬的老和尚。长庆禅院已经被战火焚毁,老和尚寄居在一户老百姓家里。毫秀把父亲赵励的骨灰接回金中都,安葬在八角村的老山,当时的老山叫黑山。

以毫秀这样一个生逢乱世、收入不高的小官吏,为了给父亲修墓,几乎倾其所有。在海陵王迁都的那个年代,赵励一家的经历,只是千万个动荡家庭的缩影。

正当海陵王及其继任者入主中原,在辽阔的北方,另一支草原铁骑正在迅速成长。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的铁蹄踏破金中都,也彻底踏碎了金朝政权一展万世伟业的宏大梦想。

成吉思汗攻破金中都后,下令将士在城内任意抢劫。

不久,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同样把这里选为皇家都城,这就是后来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提到的元大都。

在“新首博”的展线上,距离海陵王迁都场景不远的地方,就是元大都的积水潭码头场景。

1264年,谋臣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定都燕京,并设计了新年号为“至元”,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

按照蒙古族人的风俗,火烧过的地方不能用,忽必烈令刘秉忠在金中都原址旁另选新址建城。

在“新首博”的城建展厅内,可以看到当年元大都的巨大建筑构件。

元大都的建设历经了20多年。

当年刘秉忠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为元大都开辟新的水源,最终完成这一任务的是刘秉忠的学生郭守敬。

当年连接通州和元大都的运河贯通后,江南的运粮船可直抵元大都城内的积水潭。一时间,盛况空前。元世祖忽必烈见此情景,非常高兴,当即给这条河赐名为“通惠河”(图8)。

(8)今日积水潭

河水最终与积水潭相接的地方,就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后门桥。今天的后门桥南北桥头各有一对伏水兽,东北角的一头伏水兽就是当年留存下来的。

当时刘秉忠除了考虑把积水潭保留在城中,对于这座城市的整体规划,都有着严格的定制。那么刘秉忠当时规划元大都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呢?

1274年,光照天下大都市的宫殿建成,这年的正月初一,忽必烈在新宫殿举办大典,接受百官朝贺。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北京的中轴线开始形成,这条中轴线,经历了元、明、清至今再也没有变过。

自3000多年前北京地区出现最早的城市,到850年前,金主完颜亮在此建立金中都,北京完成了它作为都市的初创时代。

而此后至今的850年中,北京的历史就和中国的历史愈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映射着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兴衰。这850年的历史不但写在史册上,如今作为一个城市的经历和性格,还融会在这座首都博物馆的生命和文化中。

猜你喜欢
燕京金代壁画
三观壁画
空竹
燕京针灸名家于书庄“临证五明”理论的应用经验与体会
“反美”壁画
浅解三字经 (之八十五)
金代社会阶层间个体晋升的途径
“飞蛾”修复壁画忙
燕京矿泉水的三大优势
从猛安、谋克官印看金代的尺度
海丰镇的兴盛与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