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传统 取信于临床

2008-11-19 09:16刘友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8年11期
关键词:骨伤科正骨曲度

刘友成

关键词正骨推拿流派罗金殿学术经验

我自2000年在北京市朝阳区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进修,受恩师罗金殿教授指教,学习掌握了中医正骨推拿的精髓,长期使用于临床,并不断思索探讨,深感中医正骨推拿植根于传统,源远而流长,取信于临床,深得患者信赖,现就我的一点学习体会分析于下:

中医正骨推拿流派是起源于中医骨伤科,中医骨伤科有两大治疗领域:骨折和伤筋。在伤筋领域的治疗中逐渐进化出来了正骨推拿流派。它与中医各科均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有自己的鲜明的学术特色。

1道法自然

《孟子·离娄》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启然”。《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顺其自然则为道,世上万事万物皆有其自然之性,如水向低处流,植物的春生夏长,结合正骨推拿,在手法治疗及辨证诊断中均应考虑此点。如常见的颈椎病,正常的颈椎向前有一定的生理曲度,久患颈椎病者则此生理曲度消失变直,甚至反弓。那么手法应用矫形方法,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其正常曲度,如果同时伴有肌肉痉挛或纤维化,则为正骨流派所认为是筋结或筋索、筋硬的范畴。筋以柔为顺,则手法应以分筋理筋,复贴复压为主,目的是恢复筋的柔软,张弛有力的生理特征。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即认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是不可逆转的,颈椎病也是不可治愈的,致使病人悲观失望,医生灰心丧气。恩师罗金殿先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运用中医正骨推拿传统理论,独创正骨矫形,分筋理筋手法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并且大部分病人经1-2个疗程的治疗,复查颈椎x线片均取得生理曲度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的满意疗效。

2筋骨并重

俗语云:“筋骨相连”、“打断骨头连着筋”、“伤骨必伤筋”。治疗当然筋骨并重了。恩师罗金殿先生就特别强调筋骨并治。如:骨折病人,在正骨复位后,对周围的筋脉还要应用复贴复压、捋顺的手法治疗筋脉的扭曲、出槽,使之紧贴于骨,这样骨折恢复得又好又快,后遗症也少。我在临床上曾看到一些医生不知筋骨并重为何物。如:治疗急性踝扭伤病人,一照片子,喔,外踝裂缝骨折,没有移位,那就石膏固定吃点药,休息休息吧!2个月后_一复查,骨折长好了,踝关节也僵硬了,这就是只见骨折,不见筋伤之患了。如果当时牵拉一下踝关节,再把筋捋一捋,脚趾头拉一拉,就不会有此后遗症了。再有常见的小关节移位即骨错缝,在复位后还应把周围的筋理顺,疗效才巩固,若不然,关节复位了,但筋还是僵硬的,筋一拉又把关节拉错位了。

3整体观念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局部的病变都会牵及全身,有时全身的病变也会反应在局部。如糖尿病人易患骨质疏松。肺结核病人久治不愈易患骨结核,这在临床上都应充分考虑到。又如:老年性腰病,大部分伴有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年过耄耋则筋骨衰颓。”从手法触摸诊断上,有棘突的偏歪或后突,又有软组织的症挛及变性,即筋结或筋索。那么治疗就不能只重局部不重整体,一味蛮干,强行正骨理筋,遇到这种情况,应以理筋为主,把筋通过手法分理捋顺,筋变柔软,自然症状就减轻了,安全又有效。

4辨证施治

大家印象中,正骨推拿是力气活,好像与中医基本理论联系不大,这是一种偏见。高明的正骨推拿医生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灵活有力的双手,还要有深厚的中医理论知识。在这方面,我有过深刻的教训。有一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经过正骨复位、理筋、点穴,5次治疗后症状即消失,但1个月后又复发如初。这样反复了3次,后我引起警惕,观其人,面色萎黄少泽,举止无力,切其脉则脉搏细弱,观其舌则舌质淡红苔白润,辨为气血亏虚型腰腿病,改变治疗原则。手法以理筋庶穴为主,配合内服十全大补汤加杜仲怀牛膝,经1个月治疗,终告痊愈,因为正骨推骨专业接触多为颈肩腰腿痛为主或急性骨折伤筋患者,气血阴阳的虚实并不那么明显,但我们也应引起警惕,时刻以中医辨证施治为基本理念,方可避免头病治头,脚病治脚的弊病。

以上仅为本人的粗浅体会,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高明人士斧正为盼。

猜你喜欢
骨伤科正骨曲度
中医骨伤科应用护理临床路径带教的效果
颈椎曲度的改变对缺血性头晕的危险因素分析
正骨没那么神
图说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找回消失的“颈椎曲度”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曲度与书法演进之关联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