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也危及热带地区

2008-11-28 02:50
百科知识 2008年22期
关键词:热带地区华氏度热带

郭 兴

在公众的眼光中,热带已经是够热的了,气候变暖怎么能伤害到热带地区的物种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调查。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罗伯特·K·科尔韦尔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哥斯达黎加地区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对热带地区的植物和动物的威胁更大,许多低地物种可能正处于危险之中。以昆虫为例,热带的生物如果生活在其最高的温度之中和更温暖的条件下,可能导致它们衰退。

科尔韦尔认为,全球变暖对热带地区生物的影响是一种损耗,它可造成生物慢慢地退化。不过,现在很难有明显的证据出现让人们看到热带地区的物种衰退。但是,研究人员估计,在一个世纪期间,温度升高3.2摄氏度(5.8华氏度),则研究人员研究的热带低地的1902个物种中有53%会受到损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今天的丛林会贫瘠荒芜,但可能是杂草丛生。而热风也会吹得一些物种不再生机勃勃和繁荣兴旺。

处于较冷地带的热带植物和动物也很难逃离日益升高的气温危险。原因在于,热带物种只有在较小范围可以迁徙以维持它们目前生长的适宜气候。而大部分热带物种可以逃离的途径是,跟着气温的转移向热带地区的山脉逃离。

例如,物种向山上转移,每升高1000米,气温可降低5.2摄氏度(9.4华氏度)到6.5摄氏度(11.7华氏度)。但是,如果赤道物种向南或北转移,要达到向山上转移的相似温度,则物种必须向南或向北迁徒1000千米以上。这对于物种来说困难更大,不如就近向山上转移。但是,也并非所有的物种都能转移。例如,已经在热带地区山上生长的物种就没有地方可攀登了。

美国《科学》杂志的另一项研究指出,气候变暖已经扰乱了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一部分哺乳动物的生存范围。例如,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哺乳动物金花鼠的数量在减少,因为它们已不能再往高处迁徙了。而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巢鼠也在迁徒到海拔更高的地方,因为那里更为凉爽。

全球变暖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还表现在让致病微生物更为活跃,因而可能导致人类更多的疾病,严重地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例如,在研究人员新近总结的对人类危害最大的12种疾病中,致病原大部分都生存于热带地区,而且随着气候的变暖,这些病原体的致病力更强,甚至能蔓延到温带和寒带地区。

这12种疾病或疾病原因是霍乱、埃博拉、裂谷热、黄热病、昏睡病、红潮、瘟疫、寄生虫、犬巴贝斯虫、肺结核、莱姆病和流感。例如,霍乱的病原菌霍乱弧菌在温暖和潮湿的天气中特别容易传播,黄热病是典型的热带地区疾病,通过蚊子传播,由于气温升高,现在已经开始向新区域传播。埃博拉也是热带雨林地区的疾病,随着气温升高,不仅会在非洲频繁出现,还会蔓延到其他地区,而埃博拉的大杀伤力已经让人类不寒而栗。

寄生虫病有多种,随着温度升高、降雨增多,无论是热带还是温带和寒带地区,都可以让寄生虫存活更久,从而可以寄居到人体,对人类和动物的威胁增大。瘟疫是一种泛指的疾病,如鼠疫,可通过啮齿动物和跳蚤传播,气候变暖不仅让病原菌,如鼠疫杆菌大量繁殖,而且也大大扩展了它们的中间宿主老鼠和跳蚤的生存空间,让瘟疫的传播更为厉害和迅猛。红潮是通过释放双鞭甲藻神经毒素、软骨藻酸以及贝类毒素毒杀人类,但它们最大的影响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尽管流感在世界热带、温带和寒带各个地区都可以发生,但由于气候变暖,导致流感病毒更容易繁衍,而且容易变异,生成新的病毒株,导致病毒的毒力和致病性增强。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流感大爆发,导致2000万~4000万人死亡,今天的气候变暖提醒人类必须要防范类似西班牙大流感悲剧的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张田勘

猜你喜欢
热带地区华氏度热带
欢迎来到世界上最冷的村庄
小水滴的奇幻之旅
城市化对热带地区大型深层滑坡加速失稳的影响研究
我喜欢的水果
35度还是95度
热带风情
热带的鸟儿
热带地区叶菜类蔬菜水耕栽培技术
圆滚滚的热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