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感智慧写美丽的语文故事

2008-11-28 11:05曹明海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10期
关键词:卫东语文课智慧

王 慧 曹明海

情感智慧是情感和智慧相融的智慧家园。它与人的生命智慧、人文智慧、认知智慧、理解智慧、审美智慧和创造智慧等互为渗透交叉,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应该说情感智慧和语文教学的关系犹如水与池塘一样,没有情感智慧,也就没有语文教学的生机和活力,语文课的魅力也就无从说起。多年来,在语文的田野上痴情耕作的李卫东老师,正是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智慧谱写一个个“温暖人心”的美丽的语文故事的典范。从泰安到北京,从山东到全国,这感动人心的语文故事,以阔大的张力传播着李卫东老师的语文教育精神、语文课程理念和语文教学智慧。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语文故事所展现的场景,心在其境便会发现:李卫东老师是语文教学的诗人,他富有诗人的情怀,又富有诗人的底蕴,他开拓的语文教学是诗情的教学,他建构的语文课堂是诗意的课堂、体验的课堂、审美的课堂。这种诗情、诗意满注着他对语文教学的热情与诚心、勤奋与劳累、才气与灵气,他以全心身的生命投注和追求教学,在语文教学的一线创构着诗的华章;李卫东老师又是一个语文教学的智者,他富有语文的智慧,又富有教学的智慧。在语文的世界里,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他都会用语文编织出智慧的锦缎。他的文字是灵动的,他的教学语言是机智的。在他那里,语文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是灵性飞扬的世界;在语文的课堂上,无论是自己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他都会以别有创意的教学机智开拓出充满生机活力而且扎实有成效的教学创新活动。他建构的语文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扎实的课堂,有创意和实效性的课堂。应该说,李卫东老师用情感智慧编织的语文故事,实际上是以他的热情执著、勤恳劳作和才气、灵气的生命投注来完成的。

一、突破语文教学的“端点思维”

“端点思维”,就是指思考问题的时候常走极端。李卫东老师认为其突出的表现有二:其一,游移不定,两端滑走,思考问题从不会想到在两端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在这种思维观看来,“极高明而道中庸”那算什么,那叫“没观点”,那是“滑头一个”!其二,以“深刻的片面”自居,不惜“矫枉过正”、“剑走偏锋”,在带来正面冲击力的同时,更带来极大的破坏力。不能突破这种“端点思维”,语文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这里从“继承”与“发展”、“科学”与“艺术”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以使我们看清突破语文教学“端点思维”的必要性。

继承与发展。李卫东老师认为,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学态势,是与轰轰烈烈的市场经济大潮流分不开的。教学模式、教学套路之纷纷出台是大势所趋,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令我们为之欣喜的。但面对如此态势,关键的是我们的改革者需要明确两个问题:“新”的是否一定有生命力?“旧”的东西是否一定要弃之东海?往往在这个简单的问题上,有不少人偏执一端,或急于去构建一个又一个庞大的教学新体系,或固步自封恪守祖训抱住古董不放。原因就是忘了一个极其明显而又简朴的哲学原理:没有继承便没有发展,发展是对传统的扬弃,是在继承传统有益东西之基础上的创新。李卫东老师强调,从语文学科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是一篇篇活生生的课文,一篇篇负载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折射着一定时代历史文化状况的生动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当然不能不考虑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遵循作品产生的规律去实施教学。为文之道讲一个继承发展,教文之道也当以历史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语文教学应从继承中求发展,李卫东老师认为这是不应该有异议的。他说,譬如语感问题,实际上语感的培养古已有之,我们的祖先很注意涵泳、体味、思索的教学,这也是符合古汉语固有特点的。近几年语感教学的呼声愈来愈高,但也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种是视古人语感教学为至宗至本,一味强调模糊感知、混沌体验,在教学手段上只强调诵读、背诵的特殊功效;另一种是借助于现代汉语学或西方语言学理论,刻意强调语感的科学训练,在教学手段上注重模式与流程的制定与操作。两种主张各执一端,互不两立,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实,这大可不必,“新”的与“旧”的该是水火不相容吗?继承与发展不能成为孪生姐妹吗?诚然,现代语文是古代汉语言文化源远流长的结晶,但也不能把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区别一味抹掉。符合当今语文教学实际的“语感教学”,能否在古今、中西结合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加以构建,值得新时期语感教学研究者深思。

科学与艺术。李卫东老师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学科,有其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独特的学科规律,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科规律,注重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语文学科又以整个人类的历史文化背景为载体,有其艺术的灵性,教学中还亟需较强的艺术化。两者在理论上自成一体,在教学实践中又必须和谐统一。实际教学中,我们有时却往往执其一隅,人为地把二者割裂开来。近几年来,对语文教学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孰优孰劣颇有争论。科学主义者注重强调语文学科的科学性、确定性,主要从静态的角度来剖析并规范语文教学,极力突出教学模式的操作;人文主义者则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模糊性,主要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语文教学,刻意讲究教学艺术的灵活变通与运用。结果是科学主义者陷入机械生硬粗糙的窠臼,人文主义者陷入神秘诡谲的泥淖,都没有把语文教学导入坦途。其实,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与艺术化二者并不矛盾,语文教学应在确定性与模糊性、规定性与灵活性的辩证运动中求得发展,没有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也就没有艺术的展现,没有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便没有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李卫东老师指出,处理好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与艺术化,首先得正确看待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模式,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没有形成一定教学模式的教学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学,一味强调课堂教学的明显操作性、极强的推广性。在形式上便是极为风行的几步几式教学法,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规定得清清楚楚,大有不可越雷池一步的架势,对颇有新意、艺术味浓的语文课,动辄就斥之为“花拳绣腿”。另一种观点认为语文教学不需什么模式,他们认为语文教学一旦形成模式,还会有什么味道呢?语文教学应刻意追求美感,把语文上得随心所欲、出神入化,不应有什么可遵循的教学的“格”,视“教学模式”为“清规戒律”。这两种关于教学模式的不同观点,正是割裂语文教学科学化与艺术化的必然结果。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以一种科学的方式确定下来,没有一定的教学模式那不成了自由市场?但语文教学又需要不断突破自己,需要艺术的变通,要把每堂课上得有滋有味。教学实践中,教学模式与教学艺术是一对孪生姐妹,二者共同产生、共同发展。我们需要语文教学模式的形成,但摒弃机械生硬、亦步亦趋的模式化;我们需要语文教学艺术的灵活运用,但不赞成华而不实、奔放不羁的为艺术而艺术。

二、上出语文课的味道来

人们听过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会说这堂课上出了语文课的味道,听得过瘾。有“味道”是对教学的赞赏和认可,但却又是一种比较模糊的评价,这“味道”到底指什么?到底怎样才算是上出了语文课的独特味道?李卫东老师认为,要努力在“实”、“活”、“美”三个字上做些文章。一堂熔“实”、“活”、“美”于一炉的语文课,必定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堂“味道”纯正的语文课。

(一)实

在90年代中期,李卫东老师参加了“第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参赛教师都是有备而来,竞争相当激烈。自然,大家对专家评委的评课思想就极为关注。作为评委之一的钱梦龙老师在大赛期间的一次报告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评委,我们评什么?就是评你的课中有没有体现正确的教学思想。”评教学思想,可谓一语中的,在当时所有的参赛代表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种教学思想又指什么呢?它让李卫东老师记起了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的几句话:抱着入场看戏的态度,欣赏台上演员的一举一动、一眼一板,而忘掉了学生的倾向是不足取的。从听课的角度讲,就应该注意教课的教师怎样指导和启发,尤其要注意学生是不是真正从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中得到益处。意思已经说得相当清楚,听课不是听戏,而是听你这节课学生到底能获得些什么。自然,我们上课的更不是在演戏,而是在教学生学。一堂具体的语文课只有建立在“教会学生学”的基础上,才算真正地找到了根,落到了实处,才算是一堂体现了正确教学思想的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怎样才能把课教实在呢?李卫东老师认为,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应用学科,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教育的任务应是既教会学生语言又教会学生做人,作为一堂具体的语文课就应既有明确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又有审美熏陶的情意领域目标。一堂课有了科学完整而又具体可施的教学目标体系,才能做到教者心中有底,学者豁然开朗。遗憾的是,连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都要介绍一下“新闻提要”,而我们现在不少的语文课却压根没有或者至少看不出明确的教学目标。问题倒不在于目标出示的种种形式,而关键在于师生到底有没有共同努力的方向。试想,一节课听下来,连听课教师都懵懵懂懂,没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印象,学生又能获得点什么呢?教学目标是否实在、具体,关系到学生有无实际收获。“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教学目标就是“桃子”,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起着定向、激励、调控的重要作用。

(二)活

李卫东老师认为,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应该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等卓有成就的语文教学专家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个成功的范例。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应该少走些弯路才是,但不少情况下却是越学越不会教了。是他们的教学思想不对头?显然不是。吕叔湘先生在《关键在于一个“活”字》的讲话中对此有精到的剖析:“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如果不会活用,任何教法学法都会变成一堆公式”;“总而言之,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对于这个“活”字,我们不妨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教活”,二是“活教”。把课“教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活教”则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怎样才算得上“活”呢?刘国正先生在《说“活”》一文中曾有一段精彩的阐述:“就课堂教学来说,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所谓“活”,就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融为一体的和谐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李卫东老师指出,这就需要教师照顾到教材、学生、教师这三个要素的具体特点来灵活施教。

1.教材处理“活”。教材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中介,能否正确把握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材,是课堂能否“活”起来的前提条件。根据文章构思行文的不同特点,灵活安排恰当的教学思路。对于那些结构简明、演绎性较强的文章,可按文章行文的轨迹,自然顺推,处理明快、清晰。有些文章用“中间开花”的教学思路更为有效,即先挖中间,而后顺搭两头。如李卫东老师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在简要分析题目的基础上,挖出“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这一过渡段,引导学生朗读体味作者对百草园的深深依恋之情,以情促读,自然过渡到对百草园一部分的重点讲读,而后顺手搭连“三味书屋”一部分,进行简要分析对比,领悟文章中心。运用“中间开花”的处理办法,这中间须能带动两头以至全篇,且能产生科学高效的课堂结构效应,否则便只是应景的摆设而已。另有一些文章结尾往往是全篇的“最甜处”,即问题的包孕处,教学时不妨单刀直入,拎出结尾,“倒嚼甘蔗”,从尾部教起,如《社戏》等。

2.学生调动“活”。李卫东老师认为,看一堂课上得活不活,关键看学生,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怎样才能使学生活起来呢?这就需要教师去充分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充分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苦与乐,触发他们语文学习的兴奋点。因为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与教师进行融洽的配合。李卫东老师强调“语文教学就是从课文里走个来回”(张志公)。这一来一去,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教归教、学归学,学生走马观花、一无所获。只有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把语文融入生活,让学生带着一份心情,带着一种兴致去体味语言、顿悟人生,这个“来回”才会充满无穷乐趣。如教学《枣核》,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远离家乡的滋味和感受,以及采用怎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等,学生的话匣子就会被打开,课堂就会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流动发展。

(三)美

李卫东老师认为,语文课应是美的。无论是“味如稻粱”、“味如肴馔”,还是“味如醯醢”,都应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时空中得到美的陶冶、美的净化,充分感受到美的味道。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如果照着教学法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罗丹在其《遗嘱》中也说:“要点是感动,是爱,是希望,战栗,生活。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李卫东老师也强调,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审美趣味的人,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挖掘一切美的因素,和学生一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1.体态美。首先是表情要美。李卫东老师说,表情美并不等于一味地微笑,而是要用丰富的表情去诉说一个个或悲壮或幽怨或清新或欢快的美的故事。教学《最后一次讲演》,表情自然慷慨悲愤,似剑拔出鞘;教学《春》,表情自然就是欣喜欢悦,如行云流水。单单一节课之内,教师的表情亦应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变化。表情不只挂在脸上,更重要的是刻在心上。其次是手势要美。结合课文的讲析,恰当地配以手势,会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听潮》中“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这些句子好在哪里,不妨跟学生们一块用手势模拟一下“沉吟”、“拂”、“飘”的情状,学生既兴奋又乐意投入,其理解的深度要比教师大讲特讲好得多。《孔乙己》中“罩”、“排”、“摸”等动词写得生动贴切,怎么个贴切法,不妨让学生用手势做一下,在师生模拟、体味的过程中,课堂会渐入佳境。

2.语言美。作为语文教师应是语言运用的典范。李卫东老师强调,语文教师生动优美的课堂语言,是“粘”住学生的有利手段。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抓好导入语和高潮渲染语的精心设计。前者意在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后者则是针对教学重点的重锤敲打,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给他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教学语言美的魅力更体现在课堂随机的“碎语”、“插入语”和“即时评点语”上,这是一种更为鲜活的语言美,是教学机智的表现,是教师深厚语言积淀的体现。如魏书生老师在教学《统筹方法》一文时,让学生口头列举现实生活中运用统筹方法的实例,不少学生都是列举做饭、烧水之类,针对此魏老师风趣地说:“咱能不能把自己从狭小的厨房里解放出来啊!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学生会心一笑,课堂深入发展。另外,教学语言的运用必须把握住“度”。导入语应简洁明快,不宜拖沓冗长,也不宜突兀生硬,否则课堂一开始便会冷场。煽情性语言不宜过深而变成教师的个人演讲,这正如煽炉子,如用力过度,炉火就会熄灭。课堂随机语,不宜刻意追求幽默风趣,否则只能变成噱头,事与愿违。

3.板书美。板书是一种凝固的语言,以文字、图表、图画等手段体现教者的教路和学者的思路。李卫东老师认为,因板书直接诉诸于学生的视觉,所以板书设计应有一种雕塑美,给学生以智的启迪和美的陶冶。无论是文字式板书还是图形式板书,都应力求简洁、直观、形象、新颖。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不应只是映入学生的眼中,更要写在学生心上,使其铭记不忘。板书设计不宜一味求全求细,否则就会为板书而板书,课堂上师问生答、师写生记,忙忙碌碌、按图索骥,全是为了那几个字忙活,毫无实用价值和美感可言。事实也证明,板书设计不合理,就往往制约着教与学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成了“满堂灌”或“满堂问”的祸根所在。

4.美读。李卫东老师认为,美读对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及审美感受能力极有裨益。美读指导中,不应只注重节奏、重音的整齐划一,而要把着力点放到怎样通过朗读过程拓展想象、涵养美感上。比如李卫东老师在执教《七根火柴》时,启发学生想象无名战士数火柴时的神情姿态,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出来。学生们跃跃欲试,其中一学生的朗读见解令人耳目一新:“我基本上同意刚才同学的读法。但这几个数字的读法应有所变化,不是一味的低缓。我想无名战士读‘一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语气应稍强,露出喜悦;读‘二时伤口可能隐隐作痛,语调应稍微低重一些;而读‘三时伤口可能发作得厉害,但他强忍住伤痛,声音从牙缝中硬硬挤出……”当这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完后,我们的眼睛里已噙满泪花,教室里出奇的静。说实在的,当时我们压根没想到这位学生想象得如此丰富,几个枯燥的数字,竟被她读出了一幅壮美的画面。美读,让学生读出了文章的意蕴,读出了文章的味道。

“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课堂何尝不如此?李卫东老师的基本思想,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活”、“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包涵、和谐一体的。把课上实、上活、上美,即可谓上出了语文课的味道来。

[作者通联: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卫东语文课智慧
Nanosecond laser preheating effect on ablation morphology and plasma emission in collinear dual-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祝卫东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Long-term efficacy analysis of minimal incision osteotomy for treatment of hallux valgus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