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A)

2008-12-23 08:33王希顺
关键词:光屏玻璃板凸透镜

王希顺

一、填空题

1. 如图1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如图1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2. “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银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并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有______.

3.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_,“取火”时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_位置.

4.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______.

5. 小明家的白炽灯用了几个月后亮度变暗,原因之一是钨丝在高温下先______成钨蒸气,然后凝华在玻璃内壁上,影响了玻璃的透光性.

6. 夏天,扇扇子感到凉快;冬天,寒风吹来觉得特别冷.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______.

二、选择题

7. 在联欢会上,小英同学在演出前调节小提琴弦的松紧程度,目的是调节().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振幅

8.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9.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____________

B. 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 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 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10. 如图2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 A处应是紫光______

B. 只有AB之间有光

C. 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 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11. 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2. 图3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所给信息判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熔点是0 ℃,在第2min到第3 min 内是固液共存态

B. 该物质的熔点是0 ℃,在第0 min到第4 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

C. 该物质的熔点是-4 ℃,在第5 min到第6 min内是液态

D. 该物质的熔点是0 ℃,在第5 min到第6 min内是气态

13.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 “凝重的霜”是升华现象 D.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14. 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电阻R1和R2组成并联电路,则应将().

A. S2闭合,S1、S3断开 B. S3闭合,S1、S2断开

C. S1、S2闭合,S3断开 D. S2、S3闭合,S1断开

三、作图题

15. 郑州东区国际会展中心前的龙湖湖底安装了一些彩灯,晚上,灯光把龙湖装饰得非常漂亮.这些灯发出的光有些发生了折射,请你在图5中大致画出其中一条折射光线的光路图.

16. 请你根据图6乙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将甲电路图补画完整.

四、实验探究题

17. 在探究水的沸点的实验中.

(1)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下图中所示四种,正确的是().

(2)当水沸腾的时候,小明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7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 ℃,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只需要写出—个可能原因)

18.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清晰的像(如下页图8所示),此时物距范围是:______.在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三种光学器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_____.若有位同学摘下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1)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像变清晰.

(2)请根据此实验,简要说明近视眼看不清楚物体的原因: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

19. 杨光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9中画出蜡烛AB的像A′B′.

(2)杨光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0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象.

(3)从图象中可以看出h与s的关系为:______.

20.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小峰却不以为然,与小芳发生激烈的争辩.小峰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芳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的观点.请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

(1)实验器材:______.

(2)实验过程:______.

(3)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简要回答)

21. 小明同学在做过“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的电流与各支路的电流的关系”的实验后,有一个设想:能否只用一只电流表,只连接一次线就可以完成这个实验?(估计通过灯泡灯丝的电流大约不能超过0.2 A)

(1)你认为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

(2)在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3)简单叙述你的实验步骤.

(参考答案见第60页)

责任编辑 蔡华杰

猜你喜欢
光屏玻璃板凸透镜
光屏的作用
空杯提重物
空杯提重物
玻璃板成像小实验
像与物大小关系如何判断
去掉光屏在哪能看到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