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治本之策 推动廉政建设

2008-12-24 10:26林蓉蓉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校务治本廉政

林蓉蓉

近些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距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一些地方,腐败案件仍呈多发态势,甚至以往被认为最圣洁、最清廉的高校,也成了案件多发的新领域。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条是缺乏治本之策。为使廉政建设达到治本的目的,首都师范大学党委除了进一步加大监督和惩处的力度之外,还着重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在制度机制建设上下功夫

学校党委认为,贯彻党中央关于注重治本的思想,就是要把预防腐败放到学校事业发展中去,与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各项制度机制的措施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落实,真正融入学校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发展建设的各个环节,使腐败不能在制度机制层面上找到滋生和蔓延的土壤与环境。近几年来,校党委高度重视制度机制建设在预防腐败方面的治本作用,大力推进预防惩治腐败体系建设,自2006年起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党风廉政教育制度、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制度等13类共178项制度,内容涵盖了财务、基建、采购、招生和科研经费管理等各个方面。

在上述制度机制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校党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校务公开机制工作,将其作为校党委推进治本之策的着力点。

对于校党政领导班子来说,决策是否得当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往往是永久性的和无法挽回的。多年来校党委始终坚持三重一大制度,在决策时主要把住了3个环节:

第一,坚持调查研究。校党委对重大问题作出决议前,始终坚持从调查研究入手,有关部门和主管领导要对决议的可行性及风险进行前期论证,学校设立了教学、科研、资产、人事、学生管理等若干个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重要投资、重要奖项等进行论证,例如:“211工程”建设立项、重点学科的遴选、新校区的投资建设、干部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高级别人才工程的评审和建设等,都是经先期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后,再提交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

第二,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面广的问题,决策前一定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使决策的过程成为不同意见相互碰撞,经过比较论证以寻求最佳方案的过程,成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在民主基础上形成正确集中的过程。

第三,依照程序办事,处理好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把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票决制和决策后的责任制有机结合起来。

第四,坚持校务公开。校务公开是治本的重要措施,公开的意义在于使群众有知情、参与、选择、表达和监督的权利,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领导干部依法治教,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而且有利于从制度上、源头上预防腐败,进而起到治本的作用。为此,校党委制定和公布了《校务公开工作方案》和校务公开目录,建立了校务公开网页,公开了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办事制度、办事过程和办事结果,形成了政策依据、办事程序、执行结果的全方位公开。为了使公开工作落到实处,还专门制定和公布了《校务公开监督工作方案》,依照方案定期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设立了校园公示栏和网上书记信箱、校长信箱,及时回复和解决师生员工反映的问题;建立了研究落实双代会提案制度;建立了常委会定期研究信访热点问题制度等。这些制度机制的建立,使师生员工能够在详细了解有关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管理和监督,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二、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下功夫

第一,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列入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中,在公开选拔干部时予以公布,同时也列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校党政一把手与中层领导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从领导职责上保证了廉政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第二,每年各部门各院(系)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年度工作时,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总结、一同考核,已形成机制。

第三,学校党政领导每人每年提交落实责任制工作总结;机关部处每年提交落实责任制完成全年任务的工作总结,已经坚持多年。

第四,视情况,将一些信访举报先交由有关的主管校长和部处长查处教育,而不是事事都由纪委监察室出面,以此增强领导干部在推动本部门廉政建设方面的责任意识。

第五,鼓励和支持职能部门规范管理,严于自律,调动他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积极性。例如,条件装备处处长主动与全体职工签订廉政责任书,注重建章立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采购工作各个环节不出问题。他们发明了采购环节“三人接力法”,第一人负责标书、招标和签合同;第二人负责执行合同、分管供货和付账;第三人负责验收和入账等。采取这种分权制衡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个别岗位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既规范了管理,又达到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目的,效果很好。现在,主动邀请纪委参与监督把关的部门越来越多,如研究生部、科技处、基建处和后勤集团等,有的部门还把纪委作为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等。

今年4月,《中国纪检监察报》以《以制度之力荡涤尘埃》为题,报道了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三、在教育上下功夫

第一,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教育。学校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如2006年开展了“执行党的财经纪律,规范管理,从严治教”主题教育;2007年开展了“加强作风建设”主题教育;2008年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每次的主题教育都精心制定方案,印发学习资料,组织党课或专题报告,组织参观或社会实践等。通过持之以恒地抓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作风教育、党纪政纪教育、法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干部,打好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法律法规底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第二,坚持警示教育。学校在开展主题教育的同时,每年还要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及时转发上级机关查处案件的通报、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和分析学校内部案例、举办警示教育展览、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和监狱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方式,充分发挥反面教材的作用,促使领导干部自警自重。

第三,提醒教育。学校通过为新任干部讲廉政党课和开展廉政谈话,把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要求郑重传达给干部;坚持定期召开廉洁自律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根据信访和群众反映,对个别领导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质询或诫勉谈话,做到早提醒早打招呼。

第四,廉政网络教育。校纪委开设党风廉政建设网,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报道廉政建设信息,介绍先进人物事迹,通报违法违纪案件等。通过征求意见不断改进,近几年来廉政网页已经有了较高的点击率。

第五,职能部门自主开展教育。主管职能部门根据其业务特点自觉开展廉政教育活动。例如,财务处对全校财经人员开展经常性的财经纪律教育;人事处每年对新教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科技处、社科处对学科带头人和教师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等。这些自主开展的教育活动,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使预防腐败教育寓于业务工作之中,收到了良好效果。通过上述措施,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廉洁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治本功能,努力创造领导干部廉洁治教的良好氛围。

注重治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学校人才队伍健康成长,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治本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环境。■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包和春]

猜你喜欢
校务治本廉政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铁肩担得治本策
廉洁文化新春行川城劲吹“廉洁”风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应加大“治本”的力度
落实校务公开,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做好信访工作要标本兼治
校务信息化促进高校管理变革和数据平台建设研究
廉政领导力有助于提高廉政制度的执行力
王治本研究综述
完善校务公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