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干活的手”和“能飞的翅膀”

2008-12-29 03:57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23期
关键词:长者螳螂大雁

夏 风

人对鹰说:“我怎么就没有一对能飞的翅膀呢?”

鹰对人说:“我怎么就没有一双会干活的手呢?”

鹰对人说:“我借给你一双能飞的翅膀。”

人对鹰说:“我借给你一双会干活的手。”

于是人会飞了,却不会干活了,结果被饿死了;鹰会干活了,却不会飞了,被其他动物吃了。

上面的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呢?

编辑的开场白:

鹰有了“能飞的翅膀”便可以遨翔天际,人有了“会干活的手”便可以自给自足,对于他们而言,生存的能力似乎与生俱来。自然而然存在的东西往往不会被珍视,这个看似真理的事实在鹰和人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鹰渴望着那双会干活的手,而人憧憬着那对会飞的翅膀。想法的可行性不被证实便付诸于行动,结果多半是事与愿违,鹰和人实现最美好的愿望的代价,是失去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

一起看看同学们的跟帖。

王英跟帖

记得三毛说过一句话:“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所以,“能飞的翅膀”和“会干活的手”对于人和鹰来说,当然是非常值得向往和渴望拥有的,这也无可厚非。然而对于不切实际的梦想,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只去幻想一下,或者及时调整自己,哪怕走回头路,而没有必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否则,只会以悲剧收场。

刘一晨跟帖

“会干活的手”和“能飞的翅膀”,是人和鹰作为生命的个体而使自己求得生存的资本,离开了它,一切就不复存在了。一味盲目地去羡慕对方,却不惜抛弃自身生存发展的根本,当然就会成为现实的牺牲品。不能够了解自身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就会犯下愚蠢甚至致命的错误,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李奕帆跟帖

一个人看到一只雄螳螂为了追逐雌螳螂,落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他不禁对着这奄奄一息的雄螳螂说:“难道你的爱就是为了粉身碎骨吗?”雄螳螂用虚弱中透着坚定的语气答道:“不。我的粉身碎骨是为了爱。”那人彻悟。释然。我想,如果人和鹰的思想境界能够像雄螳螂一样,在乎的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体会梦想实现的快乐,则死无憾矣!

张果跟帖

在我看来,只要是有生命力的事物,都不会满足于自己当前所拥有的,而渴望得到自己所欠缺的。这也恰恰成为生命个体不断向上发展的力量源泉,哪怕他的思想看起来是那么幼稚不成熟。毕竟,前面的人或者鹰死了,后面的人或鹰难道就不可以吸取经验和教训,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使自己免于死亡的命运,彻底改变以往祖祖辈辈单调沉闷的生活方式?

吴荣跟帖

人生要有挑战极限的精神,这样才会不断突破自己,尽管挑战极限不可避免地会有危险或牺牲。不过挑战极限最好建立在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之上,不要去做野蛮和愚昧的事情。我相信一句话:命运在向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另外为你打开一扇窗。只不过,那扇窗你要自己及时去发现去开启,不要延误了时机。

方芊芊跟帖

人和鹰的想法确实有点另类,结局虽然悲惨,但毕竟他们体验了实现梦想的喜悦。我想起了那些从事着各种既非体育又非探险的运动员。比如惊险的滑雪赛。比赛的地点往往选定在陡得不能再陡的山崖,山崖底下最好还要是万丈深渊。参赛者不经审视滑行路线,就毫不犹豫地朝山崖下滑去。有的比赛干脆就在频频发生雪崩的山地进行。巨大的雪流像白色的猛兽紧追不舍,随时都有可能将运动员一口吞噬。他们仅仅是为了在生死搏斗中体验那惊心动魄的感觉,享受甜蜜快乐的过程。

刘方跟帖

看了这则寓言,我认识到人要学会适可而止,保持生命的弹性。超越是人的本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冲动。自由飞翔是我们的梦想,对探索永不止步、征服欲从不满足的人类而言,确实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但是,挑战应该建立在对自身能力的深刻认识之上,更应该首先建立在对自身的保护之上。只有我们认识了解了我们自己,才有可能挑战我们自身的极限。而当欲望凌驾一切时,生命一下子就会变得无足轻重,生命的安全也被放到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而悲剧就不可避免发生了。

曾佳跟帖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必须作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这样我们才可以重新飞翔。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技能,我们就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新的未来。没有可以干活的手,可以像鹰用嘴啄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可以学人用脚飞快地跑。怎么会落到死亡的命运呢?!

有位年轻的猎手,他枪法极准但总捕猎不到大雁,苦恼的他找一位长者求教。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往往是很困难的。但我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年轻人照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正在栖息的雁群闻讯后纷纷出逃,但没发现什么,便又飞回原地。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终于,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雁奴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长者提醒道。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了芦苇地,雁奴虽瞧在眼里但也懒得再管,年轻人举枪……

上面这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把你的想法和感悟写下来,投寄到编辑部,或发邮件到:jichanghappy@sina.com,让大家共同分享吧。截稿日期:12月20日。

猜你喜欢
长者螳螂大雁
我请大雁落山村
螳螂
螳螂
螳螂
大雁飞
大雁
《弟子规》节选
惹是生非螳螂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