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之钢琴音乐鉴赏教学思考

2009-01-07 03:06周山龙
新一代 2009年12期
关键词:作曲家音色旋律

周山龙

摘要:为了丰富现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综合性高校里开设各门艺术类的选修课已是很普遍的现象,其中包括音乐鉴赏类的各门课程。本人在音乐系担任教学工作,又兼学校钢琴音乐鉴赏的选修课,鉴于这门对其他学科学生不很熟悉的课程,总结一些上课经验及方法;通过对钢琴音乐鉴赏这门课的探索与研究,达到提升普通高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及综合素质。

关键词:钢琴音乐鉴赏;作曲家;旋律;节奏;音色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2-0165-01

从1709年第一台钢琴诞生开始,钢琴音乐就随着钢琴大师们的天才与智慧,如潮水般的态势在世界各国,经过不同的时期蓬勃发展。这其中包括不同的体裁、题材、风格,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从以前到现在的钢琴作品可谓是艺术的财富,人类精神食粮的宝库。钢琴是一种西洋乐器,进入中国并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比较晚的缘故,因此普通民众对钢琴音乐的了解以及对作品的领会、鉴赏并没有如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那么直接,也可以说没那么容易懂,这也说明钢琴音乐在我们国家的普及性。为了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以及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一些普通高校里都有开设各种门类的选修课,钢琴音乐鉴赏就是其中之一。选修的同学来自不同的系,每个同学对钢琴音乐的欣赏能力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这门课从教材的选编及教学方法尽量做到浅显易懂,以感受音乐为普及目的,深层次鉴赏钢琴音乐作品内涵作为提高的上课计划。为了达到这目的,作为钢琴音乐鉴赏的方法,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作曲家及音乐史的介绍

在赏析一部作品时,总缺少不了对作曲家的生平及时代背景的介绍,因为作品的风格特点离不开作曲家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人生经历,而且和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了作曲家的生平就可以更亲近作品,近距离感受作品的灵魂。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创作与1799年,是那个时期的顶点之作。它悲壮、热情洋溢的情感表达与贝多芬的遭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时的贝多芬已意识到自己耳朵的健康状况,这个作品正是贝多芬内心痛苦的挣扎,同时也是体现与命运相抗争的意志。因此了解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及时代背景是鉴赏音乐的重要环节。

二、对旋律的熟悉

不管是声乐、不同类型的器乐,旋律都是最为容易感染欣赏者。对于一首陌生的曲子,听一遍就喜欢上的毕竟还是较少。因此,反复听一段相同的旋律可加强对音乐的记忆,同时也可对音乐的美感做出判断。除了听以外,听者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也是很理想的方法之一。比如唱旋律、演奏乐曲或自己作曲对于欣赏音乐可达到催化剂的作用。这样,对于音乐的理解就可以更深刻,可从感受音乐的阶段慢慢升华到鉴赏音乐。对于钢琴作品来说幅度比一般的歌曲都要长,但是在钢琴作品中主题旋律还是比较短小的。由于钢琴音乐的特点,比如和声、织体的因素有可能对非专业的学生造成捕捉旋律的障碍。因此教师在鉴赏一部作品中应该引导学生找出旋律,同时反复听、唱主题旋律。这样从另一个侧面也可引起学生对钢琴音乐的兴趣、更深层次地理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三、节奏的感染

节奏是所有体裁音乐的骨架,它是组织所有音乐元素的中枢神经。在轻柔、缓慢的音乐中,节奏的感染力显得没那么强烈,所取代的是旋律的重要性。如果是节奏感强、富有动感的音乐,节奏的魅力就显而易见地被发现。对于不熟悉钢琴音乐的学生来讲,能引起他们共鸣的是明快的节奏、热烈的气氛,他们可以忽略钢琴音乐的其他因素而被这种强有力的表现力所感染。所有音乐都有即形象又具体的特点,比如作曲家对于所要表现的音乐内容及对象应该是比较明确的,同时音乐又具有抽象的特点,比如同一段音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于节奏感强的音乐,学生的反应还是比较一致的。即使对音乐不是很熟悉,他们也会指出这音乐节奏明快、热烈,会无意识地和音乐一起激动,至于这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也许就不太关注了。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一类音乐的时候因该加以引导。

四、从曲式结构分析

在鉴赏的众多钢琴音乐题材里,有一大部分是奏鸣曲,而奏鸣曲的年代又大多在巴洛克时期或古典时期,它们所表现的音乐内容比较含蓄,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讲存在理解困难的现象,其中反映较多的是篇幅长,在鉴赏时没有头绪。因此,简单讲解乐曲的曲式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我们并不是系统的讲解曲式,而是针对性地、与乐曲相结合地去说明。

五、从音色的角度引导

音色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因素,对音色的感知是对音乐表现内容、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起到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对于一般大学生来讲,怎么才能让他们最低程度地去判断、鉴赏音色的变化呢?这里先分析产生音色变化的几个方面的原因:1、调性的变化产生对声音印象的改变,产生色彩的变化。2、根据和声的变化产生色彩的变化。3、高低音程的变化产生的变化。4、音量的对比产生的变化。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是音量对比产生的变化。对于其他几个方面的因素学生就存在模糊或一知半解的印象中。因此,当这几个问题在乐曲中出现时,教师要加以讲解、分析,反复多次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音乐色彩的认识。以上是本人在钢琴音乐鉴赏上课实践中总结的几点经验。

钢琴音乐文化的传播与文化教育的实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作为音乐教育肩负着提高艺术修养、丰富音乐知识的重任。鉴赏课程在小学与中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尤为重要,然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都在农村,音乐教育的普及与实施还存在不全面、平均的现象。虽然素质教育在今天一直是被呼吁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还是占据教育中的主要地位,这也导致在一些地区小三科(音体美)一直不受重视的因素。这也导致在大学里出现音乐鉴赏能力差异的因素之一。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希望在现存的差异间从教学方法及教材的选编去平衡、消除这种差异,尽最大努力让对这门课有兴趣的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

猜你喜欢
作曲家音色旋律
春天的旋律
小小作曲家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