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清纯无染的自然本性

2009-01-12 05:47王春华
武当 2009年1期
关键词:神明精神

王春华

仙学(包括内丹学)的修炼过程,始终是以元神的提炼、净化和升华为其宗旨。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不断消除自我阴质的基础上,使自我纯阳化。因此,有必要对“神”(阴神和阳神)的概念与实质,有个比较全面而明确的认识。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古人把人看作自然界万物中的一物(亦称为“形”),也跟万物一样,莫不是遵循着太极之道、阴阳五行的气质交运而生成的。但人与万物所不同的地方是,“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太极图说》)。

那么,人的“神”是怎样产生的?它与人的感知能力又有什么关系呢?

《灵枢经·女神篇》如是说,两种(男的阳,女的阴)精气一旦相互结合,则产生出“神”。跟随神往来的叫作魂,跟随精出入的叫作魄。后世根据这段话进行注释,则魄就是“形”,即外在肉体的“灵”;魂就是“气”,即肉体内在的“神”。

“精”字的本义是,“经过筛选的米”(《说文解字》)。其含义与大地的关系很紧密。因此,古人把“精”分类于阴的范畴,与魄同届一类。但从神产生的根源来看,则是由男阳女阴两种精气结合而产生的,不具有大地的属性。所以,将“精”与“神”相结合,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讲的“精神”,属于阳的范畴。将精神魂魄按阴阳来划分,则如下所示:

(阴)—精—魄(灵)—地。

(阳)—神—魂(气)—天。

由此便可看出,人包括了形骸与精神两部分,合而为之。正如《淮南子·精神训》所讲的:“精神属于天(阳),骨骸属于地(阴)。如果人死后,则精神进入天的门,而骨骸则归于它的根源——地。”

在“神”的基础上,古人又依据五脏的生理特性,产生出五种“神明”的认识。所谓“神明”一词的解释,后世虽然有所引申,但在传统医学范畴内,主要是指人的意识和感觉活动。

关于“意”与“志”,《灵枢经·本神篇》云:“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即“意”是有所企图或打算,但还没有去实施行动的这么一种“神明”;而“志”则是在决定了这种企图或打算,并决心去做的这么一种“神明”。若把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经过思考或打算之后,再决心去实施的整个行为过程。因此,《灵枢经·本脏篇》认为,“志”与“意”具有控制支配精神,把魂魄收聚在身体内的作用。

从张介宾的注释中可以看出,神魂魄都具有往来的浮动性。如果没有“意志”把它们收聚在体内,就可能成为常常离开形体的“灵魂”。

志,寄附于精。肾的精由两部分所组成,一是来自父母的先天之精,二是来源于饮食的后天之精。前者是人生成的根源,后者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志是寄附在人的根源之气中,具有控制支配人体行为的“神明”。

意,不仅与神的关系紧密,而且脾之营气(内寄附着“意”)变化生成肝的血中寄附着魂。因此,意是一种能够控制和支配神与魂的“神明”。

综上所述,皆是从传统医学和养生学的角度来论及“神”(心神、肝魂、肺魄、脾意、肾志)的实质,与仙学(包括内丹学)所讲的“元神”有很大区别。

宋代张伯端认为,心与神两个概念虽然相近,但主次有别。心为根本,神是由心而生的,心的本体是无为的,不动的。“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元神之性耳,以有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欲念之性耳。”由此可见,心的本体处于欲念之动时,即生欲神;心的本体处于清净无为状态下,便可产生元神。《道生旨》也认为,元神是纯阳之精英,非五脏诸体之神也。元神能生其三魂七魄及诸体之神尔。这就是说,元神不是传统医学中所讲的以心神为主的各脏之神明。这与张伯端的观点是一致的。

又如,《止观大意》中“不变随缘,故为心,随缘不变故为性”之说,以及《南阳慧忠国师语录》中“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的比喻。皆与张伯端把心与神分为两个概念的观点相一致。

由上所述可知,仙学(包括内丹学)所讲的元神,实际上是“不变之心体”的自然本性。医家所论的心神、肝魂、肺魄、脾意、肾志等神明,皆是本性被情欲所染的“欲神”,或统称为“阴神”。又因本性是生来俱有的本来之物。亦被称之为“元性”。《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曰:“元性是何物为之?亦气灵凝而灵耳。故元性复而元气生,相感之理也。”

对于元神(元性)的修持,虽然在儒释道三教中各有偏重,但都是以“心为君”,采用“意”“志”佛家采用“未那识”具有控制和支配精神魂魄的作用,来提炼、净化并升华元神。

儒家修炼多以心性为主,但也不脱离命功。儒家以四书五经为其要典,讲究“安天乐命,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修炼目的在存心养性,克己复礼,以尽天年。

佛家修持重在“明心见性,通彻因果,二谛圆融”。对于生命现象的态度,是在了解和熟知后,进行去妄存真的超越,故有“造命之学”的称誉。因此,佛家在修持过程中注重对“性”的研修,而对人体生命采取抛弃的态度,但绝非是抛弃“自我”之真性。

道家修炼以《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经典,以气为命,修命为主,详命略性,但不离神,并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观点,讲究“效法天地”,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宗旨,致力于在了解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与命运相抗争,从而实现真实的自我。

内丹学派以全真道王重阳(北派)和张伯端(南派)为宗。两派虽然都遵循“性命双修”,但北派认为“识心见性”即为全真,而偏重于对性的修持。南派则认为,性命双修的内容,就是对人体精气神的修炼,因而偏重于丹法筑基,主张先以“全形”而渐入“全神”的修炼途径。

仙学不属于宗教的范畴,它是以生命的延续和再造为宗旨的实证学术,自远古时期就隐于民间。五千年前轩辕黄帝求道于广成子,广成子所传的“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的长生不死之道,即是早期仙学的雏形。那时,仙学的修炼还只是停留在延续生命的阶段,故有广成子“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的记载。

汉代后期,佛教传入我国,特别是唐宋之后内丹术的兴起,对仙学的发展和启迪均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时的仙学修炼,已由延续生命的阶段向生命再造的阶段迈进。这也是仙学理法为什么常用佛学和内丹学理论进行阐述的根本原因。

元神是塑造自我“真实生命”的根基,是一个无生无死。虚灵独存的本体。因此,古典丹经中常称其为“真我”、“真人”等等。然而,这一“真我”的塑造,必须在贯通小周天,并达到胎息和辟谷的功能状态之后,再经三年乳哺、九年面壁还虚的修炼过程,方能实现。其路途之遥远,修炼之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冲虚子语录》曾答曰:“本性灵光,非有非无,亦无亦有,隐显形相,安可拘一?”并列举刘海蟾真人以白气出神,西山王祖师以花树出神。马丹阳真人以雷震出神,孙不二元君以香风瑞气出神等数例,来证实虽然有相可见,但都不是以人的形象而出神的。又如:“南岳蓝养素先生以拍掌大笑而出神;丘长春真人自言,出神时三次撞透天门。直下看森罗万象,见山河大地如同指掌。”此二人皆无相可见,也亦非人体形象而出神。因此,仙道修持是否成功,并非只凭元神的显形显相为其标准。

为什么出神时会有如此之不同呢?《冲虚子语录》答曰:“当可以出定之时,偶有此念动,而属出机。未有不随念而显化者。故念不在化身,则不必见有身;念若在化身,则不必不见有身。”这就是说,出神时如果产生显形显相的念头,则元神即可显形显相,反之亦可无形无相。可见,意念的运用乃是修神阶段的关键。

仙学作为一门古老的生命科学,已经历了五千余年的发展和修证。由于仙学的修证走的是一条灭欲致虚的途径,与竞争激烈、人欲纵横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反差,这正是仙学长期隐于民间的真正原因。故此,《无上秘要》提出了修道成仙的三种关键性要领:“第一之要,先求长生;第二之要,当求藏形;第三之要,当避世荣。解此三要,道乃成。”

责任编辑柯超

猜你喜欢
神明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画地为牢
皂白之间
都精神
王的神明
拿出精神
读《伊利亚特》和《封神演义》有感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
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