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咬(牙合)在治疗前牙深覆合中的作用

2009-01-12 09:22刘卫华秦江山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14期
关键词:前牙

刘卫华 秦江山

[摘要]目的:探讨平导、摇椅弓、口外装置等在治疗前牙深覆合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深覆合患者,咬(牙合)打开前后拍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戴用平导可以使下颌骨向下旋转,下面高及全面高增加,打开咬(牙合)主要靠磨牙的增高,摇椅弓可以使下面高及全面高增加,打开咬(牙合)主要靠切牙的压低和磨牙的少量增高,磨牙增高的量较平导小。结论:6种方法打开咬(牙合)的机制不同,临床适应证不同。

[关键词] 咬(牙合);前牙;深覆合

[中图分类号] R78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b)-177-02

前牙深覆合是临床上较常用的上下颌牙弓垂直向关系异常。矫正该类错(牙合),其矫正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咬(牙合)打开的效果,在正畸临床上打开咬(牙合)常因时间长、疗效差、而使疗程大大延长。随着矫治经验的积累,进一步会发现矫治深覆合的意义不仅仅限于此,而是已经上升到关键环节。垂直向关系的调整对矢向关系的改善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是很多临床医生切身的感受。

1 打开咬(牙合)使黏结托槽排齐得以进行

有临床经验的医师都知道,在有间隙的情况下,正确黏着托槽,镍钛丝即可解除拥挤,但由于咬(牙合)深,托槽不能正确黏着,很简单的排齐就不能实现,而打开咬(牙合)整平牙弓需要使用刚度相对较大的弓丝来实现,刚度大的弓丝柔软性雅致相对差,不宜用于排齐,要求先有学“细丝”、“软丝”排齐的辅垫步骤。“粗丝”、“硬丝”方能入槽。但在深覆合,“细丝”、“软丝”的安放常常需要去除咬(牙合)干扰,打开咬(牙合)。排齐整平同步进行十分关健,也有很多方法。

1.1 平导或合垫支起咬(牙合)

平导[1]基托范围远中达第二双尖牙,厚度使后牙分开2 mm,平面与下切牙均匀接触,嘱患者全天戴用(进食)嘱按时复诊,后牙有接触时加高平导,使后牙再次分开2 mm,直至咬(牙合)正常。

1.2 摇椅弓

摇椅弓在NiTi方丝和不锈钢方丝上弯制,为也防止前牙唇倾,NiTi方丝上加摇椅时末端回弯,不锈钢方丝上加摇椅弓时前牙加负转矩[2]。

1.3 磨除托槽咬(牙合)高点

如果是个别托槽局剖受到咬(牙合)干扰,可照常在正确位置上黏着托槽,然后用牙钻磨除干扰处的托槽边角。好处是不必重新黏着槽,缺点是给结扎和以后加挂牵引带来困难。

1.4 低位黏着托槽

黏在没有咬(牙合)干扰的偏龈方的位置上,用弓丝从槽上方进行压低,待咬(牙合)打开再除去这些托槽,重新将新托槽黏在正确的位置上[2-4]。有时候托槽即使移动到低位还有咬(牙合)干扰,就需考虑放弃托槽,换用舌侧扣一类的小零件,只要能起到能让压低弓丝发挥作用的目的。

1.5 使用口外装置

在黏着托槽的同时,可配合使用切端帽合板加丁钩。其原理与加平导或合垫[2-4]相同,但由于是口外支抗,打开效果会好些,而患者的配合要更多一些。

1.6 种植支抗

种植钉打在前牙区的前庭沟处牙槽嵴上,弓丝与种植钉之间加牵引,支抗也较强,压低的效果好,也可以与多个阶段的矫治相结合,需要患者配合少。

2 打开咬(牙合)可去除妨碍牙齿移动的干扰,使减少覆盖得以有效进行

无论是方丝弓矫治技术还是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的第一阶段目的均是排齐和整平牙弓,绝不要匆匆忙忙在未整平的情况下进入下一阶段,欲速则不达。如果咬(牙合)没能在早期打开,间隙接近关闭时前牙依然保持深覆合状态,由于上前牙愈靠颈部愈厚,则影响覆盖的减小,而且此时牙弓缩短、力臂变短。磨牙后倾曲等打开咬(牙合)的方法更难于打开咬(牙合),常常是错(牙合)矫治最终结束时,遗留安氏Ⅱ类倾向的原因。

3 整平牙弓对导下颌向前的稳定性有至关重要的保证

有学者观察到,平缓的合曲线对下牙弓近中移动是有益促进的因素。有关稳定性,除了颌位关系的保持,间隙关闭的保持也受咬(牙合)的影响。

4 磨牙的高低可影响下颌的旋转

上颌磨牙的萌出方向是朝向近中,朝向前下方的,所以抑制上颌磨牙的萌出,有利于调整颌间关系向安氏Ⅱ类转化。反之,若上颌磨牙过度萌出,其向近中方向移动,会加大调整磨牙关系的困难度。下颌骨后旋被认为是安氏Ⅱ类错(牙合)的原因之一,所以控制磨牙高度,反向操作如能使下颌骨前旋,即能改善安氏Ⅱ类关系。有关稳定性,除了(牙合)位关系的保持,间隙关闭的保持也受咬(牙合)的影响。

5 咬合打开可使牙弓长度增加

深覆合病例通常伴有下颌发育不足或下颌后缩的表现,有时轻微的骨性不调需要牙齿代偿来弥补。治疗过程中,下颌在打开咬(牙合)的同时,使用摇椅弓一类的弓丝处理后,磨牙向远中倾斜,切牙向唇侧开展,使得牙弓长度增加。这对弥补下颌发育不足,改善颌间咬(牙合)关系十分重要的补充作用。

深覆合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它可导致颞下颌关节病,使患者咬伤龈肉,颏唇沟过深,影响美观。由于深覆合是一种垂直向关系异常的错(牙合)畸形,治疗它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打开咬(牙合),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深覆合这种垂直向关系异常的错(牙合)畸形治疗后易复发,需要一定时间的保持才会达到稳定效果[5]。

牙颌面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各方面的力量互相牵制,各部位的变化互为因果。在矫治中,正畸医生要小心防止不良改变的发生,要微妙地调整各种关系,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

[参考文献]

[1]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98-106.

[2]陶宏惠,王海梅.快速矫治前牙深覆合[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7,22:307.

[3]曾详龙.口腔直丝弓矫治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6.

[4]徐爱妮,陈洁.固定矫治器结合上颌前牙平面导板矫治AngleII类错合的临床体会[J].口腔正畸学,1998,5:122.

[5]陈淑玲,汪玲.摇椅形唇弓打开咬合的临床研究[J].口腔正畸医学杂志,1996,3:157.

(收稿日期:2009-04-16)

猜你喜欢
前牙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分析
诊断蜡型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上前牙邻面龋树脂充填后全瓷贴面修复临床观察
使用上颌合垫附前牙区螺旋扩大器式活动矫正器解除乳前牙反合病例一列
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孩子的“门牙”受伤之后
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