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参选有积极意义

2009-01-13 03:04王维博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含金量分化富人

韩 永 王维博

富人参加选举,我认为有积极意义。如果一个国家法制比较健全的话,财富代表着一个人的能力。老百姓可以不选出最富的人当社区领袖,但是老百姓绝不会选一个穷人当社区领袖

村委会主任有含金量

中国新闻周刊:在选举的当天,王文选把1300万的存单复印在宣传单的后面,并承诺当选的第二天就给每位村民发两万,这种行为算不算贿选?

党国英:我认为这个不合法。意思太明显了嘛。法律要是认可这个,将来的全国选举还怎么搞?这个事情还是要有个底线。

中国新闻周刊:像这种事情,在目前的乡村选举中,有没有普遍性?

党国英:不敢说普遍,但比较常见。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党国英: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说明乡村富人开始关心公共事务了;另一个,可能村委会主任的岗位的确有含金量,捐出2000万元,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

中国新闻周刊:这个事情的发生,是不是说明现在乡村的选举环境跟以前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

党国英:这个过去就有这种情况。环境没有明显的变化,如果说有变化,我倒觉得是变好了,乡村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了。老百姓对民主选举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倒是我们自己的工作不适应,比如法律该修改却迟迟不能出台;比如老百姓要求我们认真一点,但是我们有些地方就走过场。

权力要民间化

中国新闻周刊:在龙门村采访时,有些村民说,你把这两万块钱给我,以后你把村委会卖了我也不管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党国英:这个国内国外都一样。当公共的资源老百姓认为跟自己没关系的时候,就不关心公共资源,能抢就抢,能夺就夺。

中国新闻周刊:一些其他村的村民向我反映情况说,有的候选人只用一两百块钱就买通了村民,村民是不是对选票非常不重视?

党国英:你想想,人家为啥要重视?你当选了以后不一定能为我很好地服务,你村干部在那儿捞,反正我也当不上,能捞一点现实的利益就捞一点。关键是要让老百姓知道,谁当选跟你的利益有关系。那老百姓态度就变了。而且老百姓收入要比较高才可以。收入不高的话,他对你一包烟呀、一瓶酒呀比较重视。

中国新闻周刊:是不是说明现在的村民还是没有办法制约村主任?

党国英:说的太对了。就是我刚才说的,他认为你跟他没关系,制约不了你嘛。

最好的办法是要通过制度改革,要把村委会主任的含金量降低,不能管那么多的企业。村委会就是公共服务,本身含金量要降低,老百姓也不用监督了。现在村委会又管土地,又管集体企业,前几个月我到昆山去,人家为什么风气比较好?就是通过产权改革,村委会的收入大大降低了,老百姓收入高了以后,村委会主任越来越具有荣誉性,甚至有些志愿者的性质。

没有自由的私有经济,就不可能有民主。私有制和民主是孪生兄弟。为什么南非、拉丁美洲、南亚一些国家选总统、总理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权力太大了。一定要民间化。

选举是为了更有效地治理

中国新闻周刊:龙门村现在分化特别严重,非常明显的两派。农村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这种分化是不是非常不利于农村的稳定?

党国英:观点分化我倒觉得是正常的,民主的特征就是一定要有竞争性,分化是不奇怪的。但是因为分化打起架来,就不太正常了。能够打得头破血流,一定有大的利益冲突。如果仅仅为大家服务,你说有什么可打的?

引起争议、观点冲突这是一种进步现象,村委会一级的选举都打成这样,这个就有点不正常了。

我们把社会上的这种冲突通过程序转化成民意代表之间打架,这个就好了,以后老百姓就不用打了。

你刚才说相对封闭的环境,我认为,在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地方,可能本来就不需要民主。好多地方搞了选举后,反而是对和谐社会的一个破坏。

你说我们选出一个权威机构干什么?不就是搞公共服务嘛!公共服务大家信任谁呢,这个民间社会都有些办法。当我们对候选人祖祖辈辈都了解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投票了,老百姓口头传递信息就在起作用。这个社会事先已经形成一个结构,村里秉公办事的那些人,可能已经对村庄进行控制了。这种权威机构往往能办事情,而且成本比较低。

一旦选举,就发现有一个问题产生,有些人就可能向传统的权威人物挑战。结果有两个,一是挑战者被灭掉了,二是挑战者可能要放弃这个地位,因为这些人是不领报酬的。一旦出现第二种结果,村庄的秩序就可能失控。因为一些坏人在那儿起作用。

我们选举是为了得到有效的治理,如果说传统方式能够实现有效治理,我们就要问:选举到底有没有必要?大量的情况下,传统的方式不能给予有效治理,所以才需要选举。

熟人社会加上一个自然经济,真是不需要民主。如果是熟人社会加市场经济,这个就复杂了。有了市场经济,熟人社会本身也要打折扣。

富人政治的必然性

中国新闻周刊:这么多年选举下来,您觉得农民的民主意识有没有明显的提高?

党国英:与其说是民主意识,倒不如说是一个技术性的锻炼。让大家知道有选举这么回事,知道领导人的产生还可以有别的方式,投一票还能管用。它肯定不是我们在书本上说的个人利益至上啦、国家要服从个人啦、天赋人权诸如此类的东西。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乡村选举的主要监督力量有哪些?

党国英:乡村的监督我认为非常薄弱。通常来说,上级喜欢釜底抽薪,喜欢把能与自己合作的人搞上去,大部分农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好多富人已经参加到选举中来,这将给选举带来什么影响?

党国英:几年之前我早就做过几个预测,一是,富人政治会越来越突出,二是宗法关系不会因为选举而弱化,相反可能会强化。

富人参加选举,我认为有积极意义。如果一个国家法制比较健全的话,财富代表着一个人的能力。老百姓可以不选出最富的人当社区领袖,但是老百姓绝不会选一个穷人当社区领袖。

猜你喜欢
含金量分化富人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渐富人群
农村户口“含金量”上涨
想象与救助
《诗经·大车》正音与谈部中古分化探
富人与穷人
睡觉的“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