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加外援正当其时

2009-01-13 10:42
环球时报 2009-01-13
关键词:普遍性援助事情

程亚文

最近以来国内国际比较关心的一件事情,就是中国派出了三艘军舰赴亚丁湾,为国际航道护航。这一行动不仅符合中国国家权益拓展的需要,也是普遍性的国际安全的迫切要求。然而,中国人又不能光顾着高兴中国军队“走出去”了,“劳师远征”毕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处理不当会有很大的副作用。向世界展示“肌肉”表明中国有能力负担起一定的国际责任,但要把这块“肌肉”恰如其分地用好,还要做好“肌肉”之外的功夫。功课之一就是花大力气发展对外援助特别是无偿援助,使中国的善意也能“走出去”。

在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后,一些发达国家减少或暂时停顿了对后发国家的援助,而后发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又并不比发达国家更小,受影响的领域也与前者大为不同。仅从粮食安全方面来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今年后发国家的粮食供应形势,可能要比2007年粮食危机时的情况还要糟糕,到时全球有更多的人会因金融和经济危机而填不饱肚子,酿成人道主义危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如果能加大对外援助,就更能彰显出“雪中送炭”的精神。

面对这次金融危机,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让中国经济发展出现倒退,就是对世界经济做出的最大贡献。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帮助别人与解决自己的困难是并行不悖的。中国可以拿出钱来,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排忧解难。我们在危急时刻,向世界的“贫下中农”伸出援手,是中国应当做而且能够做好的事情。

如今的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对外援助的国家实力。经过六十年持续不懈的国家建设,中国国家实力与1949年刚刚建国时相比,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虽然从人均国民财富来看还谈不上富裕发达,但比起很多发展不足的国家却又绰绰有余。至少13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如今已初步得到解决,而相形之下,不少国家还在为其民众的衣食而忧烦重重。

中国应做好对外援助,还是中国文明复兴的内在需求。中国今天正处在新一轮复兴过程中。中国复兴绝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武力强盛和科技发达,而是同时要以德性生成、伦理更新为升华和标志。没有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能力的生长,就不能创造为四海所信服的价值理念,中国复兴就会“其行不远”,行于器物也止于器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中国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但还是从牙缝里挤出大量钱物支援同为“贫下中农”的亚非拉后发国家,与这些“难兄难弟”们共同发展。中国目前在不少后发国家中的号召力,很大部分就是在那一时期积累下来的。

当然,在对外援助问题上,中国可以先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比如在粮食问题上,中国这些年来基本做到了粮食自给并偶有结余、经济总量也逐步扩大,而且抵抗金融和经济危机的能力也比大多数后发国家要强得多。在以余粮周济他人以及运用其他资源保障贫困后发国家共度危机方面,中国可以也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作者是北京学者。)

猜你喜欢
普遍性援助事情
中国对外援助的那些第一次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关于“哲学方法”的思考
把事情写具体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与普遍性
区域文化外宣中特色文化符号翻译的普遍性和独特性研究
一级浪漫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