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与《威尼斯商人》喜剧性之比较

2009-01-14 08:11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

宋 婕

摘要: 《威尼斯商人》和《陌上桑》是中西喜剧文学中杰出的代表,两部作品产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喜剧性的表现也颇有不同。本文从肯定型喜剧形象鲍西亚和罗敷中比较在不同文化下,女性不同的心理状态。从否定型喜剧形象夏洛克和使君分析中西方不同的喜剧定义塑造出各具特色的“丑”的“滑稽”的反面角色。

关键词: 陌上桑;威尼斯商人;喜剧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85—02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 它歌颂人类真诚的友谊,幸福的爱情。《陌上桑》刻画了一个不惧强暴,聪明美丽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女性人格的苏醒。

一、肯定型喜剧形象

莎士比亚的创作坚定地扎根于伊丽莎白时代。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的权力的提升给莎士比亚提供了积极的、进取的、自信的女性形象的模型,这些女性角色统治了文艺复兴繁荣时期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和伊丽莎白时代的女性比以往的女性都更敢于直言。即使在婚姻和家庭关系这样重要的问题上,她们也有相当的独立自主的权力和自我意识。

《威尼斯商人》里的鲍西亚是莎士比亚发现和肯定女性的才智和美德的一个典型人物。她不仅拥有女性的形体美,同时不乏美德,而且还拥有着一般女性、甚至男性也难以具备的非凡的聪明才智。她与夏洛克形成对照,寄托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理想,鞭挞了资产阶级拜金狂的残暴和贪婪。鲍西亚有一颗仁爱之心,并以此去关爱朋友,构建友谊;也以同样的情怀去追求爱情。她与仆人是一对平等相待的知音;她对待朋友情深意厚,一片赤诚;对待爱情严肃认真。虽然她照她父亲的遗嘱,让求婚者从三个匣子中的选择来决定她的婚姻。但她不喜欢声威显赫的亲王勋爵,而赏识文武双全的穷贵族巴撒尼奥。她略施小计淘汰其他的求婚者,可见她的聪明和不慕虚荣。她对巴撒尼奥又热情、又有礼、又谦虚。这是对封建传统世俗的摒弃,也是对“门当户对”封建伦理习俗的蔑视和否定。巴撒尼奥的朋友安东尼奥借三千块钱,命在旦夕,她马上去设法营救。她女扮男装以法律顾问的身份去出席法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一磅肉”的诉讼之中,以退为进、步步为营、力挽狂澜,彻底挫败了夏洛克“割肉害命”的阴谋,挽救了一大帮束手无策、扼腕叹息的男人们。甚至拿掉了夏洛克的全部财产,使其不得不改信基督教,维护了公平、正义、法律和公爵的威严;她以自己的作为彻底征服了巴沙尼奥,获得了众多男人们的赞许。与此同时,她略施小计、以戒指为试金石、考验了自己的丈夫,向丈夫宣告自己不是他的可以随意抛弃和转让或做交易的财产和附属品,巩同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法庭审判是展现鲍西亚的性格特征的一场戏。通过她与对手的较量,在众多男性的衬托下,全方位、多层次地表现了女性的智慧和果敢,并以此为基础将她推至美的颠峰。

《陌上桑》展示了平民阶层与统治者在人格上的高贵与低下的对比,以及平民在抗争过程中从人格高度对统治者进行无情的嘲讽与戏弄。《陌上桑》第一次以文学形式反映了平民觉醒了的人格尊严。它从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站在人格高度,赞扬了人民机智、勇敢的品格,讽刺了统治阶级骄横荒淫的本性。

《陌上桑》是一篇带有喜剧色彩的故事诗。它不仅第一次唱出了劳动妇女反抗强暴取得胜利的凯歌,而且还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勤劳美丽、不畏权势、不慕富贵、坚贞不渝、机智勇敢、具有反抗斗争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光辉形象。

作品对罗敷的外貌描写,没有采用正面描摹的方法。而是先描写她生活的自然环境方面。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再从服饰等方面刻画。“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坠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些都有力的烘托了她高贵美丽之姿。不论是自然之色还是着装之色,都是轻快,明朗的,为整个文章的喜剧色彩打下基础。罗敷之美是从她的容貌引起的不同反应反射其美,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见到罗敷后不同的心理行为的铺陈,展示了罗敷的惊人之美。 “少年见罗敷,脱巾着帕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一句,这段文字从他人见到罗敷后的痴连情状中,侧面写出了她的美丽姿容,调动读者的想象力来想象罗敷的美。罗敷的内在品质之美主要体现于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不慕富贵。看似弱小的她竟给急色贪欲的使君当头一棒:“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接下来的“夸夫”一节,更是使君受尽了嘲弄与奚落。为了拒绝使君的纠缠,她从权势、地位、相貌、风度等方面盛夸自己的夫婿。(1)用“千余骑”、“居上头”谈丈夫官高位显。这种威严气势,是只乘坐五马的使君不能与之相比的。(2)用“青丝”、“黄金”、“鹿卢剑”极显丈夫的用具、饰物的华丽与名贵,更让使君在这华裳佩饰眩目的人物面前自惭形秽。(3)用“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夸奖丈夫仕途得意。仅二十年便官运亨通,才四十岁便已终身居要职,前途不可限量,沉重地打击了使君骄横狂妄的气焰。(4)在容貌上展开叙说,突出了夫婿仪采轩昂的英姿,让使君在这样一位清风高致、洒然不凡的人物面前黯然失色,无地自容。“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中的“皆”、“殊”二字,不但说明丈夫卓尔不群,也突出了其夫君德高望重,众人敬仰。其犀利泼辣的言辞,锋芒毕现。罗敷的话中包含了对丑恶落后性格品质的嘲笑与讽刺。

二、否定性喜剧角色

亚里士多德认为,西方喜剧主要的表现对象是生活中丑陋的小人物,喜剧是专门现丑,揭露、嘲弄,讽刺生活的丑。

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剧中构成矛盾冲突和推动剧情发展的唯一的反面人物。他被刻画成一个贪得无厌、一毛不拔的吸血鬼,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追求金钱。他生活得唯一目的就是积累财富,强烈的金钱欲望使夏洛克失去人的正常感情,成为一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一个残酷无情的家长。他把钱视为命根子,比自己的女儿还重要;他对仆人异常苛刻,还把女儿锁在家里,不让她享受正常年轻人的快乐。直到女儿逃走,他伤心地发疯,但是与其说是伤心女儿的逃走不如说是伤心女儿带走的金钱。夏洛克不仅贪婪,还狡诈凶狠。他凶狠的性格在“一磅肉”的诉讼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作为资产阶级典型的夏洛克,唯利是图是他的本性。他们在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是他们之间矛盾的主要来源,这就是夏洛克狠心报复的重要原因。所以,当安东尼奥缺钱为朋友向他借钱时,夏洛克设计让安东尼奥签下“一磅肉”的协议,他不仅要报复,而且要除掉安东尼奥。把威尼斯变成自己统一的地盘。正是这种金钱的欲望,使夏洛克变成了一个吸血鬼,紧紧抓住威尼斯的某些法律条文不放,拒绝别人几倍,几十倍的赔偿,无论如何要在他人身上割块肉。他的这种行为是狠毒的,没有人性的。这与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相违背,所以作者绝不可能把他作为正面人物去描写。夏洛克在法庭上的惨败,是“爱”战胜了“恨”,“善”战胜了“恶”夏洛克所代表的邪恶势力受到了惩罚,符合作者人文主义的思想,恶人受到惩罚,这构成了喜剧的因素。

中国艺术的主要源头起于民间创作。喜剧的主要功能是揭穿、捅破一切貌似高贵伟大的东西的伪装和假面具,让它自行显得渺小、丑陋的真本相。《陌上桑》中的使君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从使君的出场开始看。“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可见他派头十足,罗敷美丽的容貌使堂堂使君顿露其好色之徒的嘴脸。贪色的使君刚开始还道貌岸然,保持自己的一点尊严,派手下去打听罗敷的情况。“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可见其心有所动。当他得知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正值芳龄,而且是普通人家女子,急不可耐的使君立即新下了伪君子的面纱,亲自上阵,无耻地问罗敷,宁可共载否?企图以自己的权势地位引诱罗敷私奔。”他非常自信地认为,凭自己的权势,足以征服这个农家女,可是,面对这么个无耻家伙的无耻要求,罗敷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既有理,又有节,说:“您使君是多么愚蠢啊,您已经有妻子,我已经有丈夫了。”罗敷一下就揭穿了使君邀请她共载的用心,这个回答,既是拒绝又是讽刺,既是斥责,又是揭露。使君还继续纠缠,罗敷用高超的技巧讽刺这个五马使君,虚构了一个人中之龙的夫婿,让使君丑态百出,狼狈不堪。

三、小结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和诗人。他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从一磅肉的矛盾展开。在歌颂友谊和爱情及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的同时,通过剧中人物不断强调法律尊严和人道主义的举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肯定与歌颂了更广泛的生活理想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代新人。该剧通过人物的言行,充分阐释了劝善罚恶的道德含义,有效地体现了作者张扬人文主义的意图。可以说。人文主义美学思想是莎翁赋予《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的精华。《陌上桑》是一部带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喜剧作品,充满了轻松诙谐的喜剧气氛,作为普通农妇的罗敷靠机智战胜了势力强大的使君。罗敷这个形象,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更准确地说是一个理想的美的形象。这种理想化不仅表现在她的外在容貌服饰方面,而且表现在她的内在精神智慧方面。她的美是集中了广大人民审美情趣的理想中的美,她的智慧是集中了广大人民的智慧,她的胜利是广大人民坚信美必胜丑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悲喜剧[M].朱生豪,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8.

[2]魏久尧.喜剧艺术与中国历史:第1版[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10.

[3]魏久尧.性命·审美·艺术: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4]乐府诗集:第1册(第1版)[M].北京:中华书局,1982:2.

(责任编辑/ 陈鹤)

猜你喜欢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节选)
《威尼斯商人》:在夏洛克和基督徒之间
浅析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电影《威尼斯商人》中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浅谈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慈悲情怀
穆拉诺玻璃瓶,“威尼斯商人”的外衣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异同
关于《威尼斯商人》创作特点和精神内涵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