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变局的幕后推手柳斌杰

2009-01-14 09:35
中华儿女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新闻出版出版业

愚 公

打响中国新闻出版改革的“第一枪”

2007年4月,在新闻出版市场化的“风口浪尖”上,中国新闻出版总署迎来了一位具有经济学背景、长期从事于经济工作的掌门人——柳斌杰。同年10月,被任命为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才半年的柳斌杰在中共十七次代表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十七大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决策,给他极大的鼓舞。

2007年底,在新闻出版总署学习十七大精神的会议上他直言要用改革的办法彻底解决痼疾,绝不能满足于在旧的套路上修修补补。他还,由明要敢于触及旧有的体制和既得利益,并警告说不少单位对于改革还处于等待,观望的状态。进入2008年,他在1月2日强调要“通过等级评估、年检、诚信记录和两个效益的考核,淘汰不合格的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做到生死由业绩和市场决定。通过市场的方法淘汰长期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报社、刊社、出版社,解决‘优不胜劣不汰而造成的出版资源难于集中的问题”。可以说,他早就在多种场合释放信号,且新闻出版总署直以来在文化体制改革上艰难而渐进地推动着,特别是2003年6月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经过积极探索,为改革全面展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柳斌杰认为,新闻出版产品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某些意识形态属性,而它的一般性,恰恰是它是一个产品,它的生产、加工、制造、包装和上市,都和其他任何产品没有两样。他的见解十分精辟,很有前瞻性:“进入市场它就是商品,在流通中实现两个效益,而且只有占领了市场,才能占领阵地,社会效益才能充分发挥。没有市场何谈阵地?所以不应该过分夸大新闻出版业的特殊性。”

很明显,在他的视野里,新闻出版业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产业:作为一种文化事业,新闻出版传达的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知识、一种价值观,表现为观念形态的东西,但新闻出版业又是一种产品,有一定内容的载体和形式,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它又是物质的。为此,他把新闻出版分为公益性的事业和经营性的产业。“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继续以事业体制来管理,坚持政府主导,搞活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的产业这一部分,要求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体制的创新。大多数新闻出版单位要求作为经营性的产业走向市场,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2008年6月26日,中央在京出版单位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培训班上,柳斌杰面对参加培训班的在京近200家图书和报刊出版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为背景深刻分析了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对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下一步的目标和配套政策做了系统的阐述,进一步明确了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的线路图和时间表。

“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汲取了过去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凡是转企的,首先必须核定资产和明确产权,原来投资的多少,或是在经营过程中增加的资产,都要通过市场中介机构进行严格地评估,保证资产不缩水。报业品牌、版号、书号、刊号,这些资源是国家垄断资源,在转企改股经营活动中,这些无形资产不转让,仍然属于国有报社、出版社,是国家专属权。内部进行股份制改造时,国有资产不量化到个人,不允许个人持股,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曾在企业长期工作过,特别是在大型企业出任过一把手的柳斌杰在出版发行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一再强调要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家底,评估无形资产,合理界定产权归属,做好国有产权登记等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出进入企业轨道、运行正常的出版发行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资本运行机制,尽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出版发行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或其他方式跨行业融资,培养我国出版传媒行业的战略投资者,整体提高出版传媒业的跨国竞争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今天的改革,就像我们当年参加长征一样,是对革命者最基本的考验,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懂经济、又勇于改革的柳斌杰希望新闻出版系统的广大干部在深化改革中敢于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敢于突破难点、触动现有利益格局;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承担风险,以实际行动推动新闻出版行业打好改革攻坚战。

破解“读书难”与网络侵权难题

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职业能力和他对社会作用的发挥,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国民阅读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柳斌杰指出,一个不尚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柳斌杰通过调研、分析认为,如今,虽然传统纸质图书的阅读率有所下降,但从整体上看,图书、期刊、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综合阅读率和接触率是在不断上升的。他认为,阅读载体变迁是媒体和技术共同发展的结果,传统纸质阅读和电子、网络等相互替代,只是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形式,而不是影响人们的阅读力。“与纸质阅读相比,网络阅读有其优势,一是快捷,无地域限制;二是信息海量;三是环保、经济;四是形式更多样、更丰富;五是更加个性化、互动化,能满足读者多元的阅读需求。因此,从发展趋势看,网络阅读以其拥有的优势,将在阅读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这是技术发展的趋势。”同时,他认为还应看到网络阅读由于信息海量、缺乏筛选,会给人带来选择的困难,也容易导致呈现出“浅阅读”。

为了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从2003年开始,柳斌杰就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于是,新闻出版业面向农村,为“三农”服务,探索一些能够给农民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办法。在总结这些年来送图书下乡、农民文化服务各方面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农家书屋”工程的设想,先后在甘肃、贵州等西部省市做了两三年试点,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书屋关键不是屋而是书,所以保证书的质量和农民的需求对路是最大的问题。农民需要的是党的政策、实用技术、卫生健康知识、科技以及文艺类的书籍。在‘农家书屋图书的选择上要进行非常精细的挑选,确定一批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书,保证需求对路。”

通过改进管理、完善服务,加快推进新闻出版业最终形成“两个格局,三大体系”:即形成一个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闻出版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开放格局;构建宏观调控、依法管理的行政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覆盖全面、传输快捷的传媒体系——这是柳斌杰的梦想,也是所有新闻出版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猜你喜欢
新闻出版出版业
曙光初现了,出版业
西班牙出版业发展现状
融合出版背景下的出版业管理人才培养
《中国新闻出版报》正式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新闻出版业“十三五”规划调研座谈会在长沙召开
新版《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山东将推十个新闻出版基地
喜讯:郝岚峰社长荣获山东省新闻出版奖优秀人物奖
刘成信荣获吉林省首届新闻出版优秀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