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补选风波

2009-01-15 08:42党朝胜
中国报道 2009年12期
关键词:考纪邱毅中常会

党朝胜

此次国民党中常委补选,虽暂时起到了止血的效果,但对国民党的痼疾能否标本兼治,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11月14日,国民党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中常委补选,新一届的32位票选中常委终于在一波三折之后全部确定。此次中常委补选是一次痛苦的选择,虽使国民党得以暂时告别贿选阴影,但国民党要想就此端正选风,彻底走上改革之路,仍有很大困难。

事出有因

按规定,国民党最高权力机构中常会共由44人组成,包括党主席,6名副主席,32名票选和5名指定中常委。本届票选中常委早在10月11日既已选出。但因在选举过程中便不断有贿选传闻,投票当日更有30万元包10张票的报道,使得此届中常委的“正当性”与“权威性”大打折扣。不但岛内一片伐挞之声,民进党更将之作为年底县市长选举的议题。因此,尽管国民党中央对外肯定此次选举结果,但也开始着手调查。17日,马英九在接任党主席后公开表态,支持考纪会主动调查贿选问题。

10月20日,考纪会通过调查取证,决议取消杨吉雄、江达隆中常委的当选资格。但此次开铡,不但未能起到止谤的效果,反而引起更大的风暴。党外,除舆论批评马英九“改革喊假的”,只是拿两人“祭旗”应付外,民进党更借力使力,将国民党打成“贿选党”,台联党也公开要求国民党重选中常委。党内,除两位被处分者大声喊冤外,其他参选人各种买票的行为也被逐一检举,国民党形象受到进一步伤害。

事态的发展,使国民党中央处于两难。一方面,若按公平正义,通过查贿取消买票者的资格,则需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对国民党形象的伤害时间更长,程度更深;另一方面,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又势将难防外界的幽幽之口,对年底县市长选举造成立即的伤害。因此,国民党高层必需立即尽快采取断然措施,给外界一个交代。

痛苦抉择

先是马系“立委”吴育升、赖士葆等10月22日放出风声,称贿选已使党的信誉受损,马英九也受波及,中常委应该重新改选。接着,马英九在当晚的临时“中山会报”上,重申侦办决心,并指示秘书长詹春柏与“立委”交换意见,分析重选的可能性。

最终推动国民党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的则是初次参选中常委便高票当选的邱毅。邱毅原本对改选持保留态度,认为“现在是鸡兔同笼,应先把它们分开,将送礼的人抓出来”,否则重选等于帮贿选漂白。但在当晚,邱毅在电视节目中宣布,为促使马英九拿出决心处理恶劣选风带来的弊端,他辞去中常委。

邱毅的动作加快了国民党中央的处理进程。但到底采取何种方式又成为新的难题。“重选”是指选务有严重瑕疵,造成选举不公,必须废弃原先的选举结果而再办一次选举;“改选”则是指法定任期届满举行的选举,显然这次选举不能使用这两个概念。但“补选”则是指当选人因辞职或其他原因出缺时所补行的选举,因此国民党决定采取这种补救方式。方案确定后,国民党中央软硬兼施,让32位中常委、14位候补中常委先后辞职。

10月26日,国民党临时中常会正式议定,为端正选风,全面推动党务革新,维护一场清白干净的选举,将全面补选中常委,具体日期定为11月14日。为防止再次出现贿选,马英九在会中特别要求所有候选人以高标准自我要求,秘书长詹春柏也称,希望借由这次补选,重塑国民党良好形象,维护中常会的正当性与中常委的尊严。27日,国民党考纪会宣布又对另外12位有贿选嫌疑的党员“停权3个月”,以避免他们“通过重选漂白”。28日补选登记日,马英九更亲自坐镇党中央“督军”。为提高此次选举的质量,一些“形象牌”,如“青辅会主委”王昱婷、“农委会主委”陈武雄、台北市副市长李永萍、台中县副县长张壮熙、台中市副市长萧家旗,学者高辉、郭添财等都被动员参与,另有被处分者的代理人,传统政治人物的第二代也希望通过此次选举进入权力圈,使得报名者多达75人,破了纪录。最终审查合格者73人。

为保证选风,国民党选监委员会划分了六大查核选风区,分别由林澄枝、毛高文、林柏榕、张昌邦、陈庚金、高忠信、邱创焕七大老坐镇地方与中央监督;为避免“选前绑桩、选后付谢金”的弊端,又采取党代表在各县市分开投票,选务部门集中点票的方式。此外,考纪会还明确规定,候选人只准以文宣、简讯方式拜票,如果候选人自己或其支持者、助选员请客、送礼,栽赃、诬陷,一律开除党籍。对检举揭发者,更设定最高检举奖金100万元。竞选时,虽也有“集体换票”、个别党部发出“参考名单”等传闻,但最后都被中央否定。詹春柏更兴奋地表示,此次选风干净,可以打100分。

11月14日,投票顺利结束,共有1521位党代表投票,投票率达94%。在32位新选出的中常委中,20位原任中常委顺利连任,得票最多者仍然是女性“立委”黄昭顺。若按职业类别分,“立委”系统是最大赢家,共12人当选;地方议员5人;青年3名;企业界3人;政务官与地方行政首长2人。而有高知名度的吕学樟、李永萍等都意外落选,“马家军”也仅3人当选。

收获成效

此次中常委补选,虽对国民党暂时起到了止血的效果,但对国民党的痼疾能否标本兼治,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国民党此次采取断然措施解决中常委补选问题,基本起到了一些效果。首先,国民党暂时远离了贿选风暴。今年以来,数位国民党“立委”接连被司法部门以“贿选”判处当选无效,此次党内最高权力机构中常委选举,又传出的贿选问题,无疑是对国民党形象的再次伤害。马英九采取断然措施,决定全面补选,不但可暂时堵住民进党的嘴,防止民进党将国民党扣上“买票党”的阴谋,也可使社会大众重新看到国民党在马英九带领下,进行“党务革新”的决心。事实上,在国民党中常会全面补选之后,岛内已有舆论质问民进党在面对相同问题时,能否采取同样做法。

同时,补选加强了国民党中央与基层的接触。长期以来,国民党中央常被批评“不倾听基層的声音”、“与社会民意严重脱节”。这种局面的出现,作为国民党最高权力机构的中常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主因就是中常委们平时与基层党代表接触不多,只是到选举时才“临时抱佛脚”,靠现金、礼品拉拢关系。因此,这次补选的举行,将使今后有志于竞选中常委的人员改变传统的做法,更加注重与党代表的日常联络,有机会听到“基层的声音”,从而将社会民意带到最高决策机构。这对今后国民党重大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也将有重大意义。

此外,这次补选有利于马英九在党内率先推行“选举不买票”的改革理念。长期以来,马英九不仅将“清廉”作为自己与其他政治人物的重要区隔标志,而且还欲在国民党乃至全岛推行。自2005年担任国民党主席以来,马英九便一再强调“清廉、勤政、爱民”,并具体提出“选举不买票、执政不贪污、问政不腐化”的主张与理念。现在,马英九不顾岛内传统的“买票”文化,采取中常委全额补选的措施,既已首次在党内兑现“选举不买票”的改革理念,也有助于改变外界对其缺乏魄力的印象,对其重振声势,争取连任都有一定帮助。

治标不治本

然而,马英九要想全面实现其“改革”理念,仍有很大困难。此次补选对国民党的传统选风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

岛内的每次选举都与“买票”分不开。一场重大选举,当选者的花费动辄上亿,投票人的选票价格常常飙至数千。这也是岛内政客常常受贿或接受“政治献金”的根本原因。这种买票文化不仅在公职选举中盛行,而且在各党内部选举中也如此。国民党内有买票,民进党内更有人花大钱养“人头党员”牟利。由于岛内的“买票”文化形成已有时日,当然也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因此,岛内舆论也质疑,马英九能改变此次中常委选举结果,却未必能从根本上改变国民党乃至整个台湾社会的选风。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补选已然对国民党造成伤害。此次补选中常委,其实是对上次选举的全部否定。这对买票者而言,自然是罪有应得,但对清白当选者来说,则是无妄之灾。

国民党中央事先没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事后却迫于舆论压力而使清白当选者受牵连,有人反弹在所难免。特别是那些中箭落马的中常委,多属地方实力派人物。一旦他们被党中央认定贿选,在即将到来的县市长选举中,又如何让他们为本党提名人抬轿辅选?而为了逼退所有中常委,动辄以支持“改革派”来施加压力,这又如何让那些因没有买票而不愿辞去中常委之职的人心服口服,进而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共同推进党的改革?

猜你喜欢
考纪邱毅中常会
邱毅因揭批网军遭恐吓
趣话角度arccos
如何强化考风考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