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一定要加强趣味性和实用性

2009-01-18 06:00杜秋敏
科教导刊 2009年14期
关键词:实用性趣味性

杜秋敏

摘要本文认为上好语文课,要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更要加强教学的实用性,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

关键词上好语文课 趣味性 实用性 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说好上哪位教师都能讲几句,可学生愿不愿听,愿不愿学是两回事。关键是一般学生认为:语文课没啥学,又难学,考试吃不了零分,也很难吃满分。老黄历留下来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中毒甚深,英语现在更吃香了。虽说语文课都知道是基础课的基础,可学深学透可比任何科都难学,都费劲。故大部分学生都不重视语文课。既然知道语文是基础之基础课,那么做为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就更应该把课教好。要让课堂教学的45分钟发挥到最大值,达到师生互动,同演一台戏——既获得了知识,又增长了能力,还愉悦了情感,确实不易。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教学形式的要求,语文课堂一定要加强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是师生达到良性互动的前提

新的教学形势,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再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生活在21世纪的学生有着广泛接受信息的渠道及方式,学生在课外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很从容地选择自己乐意接受的信息乃至接受信息的渠道。学生们课外接受信息的宽松环境,其实也给学生在课堂内接受信息的内容及接受信息的方式,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名厨烹调的佳肴,色香味俱全,让人垂诞欲滴,食欲大开;赵本山演出的小品,风趣幽默,让人趋之欲骛,掌声不息。同样作为一个语文教学的工作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文雅。风趣的语言。用声动的实例去说明知识的定义用感性去补充理性认识。如何使你的课讲得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

(2)要有能言善辩的口才。好的口才是一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问题其他老师不能阐明的道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却能用简短明了的语言阐述得头头是道,把问题分析得清清楚楚,岂能不使学生对我们语文老师油然而生敬佩之心,他如何不想听你的课?

(3)要有挥笔而就的文才。这里说的文才主要指写文章的才能。语文。语文当然离不开文章。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如果作不得一手好文章,那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别人予以承认和接受其教育的。一位语文老师如果能勤于学习,学识渊博,语言风趣,教法灵活多样,有能言善变的口才,一挥而就的文才,何愁自己的课不让学生感兴趣。

2 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完成的根本任务

由上可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只是师生达到良性互动的前提,但绝不是课堂教学的实质与目的。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一些年轻教师,往往在教学形式上,能够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确让人看起来有点眼花缭乱。这虽然不乏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如果把这些老师上的课比作一酒瓶的话,即使你睁大眼睛瞧,再把瓶子使劲摇,瓶中也不见几点酒。这些人上的课,就好像让人刚刚闻到一点酒香,让饮酒者来了一点酒趣,瓶中却无酒了,更谈不上酒后余香,余味深长了。因此作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要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所得——既获得了知识,又增长了能力,还愉悦了情感,即情商智高得到和谐的发展,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的实用性,实效性,这才是让学生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能观赏到美丽的花——获得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乃至一辈子都能品尝到课堂教学所带给他们的甜蜜丰硕的“果”。

(1)汲取知识精华,“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语文教学是通过一篇篇的文章来展开教学的。而语文知识的精华就蕴藏于那一段段的文字之中。而教学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发现蕴藏于其中的问题,解决蕴藏于其中的问题,即质疑释疑,以突出重点,攻破难点的过程。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章,应有不同的难点重点,担任教学主导作用的教师,一方面应高屋建瓴,对一篇文章的难重点了然于胸;另一方面更应精心设计,或示范演练,或诱导启发,或分析讨论,甚至可以向学生谈谈确立难重点的理由所在,以及解决不同的问题应运用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解题技巧。在管理学界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最聪明最成功的管理者,就是做好下属的助手”。教学的主体永远是学生。担任主导作用,甚至是学生学习助手作用的老师,要精心设计,要善于因势利导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发展提高的和谐气氛。学生自然能循序渐进地从文字材料中淘取其中的难重点,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得到无限的学习乐趣。

(2)提升语文能力——控本质、重联系、多演练。在成语的大观园里,有个成语那就是“浅尝辄止”,说的是一些人不好的学习习惯,处事态度。这样的人往往还没有深入到所要了解的事物的本质就自动放弃,偃旗息鼓了,最终的后果是哀叹“此地无水”。我们知道只有当对知识的掌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时,知识才有可能转化为能力。《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之所以能游刃有余,是因为他对牛的结构方面的知识有一个透彻全面的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敢于打破砂锅问到底,深思深究,“直捣黄龙府”。这是其一。其二,大圣人孔子曾一再强调学习要懂得“举一反三”。就是重视知识问题的联系。具体体现在或现象与本质的联系,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或书内与书外的联系等等。新教材设计的课外链接就是这种思想的很好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囿苑于教材内容之内,往往使所教的内容显得单薄单调,而教师在课堂内的旁征博引,或淡古论今,或谈天说地等等,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能力。古人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提高能力,最终要落到勤练巧练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铁棒磨针,功到自成”。

3 理论实践结合,趣味性,实用性,和谐发展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授课者,要有名厨绝高的烹技,演员高超的表艺,文雅风趣的语言,能言善辩的口才,灵活多样的教法加之理论实践的结合指导学生日常生活中,日记、作文、应用文、黑板报、手抄报,无不得心应手。何愁自己的学生学不好语文!

参考文献

[1] 齐梅.中学语文审美化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6.

[2] 胡金凤.“粗放化、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点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

[3] 肖卫群.论生命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6.

[4] 赵小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和谐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6.

[5] 张海侠.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

[6] 张广才.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评价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7] 黄晓赟.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的失落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04.

[8] 马爱芹.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实用性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以画之名
凤凰精选
论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的趣味性
趣味几何
抢眼披风
不一样的水桶包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的选择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