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管理制度的建设

2009-01-18 06:00刘懿梅
科教导刊 2009年14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新课程制度

刘懿梅

摘要课堂管理制度是为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形成的各种规则体系。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建设科学合理、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发展的课堂管理制度,笔者就此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管理制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文 献标识码:A

课堂管理制度是“一种课堂规则”,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为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形成的各种规则体系。课堂管理制度作为日常教育生活中普遍的、常态的行为准则,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因此,它必须是科学合理、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发展的。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人的自由精神的展现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被积极倡导,课堂管理制度也应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课程改革思想。然而目前的课堂管理制度依然建立在传统的学生观的基础上,制订制度的出发点是管住学生,而非放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上,一些制度的内容和措施明显违背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相抵触,是为应试教育而建立的。对此,笔者就建设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管理制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转变教师教育管理理念

任何一种制度都是一定价值观念的物化,不同的管理制度体现着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学生观。由于建构新的课堂管理制度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来完成,因此,更新教师的教育管理观念对建设课堂管理制度起着统帅作用。

(1)重塑学生观。新的课程方案,要求教师的学生观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学生是什么?当教师在考虑学生的身份时,应该意识到学生不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能够自主活动的人。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潜质禀赋、学习需求等,他们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作为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而存在。尤其是高中生,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抽象思维和价值判断水平迅速提高,只有将他们视为具有独特人格的人,珍视他们的独特性,才能制定出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制度,使他们成为能自我教育的人,进而能够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让他们的生命力得以彰显。

(2)转变教育目的观。笔者曾深深感动于一位教师说过的话:“我不能让每位学生都成才,但我要努力让每位学生都成人。”高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它绝不是为了让学生高考取得高分,也不仅仅是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高中是培养学生的全面适应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品德等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教师不仅要转变自身的教育目的观,不“唯分是图”,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要让学生从应试教育只追求高分数、高学历,压抑个性的阴影中走出来,要重视对学生的责任感、信心、情感、意志的培养,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必须建立在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的基础上。

(3)调整管理理念。规章制度是为管理服务的,制度只是一种管理的手段,不是管理的目的。制度的产生是为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服务的,不应该成为限制学生手脚的枷锁,而应该成为导引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工具。要调整传统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出发点,突出管理对象是人的特点,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依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学生管理的价值原则,充分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制度开发到制度实施与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同时,应当把统一的规范减少到最基本、最必要的限度。

2 完善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环节

(1)规范制度制定的程序。要进一步规范制度制定的程序,强化制度建设的民主性。在制度的起草、修订、宣传、实施等各个环节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如前所述,既然大部分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学生管理制度应该由师生共同制订,那就应该照此执行。因此,在新的管理制度出台之前,班主任应该先召开学生骨干会议,因为他们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和有力支持者,是团结全班同学的核心,所以要向学生干部讲述民主制定管理制度的想法和思路。然后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同时组织学生充分开展讨论,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班级成员会对制度制定的目的、作用、制度的内容等有更清楚的认识和更全面的理解,认识制度的深刻性、贯彻制度的自觉性、维护制度的主动性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成为每一位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最后,班主任汇集不同的意见,召开班委会,讨论管理制度的修改和可行性,得到一致通过后,付诸实施。

(2)修订制度中不恰当的内容。在制度内容的要求上,既要严谨科学,又要简明易懂,便于操作。制订制度时,其内容和条文要避免难懂易忘的繁琐冗长和无端重复,做到条文内容都要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实用性,文字表达上准确简明,便于学生身体力行。修订的主要内容可以侧重于以下几方面:放宽对不直接损害别人、属于个人自由的规定;修改一些类似于小学生的规定,使具体的要求符合时代特征、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将一些抽象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指引,应当明确告诉学生:什么事情不能做,做了就会受到批评和处分,而只要不做这些事,就享有不受干涉的自由;多奖励慎处罚,体现人文关怀。

(3)规范制度的执行方式。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是制度管理的基本要求。课堂制度一旦产生,即具有对相关人员行为的约束力和导向性,凡是违反了规章制度条款的,都必须依照制度的具体规定进行处理,这种管理是刚性的,在执行过程中不应也不能存在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执行制度时要摆出一副审判者的姿态,横眉冷对违反制度的学生。制订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施教育。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执行方式,无论是采取量化的刚性的方式,还是采取温情说理的方式,关键是要适合学生发展需求,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受到应有的教育。人是有感情的,在制度执行中只有注意相应的方式方法,既有原则,又有情感,把制度条款贯彻中的刚性管理与操作上的有情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律水平。

3 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

课堂管理制度的建设受学校、社会等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课堂评价体系的影响,要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需要一种与新观念相一致的评价制度的支持。如果现有的课堂评价制度不改革,那么将会使得教师不敢或不能轻易改变已有的经验和做法,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尝试种种新的思路和方式,建设新的课堂管理制度也将无从谈起。

当前我国课堂管理评价中存在很多问题,社会、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仍然以学习成绩为主:哪个学生考取了名牌大学,哪个学生就优秀;哪个班的高考录取率高,哪个班的教师就优秀,至于这个学生的品德发展如何,这些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则忽略不计。

新课程下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它要求现代教育由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心,因此,评价课堂的教育质量,不能只看升学率有多高,而是要看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和水平,要看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什么样的基础。具体体现在:(1)从“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2)从“关注评价的结果”转向“关注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3)从“以学业成绩为中心进行评价”转向“对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进行评价”;(4)从“注重教师对课堂控制的感受”转向“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5)将评价重点从“课堂纪律是否得以保障和维护”转变为“是否建构了和谐的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需要”等等。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J].基础教育研究,1998(5):28~31.

[2] 王顺双.构建和谐班级制度的理性要求[J].班主任之友,2007(4):7~9.

[3] 裘指挥、张丽.班级规则的结构合理性研究[J].教育评论,2006(3):34.

[4]张宝.新课程理念下班级班规的制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249.

[5] 史根林.学校制度文化的现时缺失与建设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32~34.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新课程制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某些单位的制度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