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直三忆

2009-01-22 08:34张寄寒
小溪流(成长校园) 2009年2期
关键词:面店红油金城

张寄寒

角直,是江南水乡的一个著名古镇。它有众多的粉墙黛瓦的古建筑,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它保存了唐代的保圣寺,留下了九尊唐代壁塑。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在角直小学教过书,他留下脍炙人口的小说《倪焕之》,散文《多收了三五斗》。我在角直中学读过书,它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温暖回忆。

一、红油爆鱼面

十三岁的那年秋天,我进角直中学读书,寄宿在哥工作的角直粮库。每天早晨,我从粮库去学校,穿过一条长长的石板街,一人街心,扑鼻而来的一阵阵浓酽的爆鱼油香,来自沿河的一爿面店,名叫“一升斋”。店老板魁伟的身材,国字脸,络腮胡子,大家叫他“大胡子”。大胡子站在门口笑脸相迎,而我停住了脚步看得出神。

“喂,小家伙看呆啦?不想上学了吗?”大胡子大嗓门响着。

我抬头望着大胡子脸上不屑的神情,失落地离开了。

当天晚上,我和哥躺在床上聊天,我对哥说起“一升斋”红油爆鱼面的香味,哥看我很馋的样子便说,明天我们就去“一升斋”吃红油爆鱼面。

次天一早,哥便带我堂而皇之地走进“一升斋”。大胡子在我哥肩膀上一拍说,大忙人,稀客,里面请!哥挑了里屋窗口的座位,点了两碗红油爆鱼面。

没多久,两碗红油爆鱼面端上桌,稠稠的红汤,又白又细的面条,一块金黄色的爆鱼躺在面条上。哥吃罢了,碗里留了不少面汤,我却一下子把碗里的面汤全部喝掉,哥看着笑了。我问哥,这个店名为啥叫“一升斋”?于是,哥把大胡子叫来问:“‘升斋有什么典故?”大胡子说:“我年轻时赌博成性,把祖上留下的住房和店面全都输掉。后来,我痛改前非,重新去借债开了这家面店,取名‘一升斋。我用祖传红油爆鱼面的秘方,精心制作红油爆鱼面。开张以来,生意红火,方圆百里的食客趋之若鹜。”

没几天,哥接到省粮食局通知,去省城学习两个月,没想到哥临走把我的伙食安排在“一升斋”大胡子面店。

哥走的第二天一早,我便去“一升斋”。大胡子对我说,你哥走了,就在我这儿吃,早晨一碗面,不过是阳舂面,中饭晚饭,我们吃啥你吃啥,好吗?我默默地点头。后来,早上虽说是碗阳春面,但大胡子还是隔三岔五地给我夹一块爆鱼。

哥临走时说,你的伙食费我会按月给大胡子寄去的。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我听大胡子的老婆嘀咕说,哥说话不算数。我这才知道哥一定忘记寄钱了,当晚,我给哥写了信。

大胡子看我吃饭时拘束,便对我说,你哥不寄钱一定有困难。你放心,我大胡子有得吃,你也有得吃的。

大胡子的一句话,温暖了我的心,让我热泪盈眶。

两个月过去了,哥回来了,回来的当天,哥拉着我去大胡子那里交钱。大胡子对哥说,你急什么,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有困难,我怎么不知道。

哥说,大丈夫的义气,够朋友!大胡子发出一片朗朗的笑声。

二、用直萝卜

在角直中学读书。一日下年课间休息,我的前桌女同学刘丽英带来一条酱萝卜,用小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分送给前后桌的同学,她给我的却是一大段。酱萝卜色泽紫红,晶莹剔透,放进嘴里,鲜甜生津。

送萝卜的刘丽英家开着镇上最大的酱园店。

一个冬日,西北风呼呼作响,放完学我和同桌王金城去刘丽英家的酱园作坊。

它是一个露天工场,场上缸缸甏甏的堆积如山,几只朝天的大瓦缸里放满了白萝卜。

没多久,四个工人搬了几块大石块压在白萝卜上面,榨去自萝卜的水分,再晾干,放入酱缸,盖上纱罩,日晒夜露,两个月以后取出酱萝卜,风干,即成角直萝卜。

一日早晨起床,哥已去上班,我忽觉头痛发烧,不能上学了,我躺在哥的粮库宿舍里,发了一天的寒热,傍晚稍稍退了一点寒热。忽然我班来了王金城、刘丽英、关美珍同学来看望我,临走时,刘丽英还在我床头放了一包角直萝卜。

哥下班回来给我烧了一锅薄粥,我就着角直萝卜大口大口地喝了两大碗薄粥,渐渐地有精神了。

病愈后,角直萝卜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放寒假了,临走时我向刘丽英买用直萝卜,刘丽英回家给我带来一大包,我给她钱,她怎么也不肯收,反而让我觉得不好意思。

回家后我把刘丽英的角直萝卜交给妈妈,妈尝了一小块,说,早就听说角直萝卜,果然名不虚传。

当天下午,妈妈请吃阿婆茶。不多一会,左邻右舍的阿婆们都来了。妈妈特地向阿婆们介绍桌上晶莹剔透的角直萝卜,给她们每人品尝一块,阿婆们都赞不绝口。

三、角直蒲鞋

我刚到角直中学,发现学校里很多男同学都穿了各种款式的蒲鞋,上体育课照样快步如飞。我的同桌王金城每天都穿蒲鞋上学。

角直镇上许多商店门口挂出一双双蒲鞋,上午从农村上街的农民身上背了一串串的蒲鞋向路人兜售。在角直流传一首顺口溜:角直蒲鞋角直着,走出角直就赤脚。

星期日,我步行了三里路来到王金城家,亲眼目睹他父亲打蒲鞋。先把稻草用木锤敲软,再搓绳,在一只小长凳上架有一个四个木齿的木耙,先打鞋底,一层又一层,打得结结实实,再用绳子编织蒲鞋头和后跟,蒲鞋头上还镂空。一双蒲鞋打好了,王金城让我试穿,虽合脚,但有触痛的感觉。

冬天到了,天气特别冷。同学们都穿了棉鞋,我还穿着单鞋。妈妈在上海帮佣没工夫给我做棉鞋。她给我寄钱来让我请人代做,可我不愿花掉妈妈的血汗钱,咬紧牙关穿单鞋。没想到天气越来越冷,一股强冷的寒流肆虐,上课时我两只脚像踏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十个脚趾头钻心疼痛,眼泪都淌出来了。于是,我两只脚不停地跺地取暖,惊动了同桌王金城。他把自己的蒲鞋与我交换,我的两脚穿进他那留着温热的蒲鞋里,一股暖流传遍我的全身。

次日早晨,王金城给我带来一双新打的蒲鞋,蒲鞋头上和后跟都夹杂着一条条绒布。他说,他爸开了一个夜车打好的。我穿在脚上正合脚,舒软而舒心的蒲鞋,穿上后我脚趾头热了,心也暖了。

猜你喜欢
面店红油金城
金城化学(江苏)有限公司
采用安全层法对红油爆炸事故进行定级的探讨
红油色泽稳定性研究
炳辉面店的“猫店长”
红油抄手
等 待
金城造纸厂研制成功以草代木的新型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