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语文学习中情商的培养

2009-01-29 06:07刘文英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情商语文课程调控

“情商”即情感智商,是与“智商”相对的一个心理学概念。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写了《情感智慧》一书,系统地对情商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情商就是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情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正确认识情绪、妥善调控情绪、自我激励、有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它的外在表现为一种悟性、一种处世技巧,有顽强的社会适应性。一般认为,一个人是否成功关键并不是在智商的高低,而在于情商的不同。只有高智商和高情商集于一身,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的心智,获得成功。

教学实践证明:中学生的情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效和能力的培养。情商高的学生自信果断,思维敏捷,乐观开朗,学习效率高;而情商低的学生却自卑压抑,意志薄弱,三心二意,学习效率低。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对培养学生的情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情商自然也属于精神领域。语文水平和情商水平就像一个人的双手,互为联系,互为依存。我们要在语文的学习、情商的提高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充分认识到情商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高情商,实现“语文为人生”的目标。

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情商的核心,即“认识、调控、激励、互动”。

一、多写多动勤于认识自我

戈尔曼认为,认识情绪是情商的基石。北京大学孟邵兰教授指出:“人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特别要认识自己的精神状态。”中国自古以来推崇“吾日三省吾身”,“反躬自省”说的也是人必须经常反省自己。我们可以进行以下的尝试:

1.在写作中认识自我

日记是学生最好的认识自我的手段,魏书生把日记称为“道德长跑”。日记是心灵的小屋,成长的镜子。坚持写日记有自我鼓励、自我批评、自我惩戒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日记,让学生在日记中憧憬理想,追忆往事,倾诉烦恼,激励自我。其次,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表现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的感受和体验。使“认识自我”在作文中成为学生写作的一个基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辩证、全面地看待自己,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发现和捕捉自己的闪光点,选择最佳突破口,注重再造和完善自我。近几年有些省市中考作文题目出现了像《我能行》《我为我骄傲》《夸夸我自己》等以认识自我为主要题材的作文题目,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以助于学生情商的提高。

2.在活动中自我发现

我们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班会等安排一些语文活动,比如演讲、写作比赛、小游戏(成语接龙、对对子、猜字谜等),这些活动学生都非常乐于参加,就必定会在活动中大显身手。试想,一个胆小害羞的学生在一次朗颂比赛中,以其纯正的发音、丰富的情感读完一篇文章,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掌声时,必定会进一步唤醒埋藏在他深处的朗读潜力,使他充满自信地投入学习中去;或者一个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在一次成语接龙的游戏上获得第一,那么,他在得意自己词汇丰富的同时,也会发现自己在记忆方面的优势。因此,每一次语文活动,都会给学生一个信息的反馈,使学生更清晰地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二、多读多品善于自我调控

所谓情感调控,指有意识地进行情绪控制,而不是简单的抑制,它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意识具有潜移性,可分为正意识和负意识。精神振奋、情绪高昂时就呈现正意识,垂头丧气、怨天尤人时就表现为负意识,情感调控就是让正意识压倒负意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运用教材或其他语文学习材料,随时捕捉学生的情感变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情绪的调控,激发学生的正意识,减少负意识的影响。

1.品读人物认识正意识

中学课文中的古今人物形象有许多是英雄、伟人,如司马迁、毛泽东、贝多芬等,他们是学生崇敬的对象,他们的故事更是学生喜闻乐道的。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懂得他们之所以成就巨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个个都是情绪高度定向调控的高手。如以《木兰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夜深人静,花木兰独自一人在边关的营帐里,听着外面传来的呼啸的风声,她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讨论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说明正意识在情感调控中的重要性,假如木兰一直被这种情绪纠缠,那她是无论如何不会成为英雄的,正是因为木兰对国家的爱战胜了儿女私情,激昂坚韧战胜了沮丧失落的情绪,才能“壮士十年归”。可见情感调控对木兰在非常环境下的重要。通过深入探究书中人物的心理,较好地起到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绪调控引导。

2.诵读诗歌激发正意识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心灵中的诗启发人的高尚情操、高尚行为以及高尚著作。”抒情诗催人奋进,哲理诗给人以回味,“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确,它比其他的文学样式更能唤醒学生的正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前五分钟,选择一些较适合中学生朗读的诗歌,也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穿插诗作,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开题可选用残疾青年吴强的同题诗:“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挫折走一步也许还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咫尺天涯路/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于是就没有了路/路尽天绝处/不妨尝试再走一步/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一步。”在课文学完以后,结尾可选汪国真的《走》让学生一起朗读:“走/不必回头/无需叮咛海浪/要把我们的脚印/尽量保留/走/不必回头/无需嘱咐礁石/记下我们的欢乐/走/向着太阳走/让白云告诉后人吧/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从未停止过前进/从未放弃过追求。” 诗的语言,诗的课堂,必能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

三、制定目标进行自我激励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其需要是低层次的,既没有使命感,更缺乏内驱力。高尔基曾说:“在如此黑暗的世界上,我只有从书中才能找到光明。”就是这样的自我激励引导高尔基最终登上了文学的顶峰。自我激励就是让学生能自主地确立目标和接受挫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经受失败,并从中加以引导,使其确立获取成功的信心。

1.预定目标增强内驱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订语文目标前,可以先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第四学段(7-9)年级应达到的语文目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订立目标。如从阅读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会订立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根据这两条要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阅读的量和速度上订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如初一第一学期由于学生刚从小学过渡上来,阅读的速度比较慢,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可建议他们循序渐进,订立月计划。开始时,努力达到每天1500字到2000字的阅读量,每分钟阅读300字到350字,以后随着阅读水平的提高,再订立更高的目标,目标可以是近期的,也可以是中期、远期的,当学生实现自己的近期目标后,就会对中期目标充满信心,从而为实现中期乃至远期目标而自我激励、积极进取。教师在指导学生制订目标时,应特别保护各个层面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哪怕是很肤浅的目标取向,也应该给予鼓励。

2.巧设障碍实施挫折教育

适度的挫折和障碍能激发人的斗志,战胜挫折的过程也是信心的提升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巧妙地设置一些有益的障碍或给学生以适当的挫折感,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不无益处的。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置一些让学生需要“跳一跳才够得着”的问题,并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在课外阅读中有意识要求学生阅读一些有难度的名著,让学生在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时更体会到阅读的难度,从而激发其求知的欲望。

四、互动合作体验自我实现

和谐的人际环境是一切成功者必需的。创建和谐校园是我们师生的共同目标,教师在努力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同时,还得让学生自己去营造这样的氛围,其中人际交往是关键,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尽可能多的互动交往合作的机会。

1.挖掘文本友谊佳话

文本中有许多名人伟人凡人的友谊佳话,教师应结合课文涉及的人物,引导学生体会友谊与合作对事业对人生的重要性。读李白的诗歌,了解李白和杜甫的友谊;学鲁迅的文章,谈论鲁迅对文学青年的帮助;品外国名著,讲述歌德与席勒的交往,莱蒙托夫对普希金的维护等。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拓展,从感性的角度认识交往的重要。

2.加强小组合作互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交往的环境,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交往的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让学生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等形式,办文学社,成立读书协会、剧团、朗读小组等,学生通过自己制定计划,定期组织活动,在共同的语文学习探讨中学会交往。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成立四人学习小组等形式,共同探讨问题,品析文本,共赏作文,共同批阅,在互动合作中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商,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让智商情商手拉手,使二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戈尔曼著.情感智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张永健.给语文教学插上诗歌的翅膀[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6).

(刘文英 浙江省岱山县高亭初级中学316200)

猜你喜欢
情商语文课程调控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个原因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