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一句:模块教学与语文素质

2009-01-29 06:07陈孝娟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模块

中国语文,一词一句俱见精神,语文教学一直是一种经验型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以及现代文、文言文读写以及相应的知识体系,少的就是并没有建立现代的教学模式。

今天我们摸索语文模块教学,不同于过去的语文教学。变古为新,古词新用。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必须建立人文主题,为思想性服务,成为学生承担责任、冷静思考、甘于寂寞、奉献进取的品格写照,成为能够快乐学习、淡泊人生、严谨务实的现代劳动素养。模块教学的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人文观念的建立与否。以往,我们的课堂上对文化的解释是生硬的、差别的、疏远的,教学缺乏人文的模块,或者照本宣科,以讹传讹,使审美价值很高的作品变得索然无味。或者对文人价值下的人格尊严缺乏人文的批判,一味迎合媚俗。以“水”为例,一般就是去污习俗和江河湖海,甚至水的色味香韵,这些都是古代文人的一种精神品味。

什么是今天语文模块的人文主题?我们必须考虑学生承担着怎样的责任,现实所处怎样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所需明确的生活、职业目标,树立人的理想和专业的信心。翻开物理学,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液体;翻开化学,水没有形状,用什么形状的容器装它,它就呈什么形状。它生性温柔而又随遇而安。从古至今,我们在水文化观念上,有着相同的一面,也有着不同的一面。对自然界千姿百态的水,既热爱,又对其抱有神秘感,在水利工程建设上,巧妙构思,兼顾水利和景观作用,使水利工程既发挥了工程作用,又形成了水体景观,从而在功能、视觉和精神上,都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所谓“智者乐水”,即把水作为陶冶情操之物。以水为镜,捕捉灵感,思想纷飞,从而阐发出许多美丽的诗篇和人生哲理,既是一种自然的审美,也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和审美,从而以水延伸了许多深厚而博大美丽的文化风景。水不仅仅是一种供人们利用的资源,更是参与构成景观,启迪人的智慧,给人美感,寄托人情感的一种精神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水与人相互作用,便构成一种水文化。水文化的涵义深远,它具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含义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水文化是与历史发展相联系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它反映着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生产关系、生存方式、思维意识、审美态度,它的涵义深广,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它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九曲黄河吗,兰花花下西口,你的哥哥可回头?长江纤夫吗,石门中断楚江开,三峡大坝去天外,碧水东流至此回?”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文化背景,抗洪精神的表现已有所不同。大禹治水的精神,体现的即是大仁、大智、大勇的精神,其文化底蕴就是“天人合一”“神人合一”“人定胜天”。可以说,从大禹治水这种水事活动中渗透出来的文化精神,通过大禹具体而伟大的形象,成就了一种民族精神,造就了一种人格中的美德,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今天,就是他们,走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误区,以水的名义,探索现代平等普遍的历程。基于我们古老而现代的秉赋,我们看到:八十年代,中国千万农民涌动,若乃平原泉涌,来何超忽。而今,西部开发,又是千万民工返乡,出出呵咄,超奇拔异。他们,正是他们,在烽烟五津的历史隘口,登上了东进西去的列车;他们,正是他们,在枪林弹雨的百年沧桑,揣着人民币帐户,为世界埋单。长江之歌,写就他们寄孤纵于枕石的胸怀;五洲风云,方显示他们踞危阁于嵯峨的风采。

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回归文化传统、回归修身济世的新要求的同时,对教育体系如何构建适应多元学习、如何建立非规范学习的模块,语文教学需要引进新的阅读领域,将儒释道经典阅读中进行民生政策和法律的公共选择延伸;如何开发利用这个领域,在扩大课程领域和保护学习人群利益之间找到均衡点。

水呀,你何时消失在苍莽,你何时涌现在喷泉?谁凿历史之坂,奔涌为新世纪之源?谁临雨雪之压天,复洪灾之翻盆?黄河之水,你来自天,我知道,不是天之灾,那是崩巨涛于地罅,滔滔汩汩,是我黎民的气概;千年的岁月流走了湘君夫人的狂歌狂舞,沉埋了屈子夕阳般沉沙的胸膛,是你们挥舞握锄的手臂,你们用辛劳和汗水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太阳,在奥运的鸟巢升起,水立方,摹写简洁纯净的体形谦虚地与宏伟的主场对话,椰树、沙滩、人造海浪……将你们升华为世人心目中永远的水之品德。

因此,语文新课程达到了回归人生的目的,语文教学尤其肩负这样的文化使命,把学习动机提升到一个年轻人的使命上,把学习模块建立在一个年轻人的成长上,正确认识人的梦想、人的职业、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劳动被置于基础、本源乃至中心的地位。马克思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社会史的钥匙的,他把劳动称为社会围绕旋转的“太阳”。

这就是水啊,我们的农民;这就是水啊,我们的农民工;这就是水啊,我们的拓荒牛。你们在俄罗斯农庄种蔬菜,你们在欧洲街头兜售义乌百货,你们是北京人在纽约;你挑起所余的财产在汶川地震后走出崇山峻岭,你签好一份免税的文件,你在农行查询新的利农政策,你和总理交谈孩子的书包,你与总书记笑谈未来……

“文化迁移模块”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写作欲望和动机,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和学习经历,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学习动机联系起来,认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变化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周围的观点、信仰、行为及社会结构产生敏感,可以激发学生抒发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邹德秀.500年科技文明与人文思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山仑,黄占斌,张岁岐.节水农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任三成.陕西灌区管理[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水利百科全书[Z].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陈孝娟 宁波鄞州区高桥镇望春初级中学325175)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