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方法

2009-01-29 06:07林振波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意见多媒体交流

叶圣陶先生说:“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针对这种徒劳的工作,笔者认为应该改一改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那么如何让学生处于主动呢?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多媒体评改法

现在的教室基本上都配备了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来指导学生评改作文。多媒体评改可以在网络上,可以在实物投影上进行。

教师先搜集作文相关资料,建立作文的专题网站,让学生浏览网站,获取相应的知识,消化吸收。每次作文后,教师把学生的作文划分等级类别,选取不同等级的作文若干篇贴在校园网上,然后让学生查看这些作文。学生可以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作文提出自己的评改意见,这些意见可以是就全篇的,也可以是就某一段、某一句话的。教师也可以参与作文评改的讨论,并适时作出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把搜集到的与本次作文相干资料提供给学生作参考,例如是同样话题名家的作品、作家修改文章的例子等。

实物投影仪以其方便、实用占据了大多数学校的电教室,我们应该物尽其用。每次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立即随机抽取学生的作文,然后利用实物投影仪把作文原样投影到大幕布上,让全体学生浏览后,再各自就文章发表自己的评改意见,教师从旁对各种意见进行点评。通过讨论,老师在上面可做些简单记号,或简单讲评。让学生反复地改,充分地议。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师生共同参与。一起评改例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被评学生,由于直接地感受到别人的反应,面对面地接受批评、表扬,体味到写作的不足之处与成功的喜悦,心理得到满足,记忆深刻,同时更激发了作文的热情。

二、轮换式评改法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应多练,这已成共识。但只写不评改,学生的兴趣就会淡化:如果都评改,教师的时间、精力都不允许,然而,采用“轮换式评改法”,既满足了量的要求,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的负担。具体做法是:以周为单位,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周末布置作文题。一周一练。下周一限时上交,教师完成一至二组的(隔周轮换)作文批改,于周五进行作文讲评。其他未被批改到的作文就用“互批荐文法”解决。每周一上交作文后。教师先粗略地看一下,拿出简单的评改意见交给课代表,然后由课代表组织全班同学,根据教师事先拟定的评改意见分组相互批改作文,要求有三处以上眉批和一处总批。然后由教师事先指定的小组长统观全组作文,向教师推荐本组的典型作文,优劣各一篇,留待讲评时与全班学生交流。

三、面批评改法

就是当堂进行作文批改。方法因人而异,对于写得好的同学,可给予适当的表扬,面向全班同学交流,激励其他同学;对于较差的同学,帮助分析原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避免重蹈覆辙;集中出现的问题,可当堂“会诊”;也可个别错误,个别辅导;对内容不合题意或不合情理的习作,帮助学生分析,指导重写;对文句不通、条理不清无法下笔修改的作文,就让学生边说边改,逐句逐段改好;对基本功较好、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构思新颖但不够具体生动的文章,引导他们丰富内容,近一步完善、提高。运用这种方法时,要多肯定习作的精彩之处,并和风细雨地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激发他们的语言思维,引导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交互式评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交互式评改就是把自己的作文同其他同学交换修改。交换的对象可以是同桌,可以是小组内的,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同学。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改,看看有没有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详略是否得当,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人的作文都在组里念一念。大家边听边议:哪些词用得恰当,哪些句子写得精彩,哪些是有创意的表达,让同学们都找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再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怎样修改,每人都说出自己的方法,看谁改得最恰当。学生经过讨论,把各篇的优、缺点找出来,写在文后的批语里。当遇到有些小组的学生对某篇作文修改意见不一致时,教师再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适时点拨。最后自己根据小组讨论的意见和批语,再进一步认真修改。必要时还可以从头开始再做一遍修改,这样经过反复周密细致的修改后,再工整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和同学交换作文,是大家喜欢的一种形式,因为大家对同龄人的作文具有一种好奇心,都想了解对方的作文写得怎样。交换互改法往往能产生较好的修改效果,同学们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作文,避免了“身在庐山不识真面目”。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便于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作文。这种评改模式突破了师生单向的封闭的交流形式,而是创设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开放的活动氛围,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交流,而且体现了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的过程。

总之,作文评改的方法很多,无论采用哪种都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可用一种方法,也可几种方法并用。

(林振波 广东省东源县仙塘镇仙塘中学517000)

猜你喜欢
意见多媒体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