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2009-01-29 06:07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模式专业

刘 平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一方面在对教材的理解上,更强调统一而忽视差异,更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分析,更强调抽象而忽视情感的表达,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禁锢。同时又由于对教材、教参的过分依赖,不敢也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比较阅读的作品或能够帮助学生体验生成的相关资料,造成了教学内容的苍白和学生视野的狭隘。”[1]而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更是一片迷茫与空白,尽管很多语文教师都在为语文教学模式不断探索,进行着各种课堂教学改革,或课题研究,或校本教材的编撰,或专题讲座等等,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收效甚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窘境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职业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

什么是课程教学模式?它是一门课程共同体所普遍拥有的课程哲学观和相应的具体课程主张的统一所形成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必须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课程哲学观主要表现在:人在课程及其实施中的地位,教师与教科书,学生与知识等;而相应的具体课程主张表现在:课程实施的方法,课程资源开发与引入,课程评价指标等。在整个课程教学模式中,课程哲学观居于主导地位,具体课程主张是课程哲学观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反应。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实践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呢?

一、充分发挥“人”的功能,让语文回归自然

语文教学,应该是自然的教学,让语文回归自然,这是对语文人性的呼唤。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是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也给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新鲜的气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表演者的角色,他们的积极配合,是成功演绎课程这一大舞台的保证。课堂上,人,是课堂的人;课堂,是人的课堂。人,有他的个性张扬;课堂,有其鲜明的特色。人,是社会的人,有社会的语言,可以充分发表个人观点;人,是有思想的人,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课堂,是社会的缩影地,可以领悟社会的真理;课堂,是自由的飞翔地,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因此,作为特定的“人群”,学生可以在课堂里,充分展现人性本来面目,该笑就笑,该哭就哭,这样的课堂才是令人神往的课堂。

二、语文教学为专业建设服务,形成“语文+专业”教学模式

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专业课教学占据主导地位是事实。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如何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必须为专业建设服务,形成“语文+专业”教学模式。教学中,除了传授语文知识外,重要的是加强学生专业技能教学、专业运用教学和专业工具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对所学的专业,通过语言的整理、表达和运用,从实践的操作到理论的升华。一个连语言都不能流利表达、文字不能准确书写的技术工,又怎能在社会上立足呢?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加强学生语言使用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应用文体写作指导,让学生既会读,会写,又会用,会说。语文,是为专业服务,为专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的科目。语文,是专业的语文,是全心全意为专业服务的语文。

三、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逐步提高他们运用语文文字作为工具去学习、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承续人类的文明与智慧,汲取进步文化的最新信息……”[2]当今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充分享受大语文的快乐,从中吸取精髓,陶冶情操,能灵活地整合资源,并化为己有。针对职校学生特点,我们如何去开发课程资源呢?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通过网络、影视传媒和学校图书馆等渠道,把最新的前瞻性的东西进行整合。同时,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有的放矢进行组合教学。而中职课程的评价机制,更要体现灵活性和多变性。无论教师教学评价,还是学生学习评价,我们要用动态形式和静态形式结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教师的评价,不仅评价教师的业务能力,而且要评价其教学效果,更重要的要评价其专业发展和科研能力。

四、加强课堂教学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

江泽民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曾经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无疑,无论是对一个人来说,还是对一个民族来说,创新精神已是我国走向世界前列的标志。而教学创新就是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方法论角度来看,教学创新是指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并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创新包括:

1.教师角色创新:教师角色创新,是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标志,改变自己的角色,是引领创新型课堂的风向标。教师角色创新,主要表现在:①课程的创新,语文教师应由指令性的消极执行而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②教学的创新,语文教师应由课程知识的灌输者成为教学意义上的对话者;③师生关系的创新,语文教师应由课程成绩的仲裁者而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激励者。

2.超越型教师:教师必须是超越型教师,在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不断进行自我锻炼和提高,不断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教学积极性。同时,教师应注意培养自己对教学的批判性、质疑性、独特性,以及对知识系统、教学监控能力、反思能力等的形成与发展。它们既是教师教学创新的前提要素,也是课堂教学创新的目标之一。超越型教师,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前提,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启动器,也是课堂教学创新的源泉。教师只有自我超越,才能超越教材,超越课堂,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

3.课堂内容创新:由于职业中学学生普遍对语文兴趣不浓,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对语文课堂内容不断创新,改变现有课堂沉闷的气氛。内容的创新,可以从问题设计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好问好思考的习惯,因为科学源于思考;可以增加日常生活与课外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语文的乐趣,在活动中感受语文的快感;进入课堂,可以从课堂氛围的创设以及对学生评价的角度来创新。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传统的语文教学面临许多的挑战,而在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更显得重要,我们只有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进步,在进步中完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才能更有效实施这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蔡伟.语文体验型教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2]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材编写委员会.语文教学参考书:必修.下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刘平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528305)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