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回合:还有多少回合可以重来?

2009-02-05 03:56张洪福张凌宁
WTO经济导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多哈保护主义金融危机

张洪福 张凌宁

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拉米2008年12月12日宣布,由于各成员无法弥合在一些敏感问题上的分歧,他决定放弃在2008年年底前召开部长级会议来讨论推动达成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模式协议的计划。

这意味着拖延7年之久的多哈回合进程再次遭遇挫折。

世界贸易组织(WTO)12月6日公布了修改后的多哈回合谈判文本,作为可能于12月13日重启的多哈回合部长级会议的谈判基础。与参与谈判的各成员国官员的信誓旦旦相比,大多数专家事前并不看好这次谈判的重启。

“不看好谈判有实质性进展”,“重启多哈回合的前景非常不明朗”。

结果被他们不幸言中。

对于多哈回合这次重启的失败,商务部商务参赞张克宁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虽然前途并不明朗,虽然谈判还存在很多困难,但是各国有重启谈判的努力和信心,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是十分必要的。”

多哈回合:金融危机的“减震器”

贸易保护主义往往尾随经济危机而来。每当发生经济危机时,最易出现贸易保护主义,这会进一步损害全球经济。

中国——欧盟支持中国参与世贸体系项目首席专家李仲周指出,“金融危机对多边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上。一些国家国内市场困难,肯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而事实上,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现在已经有所抬头。12月3日,争论多时的欧盟针对中国产螺钉和螺栓的惩罚性关税方案获得通过,欧盟将对产自中国的碳钢紧固件产品征收高达87%的反倾销税,该方案将在1个月内由欧盟各成员国批准后生效。

所以,李仲周认为,“在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候正是WTO发挥积极作用的时候,各国应该在WTO框架下采取开放的措施,避免贸易萎缩。”

他说,“多边贸易对减缓金融危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政府在多边贸易上不采取开放的政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若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那么对世界经济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很可能把金融危机转化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所以金融危机可能为多哈谈判中各国有所让步提供机会。”

世贸组织研究会秘书长任以锋认为,金融危机需要多边贸易:“金融危机影响各国出口,从而影响进口,贸易随之受到影响,消费信心减弱,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影响。如果这个时候贸易保护大规模兴起,将使贸易、经济进入恶性循环,对金融危机雪上加霜。”

回顾历史,30年代大萧条留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采取以邻为壑、高筑贸易壁垒的做法只能酿成更大的灾难和危机。

历经60余年的发展,多边贸易体制一直担负着协调各国贸易政策、平衡国际贸易关系、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任。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下,在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之时,加强WTO的规则和纪律,进行更加公平与开放的贸易,将是应对金融危机蔓延、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

拉米也表示,多边贸易体制将扮演金融危机“减震器”的作用。

全球化金融危机给了多哈回合起死回生的契机。

“唾手可得的果实”:多方寄厚望于多哈回合重启

也许正是基于对WTO的希望,2008年11月15日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公报,将在2008年年底前完成已进行了7年之久的多哈回合,作为对抗全球金融危机的三大杀手锏之一。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表示,其政府愿与多哈回合的其他重要角色进行建设性的合作,以图实现平衡、互利的结果。鉴于2008年7月底,正是由于在美国和印度代表团针锋相对的情况下多哈回合陷入瘫痪这一背景,人们对重启多哈回合寄予了厚望。

除了表态,还有行动。11月12日,欧盟各成员国农业部长在布鲁塞尔,就削减欧盟农业补贴政策展开磋商,并终于达成协议,协议将使欧盟每年500多亿欧元的农业补贴与产量脱钩,为多哈回合重启又带来更多转机。

11月22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多位领导人就全球经济发表声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声明警告称,“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增加了滋生保护主义的风险,而保护主义只会进一步恶化当前的经济形势。”APEC领导人同意,“在未来12个月内,避免为投资、货物和服务贸易增设新的壁垒,不实施新的出口限制措施,在各领域均不实施包括刺激出口措施在内的诸多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相关举措。”

对未来的乐观,使APEC领导人均希望多哈回合能够取得公平且具有令人振奋的结果,并表示将派部长参加12月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议,“在现有进展基础上期望就谈判整体框架达成一致。”

而在12月初与中国进行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时,美国农业部长爱德华·谢弗在谈及多哈回合时表示,美国对在年内完成多哈回合抱有信心。“在过去两个月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特别是我们也得到了中国和巴西谈判代表的帮助。我们希望按照目前的模式进行下去,世贸组织成员可以达成一个比较合理的协议。”

所有一切似乎证明,多哈回合的利益纠葛已被理顺,拉米宣布的12月中旬启动多哈回合似乎只是一个程序问题,用他的话说,就是“唾手可得的果实”。

胎死腹中:美国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随着拉米12月12日宣布放弃重启谈判,多哈回合胎死腹中。而分析人士认为,这次挫折使多哈回合雪上加霜。

美国和欧盟是多边贸易谈判最重要的推动者和参加方,也是这场金融危机肆虐的中心,目前它们都在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应对危机的行动中,根本无暇顾及贸易谈判。

从布什角度看,其任期只剩下不足3个月,任内肯定无法再在多哈回合上有所建树。从欧盟方面看,当前更重要的是借应对金融危机之机,力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而其深层次的目的在于改变长期由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

展望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多变,世界经济增速下行的风险很大,所能给予多边贸易谈判的环境和时机会更加不利,多哈回合的全面谈判也将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初步判断,随着2008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2009年5月印度议会选举和2009年6月欧洲议会换届等重大政治活动的接踵而至,全球贸易问题将被置于政治问题之后,多哈回合很可能会步入至少一年的休眠期。

因此,在任以锋看来,“这次重启更像是在布什卸任之前对摆脱金融危机作个姿态,像是一场做秀。”

从表面上看,导致这次挫折的原因是由于世贸组织成员难以克服在一些敏感问题上的严重分歧。这些问题包括农业领域的特殊保障机制、棉花补贴问题以及非农领域的部门减让问题。

然而,在表面原因的背后,问题的关键是美国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变,致使谈判进程无法取得根本性突破。

李仲周慨叹,“多哈回合绝大部分议题都有了初步共识,就因为农产品特别保障机制一个小问题使整个谈判搁浅,说到底就是因为个别国家缺乏政治意志,无意达成协议。”

在特殊保障机制问题上,美国主张尽量提高发展中国家使用这一机制的标准,以保护美国农产品的出口,这一立场显然会危害到发展中国家贫穷农民的利益。在棉花补贴问题上,美国一直是众矢之的,因为其对棉农的高额补贴政策长期以来危及一些贫困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棉农的生存。在部门减让问题上,美国为了达到扩大发展中成员工业品市场准入的目的,强行要求主要发展中成员巴西、印度和中国加入这一制度,违背了现有的各成员自愿加入的原则。

巴西外长阿莫林12月12日发表讲话,指责美国在部门减让问题上提出过分要求。他说,如果要用一个最恰当的词来描述当前挫折的原因,那么这个词就是“贪婪”。

多哈回合的使命是通过贸易来促进发展,作为多边贸易制度的最大受益者,美国显然在为一己之利而违背这一全球性的使命。

美国已经因为自身在金融方面的“贪婪”,让全球经济蒙受损失。在农业上的“贪婪”,还会让多哈回合再重启多少“回合”呢?

多哈重启是中国提高世界经济话语权的机遇

张克宁介绍,虽然多哈回合能否成功不取决于中国的态度,但中国在这次重启中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

“危机中,有危就有机。”李仲周认为,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重启多哈回合,对中国提高在世界经济讲坛的话语权是一次机遇,所以中国应该积极参与。

“我们的金融体系基本完好,不缺资金,不缺外汇储备,国内需求不弱,比其他国家有更好条件来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

对中国政府以“灵活性”应对多哈回合重启,李仲周分析,我国的“灵活性”可能表现在非关税措施上有所让步。“事实上,中国承诺不采取贸易保护对世界来说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支持。现在中国也遇到了困难,我们采取投入4万亿扩大内需的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这对世界经济是十分利好的。中国集中精力把自己国家的经济搞好,对世界来讲就是一种支持。”

任以锋则认为,中国展现的“灵活性”可以体现在农产品、非农产品市场准入,以及特殊保障措施等方面采取相应让步。“当然,中国在谈判中首先考虑的是有利于中国自己的经济,其次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然后是整个世界贸易利益。”

“中国经济虽然困难很多,但信心是应该有的。金融危机对于各国互相妥协是个机会。现在要考虑怎么找到这个机遇,借危机把握发展。”

猜你喜欢
多哈保护主义金融危机
鹰击长空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方案要旨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WTO框架下《信息技术协议》的结构规范与扩围调整——兼对多哈回合谈判受挫的反思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
怀念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