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P-k项目发展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2009-02-05 10:21王善安杨晓萍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适龄儿童开端公立学校

王善安 杨晓萍

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约翰逊发起了一场向贫穷开战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著名的开端计划。在开端计划的顺利开展下,美国一些州政府也同样考虑对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对贫困的学龄前儿童进行资助,以帮助他们做好入学准备。于是美国各个州的p-k项目随着开端计划的发展也慢慢发展壮大。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p-k项目逐渐成熟。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P-k项目的介绍,分析对我国学前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一、p-k项目的发展历程

1P-k项目的内容。p-k项目(Pre-Kindergarten program)是专门针对入园前儿童开展的项目。在美国,入园前儿童一般指5岁以下的儿童。p-k项目是美国全面早期教育政策的一部分,虽然每个州的P-k项目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项目的目的是致力于帮助儿童成功进入学校以及作好入学准备;项目服务的对象是入园前儿童(5岁以下,一般是4岁儿童);项目资金由州政府资助;项目保证每周数天的儿童交互的学习经验的获得。

2p-k项目发展历程。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仅有三个州开展P-k项目。19世纪末,威斯康星州批准在公立学校招收4岁儿童,并且州政府向这些儿童提供财政资助。1903年新泽西州实施了同样的政策。1949年宾西法尼亚州首次允许招收4-6岁儿童进入幼儿园,但不提供资助。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开端计划的逐步实行,致力于资助贫困儿童的p-k项目也随之得到了发展。1960-1970年间,有四个州加入该项目,1965年夏威夷州决定拨款扩大对开端计划的资助,1966年哥伦比亚和新泽西州建立了类似于开端计划的p-k项目。其提供的是半日制的服务。70年代陆续又有四个州加入P-k项目。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美国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教育制度和教育结构方面的调整问题,日益突出地摆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于是美国政府发布了《国家处于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教育改革报告,在这种形势下,P-k项目也得到了更加的重视。另外,该时期对诸如佩里(Perry)、学步儿和其他项目的纵向研究也得到了积极的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P-k项目的发展,结果在20世纪80年代又有23个州实行了形式不一的P-k项目。

1991年,“教育总统”乔治·布什抛出了他的振兴美国教育的方案——《美国2000:教育战略》(AMERICA 2000:An E-ducation strategy),在这一报告中,布什政府提出了迈向21世纪的全国六大教育目标和21个具体要求。其中目标一指出:“到2000年,美国所有儿童上学之时都已做好学习的准备,具体要求中规定,所有贫困儿童都要接受帮助他们入学的高质量的、合适的发展性学前计划所提供的教育。”在这一大背景的激励下。p-k项目继20世纪80年代后又一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90年代又有21个州开始加入或改革自己的p-k项目。

二、p-k项目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以后,P-k项目仍然在迅速发展并表现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1项目规模日益扩大。项目规模的扩大具体体现在参加p-k项目的州数逐步扩大,各个州资助的经费数量和项目服务的儿童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截止到2006年美国共有38个州参加了p-k项目(只有12个州没有参加),项目服务的儿童数量从2001年的70万增长到2006年的94万。参加p-k项目的儿童占全国适龄儿童的比例从2001年的14%增长到2006年的20%,2006年共有27个州服务的儿童数量比前一年有所增加。而州资助的经费总量也从2001年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33亿美元。到2005-2006学年度,共有38个州近95万儿童参加了P-k项目,从而使得p-k项目成为美国最大的公立学前教育的来源,约有2/3的儿童在公立学校接受服务,1/3的儿童在儿童保育或开端计划的项目中接受服务。

2倾向于服务全体适龄儿童。为探索增进教育公平和全面的教育成果,全面学前项目已经成为了一个首要的解决方式。所以扩大项目服务的对象,逐步倾向于向全体适龄儿童提供服务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有学者通过四个标准对实行服务全体儿童的乔治亚州的P-k项目进行了评估(Henry M,Levin,2007),这四个标准是:(1)自由选择。参加乔治亚州p-k项目的家庭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适合儿童需要的学校。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对教育哲学、个体和课程及其他重要方面的理解去选择学校。(2)产生的效果。这个项目可以最大程度上产生经济效益,他们允许使用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产生教育效果,给予学校更多的刺激以使学校更有效率地使用资源和经常性地寻找促进其竞争的新方式。(3)公平性。倾向于服务全体适龄儿童的P-k项目可以更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这样可以保证来自教育资源匮乏的家庭的学生可以得到特殊的照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4)社会融合。P-k项目可以使得儿童最广泛地参与和分享共有的语言、经济和公共机构,而这样所得到的经验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仅有俄克拉荷马州和乔治亚州实行了面向全体适龄儿童的P-k项目。另外佛罗里达州在2005-2006年开始启动制订新的面向全体儿童的项目计划,而西弗尼吉亚州也已经通过立法,要求到2012年向所有的4岁儿童提供服务。可以预料,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州加入到倾向于服务全体的适龄儿童的P-k项目中来。

3利用更广泛的教育资源。20世纪60年代,P-k项目仅使用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其他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广泛的利用,而到了90年代,人们开始利用p-k项目使用和促进社区的早期保育和教育资源。目前P-k项目倾向于使用所有的早期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不仅仅是公立学校,还有儿童保育中心、开端计划和托儿所等,现在大多数州还允许使用代理机构而不仅仅是公立学校通过P-k项目向儿童提供服务。以乔治亚州为例,该州在1995年就已经允许私立机构加入P-k项目,并规定任何合法的教育和有执照的儿童保育实体,比如当地的学校系统、公立或私立的非赢利机构,或者私立的赢利机构,只要达到相关的标准,都有权利获得向儿童提供服务的资格。截止2006年,全美共有1/3的儿童是在非公立学校以外接受教育的。

4质量逐步提高。从P-k项目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P-k项目和开端计划一样,最初源于对处境不利儿童的救助。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各个州也越来越重视P-k项目质量的提高。国家早期教育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ly Edu-cation Research)制定了早期学习标准、教师学历、教师的特

殊培训、助教的学位、教师的服务、最大的班级规模、成人-儿童的比例、各方面的支持性服、膳食和检测旧等10个基准以检测P-k项目在各个州施行的质量情况。近几年p-k项目质量实施的情况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到,达到更多基准的州的数量在稳步增长,而仅达到5个或5个以下的基准的州的数量在稳步下降。这充分说明最近几年来P-k项目的质量一直在稳步提高。

三、P-k项目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从美国P-k项目的实施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用战略的眼光看待幼儿教育的投入可能是当前世界发达国家看待幼儿教育投入的基本眼光。其实对于幼儿教育的投入涉及到教育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从根本上讲,效率与公平应该是一致的,即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机会的增加,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基本的幼儿教育服务是外部性很强的社会服务,它提供的是社会福利,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因此,任何把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希望寄托于幼儿教育本身的做法,是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的,也是有悖公平性原则的。所以,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体现的是教育公平问题,而这一教育公平的体现不是以牺牲教育效率为代价的。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投人。

从以上对P-k项目的介绍中我们也看到。美国对于幼儿教育的投入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支持。幼儿时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应将儿童的利益作为最大的利益。因此公共经费的投入应首先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幼儿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政府应承担主要的责任。因此,政府投入应该占生均教育成本的大部分。

然而,我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并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政府主要以人头费方式对政府和事业单位所属的幼儿园,进行投入,对社会办的幼儿园基本没有投入。美国P-k项目作为一种项目性的幼儿教育投入体制,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首先,政府应建立幼儿教育项目,投入资金。并规定参加项目的相应标准。各种幼儿教育机构通过申请和政府的审核就能得到教育资金,开展教育活动;其次,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管,以实现项目质量的提高,而且这样可以建立良好的开支监控机制。使得政府投入的资金最大限度地产生教育实效。避免教育资金的浪费。

猜你喜欢
适龄儿童开端公立学校
开端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舞出一年好开端
“全面二孩”政策对陕西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影响
政府主导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早期教育中防止适龄儿童沉迷电子产品等行为引导初探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美是可怕之物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