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八若思想在元杂剧《冤家债主》中的表现

2009-02-06 09:29李学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期
关键词:李氏大儿子一家人

李学清

摘要:元杂剧《冤家债主》是以宣扬佛教思想为主的杂剧,对剧中所表现的佛教的八苦思想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从中领略到其社会教化意义。

关键词:《冤家债主》八苦思想社会意义

元杂剧作家郑廷玉所创作的杂剧《崔府君断冤家债主》(以下简称《冤家债主》),围绕着张善友一家人的遭遇展开戏剧情节,以张善友一家人之间的恩怨纠葛为故事线索,宣扬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和八苦思想,其中对佛教八苦思想的描写尤为深刻。剧中所表现的佛教思想,对当时的人们而言,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前人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在此试图通过分析该剧所表现的八苦思想,揭示其在当时社会中的教化作用和积极意义。

《冤家债主》中的张善友,平日看经修行,家中拥有万贯家财,妻子李氏,生有两个儿子,大的唤作乞僧,小的唤作福僧。大儿子乞僧是一个既勤俭持家、又孝顺能干的孝子,小儿子福僧却是一个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公子。尽管如此,张善友仍然希望一家人能够相守到老。然而天不遂人愿,先是大儿乞僧一病不起,随后妻子李氏也因大儿子的去世,伤心过度而亡。祸不单行,就在此时,张家的家私都散尽了,小儿子福僧也命丧黄泉,张善友到最后落了个家破人亡的凄惨结局。老人万般不平,认为造成他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是当境的土地和阎神,于是他前往好友崔府君处状告二神。崔府君将李氏、乞僧、福僧的魂魄勾到堂上,日夜思念亲人的张善友与三人的魂魄在崔府君的堂上相见后,堂上遂上演了一幕六亲不认的悲剧。大儿子乞僧云:“我是你甚么孩儿?我当初是赵廷玉,不合偷了你家五个银.子,我如今加上几百倍利钱还了你家的,和你不亲,不亲”,二儿子福僧云:“我是你的儿?老的,你好不聪明。我前身原是五台山和尚,你少我的来,你如今也加倍还了我的也。”两个日思夜想的儿子都不肯认张善友为父,妻子李氏的魂魄道明了原委:原来福僧的前世是十八年前将十两银子寄存在张善友家的五台山的和尚,乞僧的前世是偷了张善友家十两银子的赵廷玉,福僧和乞僧今世投胎到张善友家,分别是来讨债和还债的。这个故事不仅演绎了佛教的因果报应观点,而且阐释了佛教八苦思想中的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病苦、死苦。

张善友的二儿子福僧,前世是将十两银子寄存在张善友家的五台山和尚,因张妻李氏混赖了其银子,故今世投胎到张家讨债,因此他“每日则是吃酒赌钱,不成半分儿器”,“每日向花门柳户,舞榭歌台;铅华触眼,酒肉堆颏。但行处着人骂惹人嫌,将家私可便由他使由他败”。面对这样一个如“破家五鬼,不弱如横祸非灾”般的败家子,张善友只能安慰自己是“缘分合该”。而每当张善友要教训这个不孝子的时候,其妻李氏便会出面替二儿子求情,因此张李夫妻与不孝子福僧之间的关系,如同怨家相遇,是谓怨憎会苦。与福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儿子乞僧,乞僧整日“披星戴月,早起晚眠”,辛辛苦苦地帮父亲撑持料理家业,“一文不使,半文不用”,“为人本分,不染尘埃,衣不裁绫罗缎匹,食不拣好歹安排”,且孝敬父母,和谐亲眷。这样一个孝子的突然去世,对张善友夫妻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然而生命无常,谁也无法改变生命必将逝去的规律,痛失爱子的张善友夫妻与乞僧间的生离死别表达了佛教关于恩爱不能常守的爱别离苦的思想。张善友日夜盼望二儿子福僧能早日回头,弃恶向善,乞求神灵保佑大儿子乞僧的病体痊愈,无奈一切终未能如愿。因此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人力不能左右的事情,这就是佛教所言的求不得苦。该剧除了阐释了上述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外,乞僧与福僧生病时的痛苦之状则表现了佛教的病苦思想,李氏二子的死亡阐释了佛教死苦的思想。

郑廷玉在《冤家债主》一剧中,通过对张善友一家人的遭遇、一家人之间前世今生纠葛的戏剧化描写,宣扬了佛教八苦思想以劝化世人,人生在世,当多行善事,以免产生如张善友夫妻与其不孝的二儿子之间般的怨憎会苦的结局。作者的这一观点,对当时社会上如李氏、赵廷玉般损人利己之辈和不法之徒而言,具有警醒作用,警告他们应检点、约束自己的行为,否则便会如张善友一家人一样,招致种种人生苦难。作家的这一主观意图,在当时社会,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对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猜你喜欢
李氏大儿子一家人
搞笑一家人
小号
文言文练习
奇奇一家人
奇奇一家人
掰断筷子
掰断筷子
知县奇断田产案
谈谈三国史上的江油关
幸福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