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雷雨》中蘩漪形象的艺术魅力

2009-02-06 09:29吕金娥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期
关键词:曹禺周朴园周家

吕金娥

摘要:《雷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的读者与观众。其中蘩漪这一形象倍受关注。她是作者塑造的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一个最具有“雷雨般”性格的人,一个个性复杂的典型形象。她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在追求个性解放与情感自由的过程中,努力挣扎,燃烧自己,也毁灭他人,成为文学史上又一个悲剧典型。本文主要从蘩漪的个性特点、生活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蘩漪典型形象挣扎悲剧《雷雨》

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他使话剧这一外来艺术形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而且使中国现代话剧真正走向成熟。曹禺不但注重探索话剧艺术形式的奥秘,更注重探索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奥秘。其代表作《雷雨》反映了“五四”运动以后一个资本家的家庭悲剧。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几乎全是悲剧的。而蘩漪的形象倍受关注,曹禺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谓是惟妙惟肖。作者并未谴责这个“罪大恶极”的女人,而是以一位艺术大师独特的敏感和洞察力,透过这个女人的“罪行”,挖掘形成她“犯罪”和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并以此揭露和批判那罪恶的家庭和黑暗的社会。曹禺始终把探索和刻画人物灵魂放在戏剧创作最核心的位置。

一、蘩漪的个性特点

蘩漪是戏剧大师曹禺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悲惨的命运,赢得了读者与评论者的关注与同情。《雷雨》中如此描写蘩漪:“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她对诗文的爱好,但是她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在她的心里,她的胆量,她的狂热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决断时忽然来的力量……然而她的外形是沉静的,忧烦的。”在她的性格中没有旧女性的顺从,而具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由此可见,她是一位从,封建的旧式妇女向资产阶级女性过渡,却最终没有完成这一过渡的新旧结合的人物。正是她不屈不挠、无拘无束、敢爱敢恨的倔强性格,使她成为文学史上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

17岁的蘩漪被周朴园娶进门后,便像周家其他财物一样,被放置一边不闻不问。蘩漪在周公馆,陪着霸道、专制、虚伪的“阎王”过日子。在周朴园的凌辱下,青春美丽的蘩漪被“磨成了一个石头样的人”。

蘩漪是《雷雨》中“最为炫目的一道闪电”,一个最具有“雷雨般”性格的人。她是整个剧本的灵魂式人物,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在这样一个新旧参半的女性身上,作家有意识强调她身上的“原始的野性”,和五四时期所有年轻人一样,蘩漪也向往和渴望自由的“爱情”。为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她不惜落得“母亲不是母亲,情人不是情人”的境地,成为人们所耻笑的“伤风败俗”的女人。

作一个为爱活着的女人,在得不到所爱的人时,所有的一切对于她就都无关紧要了,蘩漪就是这样的人。在蘩漪身上,原始的野性体现为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一种情欲力量,除了燃烧着的情爱,她可以什么也没有,可以什么也不是。她与周萍的相爱,包含着屈辱与痛苦,明知是乱伦,但却是无爱的她的最后希望,因此,她坚决冲破道德束缚,把她的生命与希望,押在周萍身上。当周萍疏远她时,她记恨四凤,采取措施,开除四风,把鲁侍萍叫到周家,引发了一系列矛盾与冲突。她虽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却不具备传统女性温良贤淑的“美德”,有的只是那种焕发着原始野性的强悍的生命力。

二、蘩漪的生活环境

蘩漪出身名门,“受过一点新式教育”,受过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她企图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力图作为一个“人”而“真真活着”。但事与愿违,蘩漪在17岁——风华正茂的年龄,就被迫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周朴园,一个足以做她父亲的男人。

蘩漪与周朴园看起来门当户对,实际却是貌合神离,只有夫妻之份,没有夫妻之情。蘩漪与周朴园的结合,无论在年龄还是在思想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周家,蘩漪是周朴园明媒正娶的妻子。物质方面,蘩漪可以得到一切满足女人虚荣心的东西,过着养尊处优的阔太太生活。但在精神方面,蘩漪却非常空虚。作为周朴园的太太,她徒有其名,与冷酷、专制的周朴园没有感情,非但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还要被封建专制主义铐上精神枷锁,更缺少被丈夫关爱的幸福感。尽管如此,两人的矛盾还没有激化到非此及彼的程度,蘩漪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她不可能到更广阔的自由世界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因此,蘩漪在周家那个难以抗拒的环境中生活,就更感压抑和苦闷。她的性格反复无常,走向变态也是必然的。

蘩漪在周家的这十几年,犹如生活在冰冷的牢笼里。无法摆脱现实生活的羁绊,她只有苦苦挣扎。正是压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蘩漪的悲剧命运。因为得不到丈夫的爱,她强烈地追求比她小几岁的继子周萍来满足自己的情欲,犯下了“乱伦”的罪行,而且亵渎了神圣的“母爱”。她不顾一切的行为,正是受压抑的精神在一瞬间的全部释放。

“郁热”是《雷雨》中重要的意象,它既是蘩漪生活的自然背景,也是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存在方式的暗示,它超越了生理的意义意味着生命的被郁结,以及难以言传的精神痛苦。在压抑的环境中,她脸色苍白,“她那雪白细长的手,时常在她轻轻咳嗽的时候,按着自己瘦弱的胸。”总是嚷着“闷”,“喘不过气来”。

蘩漪,一个饱经人世的女性,她身上所蕴涵的野性力量和不安分的个性是她最具魅力的地方。而作为不幸婚姻的牺牲品,她的遭遇令人同情。蘩漪的悲剧是没有爱情的婚姻的悲剧,是封建专制制度自身的矛盾造成的。

与蘩漪性格迥然不同的鲁侍萍,作为旧时代的下层妇女,她始终是沉默的,她一直希望在默默为他人奉献中得到对方的关爱与理解,从而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蘩漪与侍萍,一个疯狂,一个沉默;一个积极追求自己的幸福,一个默默承受人生的苦难。个性不同的两个女人,同样值得同情与关注。

曹禺堪称一位现实主义大师,他给我们塑造了众多的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蘩漪只是具有反叛意识的女性中的一位。他孜孜探求女性生命自身存在的生存状态,凸现出生命最根本的合理要求。有着极其相似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情感世界。曹禺笔下的劳动妇女身上,也或隐或现地蕴藏着与命运抗争的力量,给我们留下美的享受和深深的思索。

猜你喜欢
曹禺周朴园周家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杵坨
周家生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周家生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好剧本离不开认真
《雷雨》(节选)
葡萄牙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