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嘉华 水泥业如何起死回生

2009-02-07 01:49何莎莎
投资与合作 2009年12期
关键词:嘉华水泥四川

何莎莎

如何将一家连续亏损的企业扭亏为盈并取得高速成长?除了资本助力之外,还需要什么?

2001年9月的某一天,许毅刚迈着缓慢的步伐走出了办公室,脑海里不停地思考着。当他停下脚步时,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水泥厂区前,这是两条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日产150吨的小水泥生产线,烟囱上还有当时印刷的标语“工人阶级永远忠于毛主席!”,他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刚刚被正式任命为四川嘉华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四川嘉华)总经理的他,心里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通常作为上任新官,都是意气风发地准备大展拳脚,然而许毅刚心中更多的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因为他知道自己将面临着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挑战。

初印象

许毅刚的挑战,正来自于四川嘉华的多年亏损。接手容易,如何扭亏为盈是难上加难。

记者从政府机构获得了一份2001年8月31日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四川君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四川嘉华的审计报告。这间位于乐山大佛景区的老企业,当年1-8月销售收入为9199.69万元,亏损659.48万元,历年累计亏损已达3937.62万元。

“在我进入四川嘉华之前,企业的问题主要在于‘不知道自己该姓什么。”回想起当初,许毅刚唏嘘不已。“四川嘉华的业务非常多,除了生产水泥、石棉瓦之外,还生产预制板、电线杆,做生铁冶炼,有一家焊管厂。”许毅刚说道,“四川嘉华还经营过农场,创建了建筑公司、商品混凝土公司、GRC墙板公司,此外还涉足化工领域,生产水玻璃、化学外加剂等等,业务非常杂。”

据许毅刚回忆,当时的四川嘉华不仅业务繁杂,没有自己的主打产品,而且每一块业务都非常小。从外表看起来像一个业务繁多的集团,但实际上是由近20家规模非常小的公司构成的,“比如电线杆分厂,总共40多个员工,年销售收入只有45万元左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四川嘉华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

不仅如此,盲目为其他工厂承担担保责任,也让四川嘉华损失不少。“如四川嘉华为乐山电机厂向乐山商业银行贷款提供了连带担保,后因乐山电机厂破产损失350万元;又因为岷江化工厂向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三笔贷款提供连带担保,产生损失600多万元。”许毅刚介绍。从审计资料中记者看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97%,这对于公司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和负担。

除了业务繁杂、资产负债率高之外,四川嘉华设备陈旧落后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2000年初,四川嘉华所拥有的生产线都属于产业政策需要淘汰关闭的落后产能。另外,作为一个老企业,人员负担重、员工老龄化更是困扰四川嘉华的一个大问题。记者翻阅到2002年四川嘉华的一份员工统计报表,四川嘉华在册员工人数有2141人,而现在一条200万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只需要员工300人,对比数字令人惊叹。

四川嘉华的实际情况比许毅刚想象的还要差。“四川嘉华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业务混乱、资源分散,冗员多、负担重,设备陈旧、资产质量差,财务状况恶化、负债率很高。如果继续按照这种情况经营,非常难以改善,必须动大手术,对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许毅刚说道。

脱胎换骨

“面对这样的一个企业,我们一定要清楚它的优势是什么,它最有价值的地方在哪里。所以,我们要对公司重新定位,重新进行资源配置,专注于我们最擅长的。”许毅刚如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调查和研究分析后,许毅刚和他的团队一致认为应将企业重新定位为“特种水泥和特种工程材料”。

根据这一定位,四川嘉华的主要业务精简为三个方向。第一个主要是针对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固井材料,主要产品包括油井水泥、油井水泥的化学外加剂以及油井水泥的衍生产品;第二个是屋面材料,这个业务是在以往的石棉瓦产品上进行升级,包括了所有屋面材料;第三个则是特种工程材料,最初,在这个业务中最有价值的只有硫铝酸盐水泥,公司的年销量也只有区区的1万多吨,然而,许毅刚认为这部分业务能够衍生出很多品种产品,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因此也被保留下来。

为了集中资源做好三大主业,四川嘉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一切不符合公司定位的业务或与公司新主业不相干的业务都被关闭或出售,电线杆业务被清算关闭,GRC墙体材料公司、商品混凝土公司被转让,生铁冶炼业务、水玻璃业务也被卖掉,新的业务被重组为固井材料、屋面材料、特种工程材料三大事业部。

由于资本实力不足,需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上,所以许毅刚确定了一手抓技术创新,一手抓市场营销,将资源向两头集中的哑铃型发展模式。

2002年,许毅刚决定将公司中与技术相关的业务部门重组为企业技术中心,该中心在第二年被四川省政府评定为省级技术中心。中心下设三个实验室,分别是分析实验室、材料性能试验室以及水工混凝土实验室。记者曾询问一位参观过四川嘉华技术中心的某研究院专家,他说,他本人到访过全国数十家水泥厂,一般的水泥厂主要配备检验仪器,但在四川嘉华却能见到混凝土自身体积膨胀测定、弹性模量测定、绝热温升测定等大型专业研究院才配置的科研设备,公司已经从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入了混凝土以及材料应用方面的研究,这使专家也感到非常惊喜。

四川嘉华高速成长起来。从技术中心成果展示墙上可以看到,近年来,四川嘉华先后取得了近30项国家专利,为油井水泥、多项水工水泥、道路水泥等多个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有17项成果获得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公司开发的高贝利特水泥在2007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可是自国家奖励制度设立以来水泥行业所取得的最高奖。

除了注重技术研发外,四川嘉华还实行了运营型的集团管控模式,在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建立了远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有效管控的核心数据平台。并且在公司的管理体系中,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公司先后通过了美国石油学会API花押字、APIQR、API ISO9001、API/TS-29001四个认证,成为全球唯一一家通过API四认证的企业。

资本助推

确定了企业新的商业模式、解决了企业的治理结构与机制问题,建立了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管控体系后,四川嘉华真的出现了生机,不仅扭转了连续亏损的败局,在油田、水电工程市场开始建立了竞争优势,于是与资本的相遇也就水到渠成了。2008年四川嘉华获得了新天域资本与软银中国等投资机构共约1.3亿元的投资。

“我们主导了这次投资,投资金额占总投资额的一半。”新天域资本的董事张学刚表示,“四川嘉华的客户,包括潜在客户都非常认可四川嘉华的技术能力和品牌,但四川嘉华最缺乏的是资金、生产能力及其布局。”

张学刚第一次到四川嘉华是在2007年,当时的四川嘉华已经在油井水泥行业中有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西南五大流域尤其是四川的水电开发热潮也将使四川嘉华的水工水泥系列高端产品面临巨大的市场机会。“水泥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用胶凝材料,中国的高速发展带来水泥行业的大量需求,而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至少还要维持十年以上,因此水泥业的需求整体上还有较长的高峰期。一方面,水泥工业生产力处于升级阶段,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会在两三年内逐渐基本替代落后水泥生产力;另一方面,中国水泥产业的产品结构短缺,产品结构过于单一,高性能、高附加值水泥产品短缺,同质化竞争严重。四川嘉华的发展定位、技术研发体系和能力及管理团队素质使我们感到这个企业有很大的潜力。”对此,软银中国的主管合伙人华平也十分满意,“软银中国一直投资高科技公司,四川嘉华尽管是在传统水泥行业中,但是它的价值在于特种水泥的技术含量,并且走出一条以技术、品牌为主导的有特色竞争力的道路,这是四川嘉华最核心的竞争力。”

资本的进入为四川嘉华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与资本相遇之前,四川嘉华获取银行贷款非常困难。然而新天域进入后,帮助四川嘉华与银行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并争取到了贷款,缓解了公司的压力。

“我们在进行产业规划、企业方向、战略计划等方面,与投资人融在了一起,他们带给四川嘉华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资金方面,在企业融资、并购整合、引进新的合作伙伴等方面也带来了更多的帮助。”许毅刚表示。目前四川嘉华的董事会有五名成员,其中三名是公司的原有董事,维持了嘉华第一大股东的控制权,其余两名董事分别是新天域的张学刚与软银中国的华平。

谋跨越

借力资本,四川嘉华开始了快速的跨越式发展。在2008年5月,与新天域资本等投资机构签署投资框架协议,投资资金在年内全部到位;2009年3月,下属的强华特种水泥公司完成技改,产能提升到20万吨/年;2009年4月,获得深发展1.45亿元五年期贷款;2009年5月底,位于乐山市沙湾区的日产2000吨特种水泥生产线点火成功;2009年7月底,控股了拥有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四川锦屏水泥公司;2009年底,在“5 12”地震中损毁的成都彭州市生产线将完成恢复建设,从而完成了以水工水泥为主的特种水泥沿成昆线在四川西南水工市场的产能布局。

同时,四川嘉华正在重新布局陕甘宁、华北的油井水泥生产基地,并积极推销其研发出的应用于核电、高速铁路领域的高性能产品,努力开拓高性能水泥的民用市场。

2009年底,四川嘉华特种水泥及特种工程材料产能已达到250万吨,是2007年的近10倍。

四川嘉华的经营业绩在资本进入后有了飞跃式的增长。记者看到了公司最近两期的审计报告,2008年净利润比2007年增长98.03%。许毅刚介绍,2009年预计净利润较2008年将增长100%;根据现有订单预测,2010年净利润还会有100%左右的增长。四川嘉华的订单包括了国电大渡河、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二滩水电、华电、华能澜沧江、中水电等重量级的客户,订单量总计超过300万吨,合同金额超过20亿元。

许毅刚说,四川嘉华下一步的发展将紧扣“非金属功能材料”这一核心定位,未来业务规划可分为四个板块,一是特种水泥及特种工程材料业务;二是纤维水泥制品及其功能外加剂、功能砂浆业务,公司拟在墙体及屋面材料市场建立其特有的竞争地位;三是在适当的时机进入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及资源化领域,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废渣及核废料的处理及资源化等等;四是在远期进入非金属矿的采选及加工等自然资源领域,最终形成一个可循环的产业链。

当然,四川嘉华下阶段的发展战略,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力量,董事会已经把公司的上市列入了近期工作计划。

从一家“老、大、难”的亏损水泥企业到高速发展的一个准上市公司,四川嘉华用了八年时间。当许毅刚再次站在当时上任时颇有感慨的公司门口时,他所看到的是一个利润年年翻番的现代化的高科技特种水泥以及特种工程材料生产的公司。八年时间,不但收入、产能主营的竞争力,还是市场占有率都成为细分市场的翘楚。

但是,对与许毅刚和四川嘉华来说,这还是渐入佳境、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
嘉华水泥四川
第四代嘉华
Kunpeng property company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Model in University Campus based on O2O Mode
Research on Internet Finance Development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天价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