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谦恒”文化,打造学校品牌

2009-02-13 05:32张志湖
天津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体系学校文化

张志湖

我校是一所有着40多年历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们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培育师生“谦恒”品质为内核的学校文化,努力打造学校品牌。

一、以构建学校文化体系为目标,全面整合学校资源

我校从构建学校文化体系入手,遵循着“传统渊源—哲学定位—核心价值—文化标示—子文化—具体文本”的路径,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体系,即以儒道文化为源头,以“水性文化”为至善,以“谦恒”为核心价值,树立起以“谦恒”为标示的学校文化旗帜,初步提炼出以“做人要谦逊,做事有恒心”为内核的学校精神,建立起以“外圆内方”为标志的管理文化体系、以“仁韧相济”为核心的教师文化体系、以“外静内动”为特点的学生文化体系、以“求真、逐善、尚美”为价值追求的课程文化体系和以“雅适静远”为特色的环境文化体系。

我们按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特点,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以部门为单元,以解读和表述子文化为主要任务,采取讨论、征文、演讲、沙龙、论坛等形式,分层次、分类别拟定文化方案,初步搭建起学校文化的平台,并从“术—法—道”三个层面上分别把握。例如,在建设管理文化时,我们由学校办公室牵头,通过研讨和整理,形成了从理念到规划,再下移至计划、措施层面的一整套文化蓝本,即校魂: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每个教师都能成功。校风:做人要谦逊,做事有恒心。教风:谦和爱生、严谨持恒。学风:善思乐学,沉静志远。办学目标:成就特色教师,造就个性学生,创建品牌学校。育人目标:有理想,有潜力,身体好,习惯好。治校智慧:管理哲学——方与圆的统一,刚与柔的结合,动与静的和谐;管理价值——与人为善,严宽适度,坚守道德底线,善待每个师生;管理格言——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管理理想——享受教育,无为而治;管理风格——沉静坚守,对视心灵;管理路径——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以教师的高尚人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管理境界——学校成为“三园”(文化圣园、成长乐园、精神家园)、“三场”(放牧的草场、练兵的操场、思维的磁场)。计划措施:要体现“主题明确,简练高效,解放师生”的原则,要将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有机结合,要把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有机结合;计划的呈现形式也要改革——主要任务及指标要求、采取的措施及分工、每周的安排与提醒,让职工感到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二、以“谦恒”品质为内核,创建品牌学校

学校的品牌需要文化来引领,我校育人的内涵是以“谦恒”为本质的。

在管理文化方面,体现一种“方与圆”的智慧。方者,坚持原则、刚性管理之谓也;圆者,以人为本、柔性管理之谓也。方是基础与前提,是学校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圆是艺术与升华,是管理中的“润滑油”和“调节器”,是让大家享受教育、实现价值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环境和土壤。因此,必须完善各种规划和管理制度,在运行中着力推行。主要包括:学校长短期发展规划、各种规章制度、教职工考核评价体系、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书制度、学生成长发展方案等。学校还设立了配套的教师锻炼休闲制度、个性特长奖励制度、生日亲情体验制度等。最终的目标是:学校管理井然有序,教师生活张弛有度,学生成长动静相济。

在教师文化方面,努力达到一种“仁韧相济”的境界。要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的落实,规范办学行为,细化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具体指标,这是学校工作的主线索,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要以课堂为阵地,以“同课异构”为抓手,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级历练,让每个教师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自我超越,渐出特色,渐呈风格;要以建设书香校园为载体,鼓励和引导教师有计划地读书、有选择地读书、有品位地读书,通过介绍书目、宣读笔记、交流心得等形式,让教师在读书与思考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体验和谐、实现超越。

在学生文化方面,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一种“静候绽放,内动外静”的气质。要做好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学习能力培养计划,立足课堂教学,围绕学能培养,构建和谐高效课堂,体现生本课堂理念,以分层自主作业为突破口,以考试评价改革为契机,建构具有我校特点的培养模式;以做好“反思习惯”研究为平台,让师生一起参与体验,按照习惯培养的六个步骤,落实“我有一个好习惯”计划,确保习惯培养的有效性和独特性,形成学校特色;要围绕校本课程建设,有计划地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初步实现“人人有项目,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社团,全校成景观”的目标。

(责任编辑 韩瑞新)

猜你喜欢
体系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谁远谁近?
学校推介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