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青春献给你

2009-02-13 05:32何文晖
天津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班集体集体班主任

何文晖

在2008年入冬后最冷的一天里,我在采访天津三中教师张镇的过程中,却感到一股青春洋溢的激情与温暖扑面而来。与张镇对话是一件快意的事。他十分健谈,说话的语速很快,思维活跃又坦诚直率,眸子里闪动着一种坚毅与执著;倾听和认真思考的时候,他会双手插兜儿歪着头略微抿起嘴,一副帅气的模样。于是,在那个有些阴霾的冬日,这个笑容如阳光般灿烂的年轻人,牵引着我去聆听和体味一名年轻班主任的青春之歌。

拿什么奉献给你?

“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这是天津三中青年教师张镇自打走上讲台第一天起就在心里给自己留的一道问题。从教7年后,当年届而立的张镇停住脚步回身望去,心头的答案愈来愈清晰——“生命,对于人来说是最可宝贵的;青春则是生命中最为绚丽的华彩乐章。对我来说,就是要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教育事业,献给我那些可爱的学生!”这是前不久张镇当选2008年天津市优秀班主任后的获奖感言。这个看上去文质彬彬、潇洒俊逸,骨子里却争强好胜、率性真诚的年轻人,张开热情的臂膀拥抱和温暖着学生,用美好的心灵激励和感染着学生,用自己的青春点燃了年轻学子心中理想的火种,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他自己也从中收获了莫大的快乐。

梦开始的地方

“当浮云拒绝了阳光的问候,还有多少温暖在你的心头,当星星已不再出现在夜空,你还有多少梦想多少希望…… 梦开始的地方一切还给自然……”

与很多人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优秀园丁不同,张镇称自己是那种能够“干一行、爱一行”的人。 “富于激情、充满理想,放在哪里都能闪光”这是聪明自信的张镇当时的内心写照。所以2000年从天津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他就顺理成章地做了一名化学教师。也就是从那一天起,做一名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好教师,成了张镇心里的一个美丽的梦;而天津三中,则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能够进入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牌市级重点中学任教,刚刚走上讲台的张镇并没有太多激动和喜悦,面对班里50多双期待的眼眸,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此时他体悟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纪律有些涣散,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荣誉感、进取心不强,对未来不抱什么希望——这就是张镇教师生涯中接手的第一个班的现状。应该说,梦想刚刚启航,他就遇到了一个不小的波浪。但年轻的张镇就是有那么一股不服输的“艮劲儿”。当不少人认为张镇应该首先对“个别分子”严惩不贷、“铁腕治军”整肃纪律的时候,他却有着不同的想法。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叛逆的特殊阶段,又面临中考毕业的关键时刻,心态本就焦躁失衡,如果再一味“下猛药”,搞不好会适得其反。“班集体管理中,集体主义观念和意识的培养是最重要的抓手与突破口。”凝聚人心,焕发精神,重拾信心,挖掘潜力,进而强化管理、“恶补”学习——在老教师的指点下,聪明的张镇很快就意识到班集体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制定了自己的带班策略。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无论我们做什么样的教育,都不如组织起来的班集体所做的一切。”于是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班集体建设中,用满腔的热忱感染每一个学生,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荣誉感和责任感,把全班学生散了的心气儿重新聚拢在一起。在实践“集体教育”的过程中,张镇注重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的荣誉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他在学生的意识中传递了“集体就是家”的观念:“我们都是班集体的一员,班集体就是我们的家,大家要在新家里快乐地生活、成长,就必须以集体利益为重。”这也成为此后每接手一个新班时,张镇都会讲的话。果然,这招儿十分奏效。通过班集体活动的开展,张镇很快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学生重新树立起信心,劲头儿被调动起来,努力的方向和方法更加明确了。而后,张镇施展开“十八般武艺”,利用课余时间帮学生补习讲解各科知识,硬是把跟各班的差距一点点缩小了,最后中考一跃成为年级第二,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如果当时再多给我一点复习时间的话,学生考试再细一点心,我们完全能考得更好!”对于在最后关头没有争得第一,几年过去了,好胜的张镇到现在依然有些耿耿于怀。但给他留下更为深刻印象的是,他尝到了班集体教育给他带来的甜头儿。

“当班主任,真是一种快乐!”说这番话时,张镇的眼睛里放射出幸福的神采。在他看来,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当过班主任,那简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因为只有身为班主任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职业特点的全部,感受到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才能体味实现自身价值带来的那种无法名状的巨大幸福。“工人生产产品,农民种植庄稼,教师则是在塑造人的品格与心灵,影响一个人的生活道路,你说教师的价值大不大?班主任的工作意义重要不重要?!”说到这儿,张镇提高了声调,显得很激动。这就是他心中的“班主任情结”。

集体就是力量

在张镇看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在集体生活实践中,学生能够体验到同伴的友情,学会爱护和帮助别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施集体教育过程中,就是要借助学生之间的各种影响,达到教育学生、激励个体发展的目的,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作为班集体的引领者,张镇将集体视为自己与学生共有的精神家园,思考着如何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为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张镇想出的招儿可不少,“集体过生日”就是其中一个——将全班所有学生生日相加再除以全班人数,把这个日子作为全班学生共同的生日。

开学初,张镇打破教师制定计划的传统模式,而是让师生共同制定本班的工作目标和班规。班会上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明确了什么是集体,什么是好的集体,大家应该怎样做才能打造优秀集体,并且在班集体的目标下,每个学生都制定了自己的小目标。于是,各项条例可谓“政令畅通”,班里的学习生活秩序良好,健康向上的风气很浓。

早晨,张镇和学生一起到教室背英语单词,行为成就习惯,班上没有了迟到的现象;自习课上,张镇和学生们一样“默默无语”,认真看书,渐渐地,没有教师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安静。千米长跑考核,全班男生自觉排成长队,最善于长跑的学生排在两头,带着中间不善长跑的学生,在集体的簇拥下,所有男生都顺利达标,这就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集体中的学生,若干个性的聚汇,如何让几十个学生都绽放他们最出色的一面,让这个集体团花似锦,再提升个体的成长,是张镇常常思考的问题。张镇有意识地发挥群体动力的影响,在集体的氛围中使学生的心理、道德品质、智力发展达到一种极致。他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形成集体的凝聚力。他经常把那些在某方面有专长的学生请到讲台前来,展示自己的特长,如“摄影行家”、“剪纸能手”、“电脑专家”、“小歌手”、“小电影评论家”等。合理调动每个人的才能。

班主任应该是个“好的观察者”,应该抓住教育的细节,这样往往能由小及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要随便、轻易地否定学生。学生的心灵就如同荷叶上的露珠一般,需要教师备加呵护。班上有一个学生成绩不太理想,自卑的他,经常远离集体,单独活动,这引起了张镇的注意。聊天中,张镇发现这个学生在天文方面很有研究,就组织学生听他“讲课”,极大地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并焕化成了努力为班集体服务的行动。一只本来要离群的小鸟又回到了集体中来。

2004年5月,张镇带全班学生去北京参观,一个发烧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也赶来参加活动,她说:“班里同学都去,我也非常想和大家在一起,就算是在车上呆着不下车玩,我也要去,因为我就是喜欢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光。”学生都非常热爱集体,大家从自己家中拿来擦桌布、香皂和香皂盒、回收旧电池的纸盒等物品,美化和布置教室。教室设有学生自己的天地,有班集体相册、班集体论坛、班规班训等。在集体教育的引领下,学生的集体意识强,纪律稳定,行为习惯好,课上思维活跃。

在张镇的执教生涯中,2006年毕业的高三(九)班是他心中永远的骄傲。从2003年的高一(九)班,到2006年的高三(九)班,这是张镇带的第一个“小循环”班。正是在这三年,张镇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从感性体悟到理性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带班风格,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班上文体人才济济,会弹钢琴的就有四五个,还有会拉二胡、唱京韵大鼓的,(九)班如果搞个集体联欢的话,那绝对是专业水平。这届毕业生中1人考入浙江大学,2人考入南开大学,11人考入天津大学,16人考入天津财经大学,骄人的成绩充分展现了集体教育的积极作用。在社会实践、方舟小分队、爱心基金捐赠、救灾捐款等活动中,他们更是积极踊跃,自觉行动,展现了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良好精神面貌。

我把青春献给你

“班主任必须时刻满怀激情地面对学生和所带的班集体,当激情逝去的时候,也许我就不能再当班主任

了。”在张镇看来,如果班主任不能为他的学生提供心灵的呵护,实施人格的塑造,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宽广的舞台和环境,班主任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呢?班主任的作用就是要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时刻感受学生生命成长的气息,与学生沟通心灵,以真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张镇总是带着火一样炽热的情感对待班里的学生。有个学生总爱迟到,谈了好几次,总是好一天,然后转天依然故我。张镇说,没有学生真的愿意迟到,也没有学生真的会对荣誉无所谓、漠不关心。他了解到这个学生迟到的原因是家长忙于工作顾不上,因此他就充当起“临时家长”的职责,每天打电话“叫早”,几天下来弄得那个学生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终于养成了早睡早起、自立自强的好习惯。

张镇说,自己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是班集体的引领者,他愿意为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是“身教”,是以身作则;优化师生关系的根本,是靠教师的师德素养与人格魅力。他说,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以身作则,是我做班主任最大的资本。“

张镇和学生的关系“倍儿铁”,学生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讲,所以,当下学生喜欢的东西,什么PSP、PS2,“火星文”,流行歌,张镇跟学生一样“门儿清”。他说,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你连学生喜欢什么、心里想些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跟学生沟通?如果连最起码的沟通渠道和共同语言都没有,你凭什么赢得学生的信任?如果没有信任的基础,又怎能要求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那样的话教师的教育岂不显得太苍白,太无效了?

一次,张镇组织学生活动,一路上学生在车上争相表演节目,简直像是在开文艺联欢会。每个人都自告奋勇、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不消说,这是张镇激励教育和集体教育的结果。培养学生首先就要尊重学生,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敢于表现自己,激发学生巨大的潜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表面上张镇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其实在心里张镇觉得他们更像是自己的孩子,是需要自己倾注所有心血和毕生精力去抚育成人、培养成材的儿女。

张镇曾个人出资8000多元为全班购置班服,以此作为对学生拼搏进取精神和对集体无私奉献的奖励。每年的“班集体生日会”、春节的团圆饭,他总会拿出钱来组织活动。他是全能教师,化学是不需讲的,他还给学生默单词、讲数学、评作文……每天7点前到学校,陪学生上完晚自习又处理完事情将近晚9点再回家,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周末和节假日常常义务给学困生补课,多年来从未间断过。对于别人眼中的问号,他说:“这很简单,因为我愿意为我的学生付出。”

教师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但学生在感受师爱的同时,也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回馈,学会了关爱他人,张镇看到了学生在集体中的成长。学生自创的班歌《心永远在一起》就彰显了对集体的深深依恋。

2003年第一次过“班集体生日会”时,学生们送他一瓶瓶幸运星,每一颗“星”上面都写着心里话,寄寓着他们的深深情感;纪念册中的祝福,专门为他谱写的歌曲——《你可知道》,让张镇激动得泪流满面。“我知道做班主任能得到这样的礼物意味着什么。最让我欣喜的是,学生在集体教育的感召下,自觉学习,自主发展。”

7年的班主任生涯让张镇渐渐成熟起来,他也反思自己,自己当初对学生的要求现在看来显得有些苛刻。张镇也检讨自己,如管得过细的利与弊,总之,他希望达到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完美境界”。

他与他的班集体也在一起成长进步。张镇所带的班,2004年、2005年被评为区级三好班集体,2006年被评为市级三好班集体。他本人则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红桥区第三届名班主任、红桥区师德楷模、红桥区优秀青年教师等,2008年又被评为天津市优秀班主任。此外,通过大量教育实践,一篇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及市区获奖,这些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折射。面对一张张荣誉证书,张镇没有骄傲,没有狂喜,他说,“这一份份肯定与厚爱,必将激励我执著于事业的追求,执著于集体教育,执著于班主任之路!”

“我把青春献给你,是因为我爱你们!”张镇满怀深情地对他的学生说。(责任编辑张嵘)

猜你喜欢
班集体集体班主任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我为集体献一计
夸夸我的班主任
警犬集体过生日
班主任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